在传统文化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陋习,现代社会中,这种陋习却仍然存在,治安状况、高层单元封闭的特点,助长了一些家长限制子女与人交往的行为。造成孩子放学后整天被关在家里,郁郁寡欢,性格内向,从来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毛病。
有一对夫妇文化程度都不高,开了一间小铺面,生意还不错。他们有一个4岁大的独生女儿,只有在周末,他们才有时间带孩子去亲戚、朋友家玩。但即使在阳光明媚、山清水秀的郊外,他们也是一到地方就“开打”:麻将、纸牌……却没有人陪着孩子玩,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也不会自己找朋友玩。
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出去了。一天他们在朋友家打麻将时,孩子突然大哭起来:“你们到哪里都是打麻将,没有人管我。我很可怜……”
您的孩子有同龄的玩伴吗?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会感到孤独吗?您经常陪伴孩子吗?也许您并没有意识到,但“伙伴危机”确实正“逼近”越来越多的孩子。
没有玩伴的孩子易产生孤独感。
一个孩子,因为在班里没有朋友,得不到别人的重视,于是经常调皮捣蛋以吸引大家的注意,结果反而让同学们离他更远。
一个漂亮、惹人喜爱的女孩,平时和同学相处的倒是挺好。可一放长假,她就找不到玩伴了,只有自己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她说:
“我不喜欢放假,放假一点都不好玩!”
……
我们要提醒家长的是,尽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地感到孤独。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群体生活,需要伙伴,孤独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经常产生孤独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在余允殊接触的案例中,有个男孩甚至因为孤独出现同性倾向。因此,家长不要以为“学习才重要、玩根本算不上正事”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和注意。其实,亲和能力是情商的重要部分,如果将来孩子只会学习、工作,却不知如何与他人交往,是无法适应社会的。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伙伴危机”呢?
按道理说,孩子的天性都爱玩,也很容易交到朋友。那么,为什么竟有近五成的孩子出现“伙伴危机”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小家庭化、家长的过多限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三个重要因素。
原因之一:小家庭化。现在的家庭结构已很少有“四代同堂”、“儿孙满堂”的大家族群居,大多是三口之家,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这样,孩子在家中缺少同龄玩伴,面对最多的就是父母。
而中国父母大多比较重视家长的“威严”,不会放下架子和子女做朋友,孩子自然容易感到孤独。
原因之二:家长的过多限制。大多数家长都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们对孩子行为的控制性很强,总希望孩子能跟学习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由于怕孩子受到伤害或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过度呵护,甚至干脆阻止孩子和别人交往。一项来自上海的调查表明,39%的家长反对孩子放学后找同学玩,34%的家长勉强同意。其实,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往往会起到负面作用。
原因之三: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大人之间的关系、情感的转变,孩子之间的关爱也变少了,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却渐渐增强。比如说,现在的孩子与同学在一起时,常常会说些“我昨天玩到很晚才睡,都没有看书”之类的话,其实他们在家时却埋头苦读到很晚。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竞争意识向不良方向发展的结果。现在的家长总说,“你看某某学习多好,你一定要赶上他!”,总拿别人作为孩子的标准。其实,良性的竞争模式绝不是“你要把某某比下去”,而应是“你要不断提高自己!”
交往是孩子的基本需要。孩子从幼年起,就有强烈的寻找伙伴进行交往活动的倾向,这是合群性的一种反映。同时,交往有力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为,孩子只有与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得到发展。其中,与人交往是重要的一环,对孩子个性、情绪情感、智力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很注意创造条件让孩子得到多方面的交往机会,他让男孩子们全部到非教会学校读书,使他们能与各种背景的人接触,大视野,后来,他的4个儿子全部进了哈佛大学,成为社会杰出人士。而很多被长期关在家里的孩子,却因缺少与人交往,特别是与小伙伴交往的条件,严重影响他个性、诸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小伙伴是孩子的小老师,小伙伴的聪明、勇敢,会启发、激励孩子;孩子的小伙伴也是一面镜子,从小伙伴身上,孩子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孩子的小伙伴在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小太阳,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但是孩子在与小伙伴交往过程中难免有点小摩擦。有些父母怕孩子受委屈、受欺负而不让孩子与别的小朋友玩。这种做法往往造成孩子性格的孤僻、怯懦、胆小,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正确引导成为孩子关键。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1.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空间父母不仅仅是家长,还应该是孩子的朋友、老师。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发表意见的能力,有些事情甚至可以咨询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分析、判断事物,今后这种能力也会被运用到孩子的择友中去。交往能力是在不断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家长应多为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
如能主动地面带微笑向别人问好;常用“您好”、“谢谢”、“对不起”、“打扰了”等词语;常用商量的语气与小伙伴说话,如“我能玩你的玩具吗?”“我们一起去玩吧?”能主动热情地接受小伙伴参与游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品。这样使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激发孩子的交往欲望,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会认识到:随心所欲、任性,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无法与其他孩子结为伙伴的。许多孩子在一起玩时,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规则。孩子加入其中就会明白,必须遵守这种规则,甚至必须抑制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不受欢迎。
学者说“分享、轮流不是天生就会的”,只有通过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反复实践的经验,才会懂得他人有他人的权利,集体成员各有其义务与责任,才会逐渐地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4.诱导孩子自己解决冲突
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难免发生冲突。这时,家长要考虑怎样进行引导,培养孩子化解矛盾的责任心和能力,使孩子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倾听对方的陈述和对方的观点。当他学会了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和观点时,他就掌握了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他也学会了判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争端,而不是采取被动或侵犯的方式,他还懂得了必须照顾每一方、每个人的需要,使各方都在最小矛盾的情况下和平相处。
5.教育孩子平等待人
同伴之间的交往原则是平等。如果孩子在与人交往时太霸道,处处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那么,别的小朋友就会疏远他、孤立他。而孩子霸道的性格往往是在家中形成的,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多为别人着想。比如,吃饭时,不要将自己爱吃的菜端到自己旁边独占;家中有人生病时,家长要让孩子不要吵闹,为病人着想。教育孩子适当地为别人着想可以使孩子减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