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经过认真复习而掌握的东西,会终年不忘。而信手抓来的东西,就像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王小颖是个爱学习,不贪玩,勤奋刻苦的好孩子。每天放学后,顾不上复习,就预习新课文。妈妈看到孩子这样爱学习,认为孩子在课堂上肯定把当天的课程学得很好,就常常鼓励孩子要自己多学知识,要“向前看”(预习),不用“向后看”(复习)。得到妈妈的鼓励,孩子每天更是拼命往前赶进度。但是,尽管小颍学习很用心,考试成绩并不十分理想。
钱小泉则不同。他回家以后总是先复习当天在学校学过的功课,并且自己将学过的内容重新整理一番,把所学过的内容都弄通、弄懂,然后再做作业。复习完以后再开始预习第二天的内容。由于预习是在复习后进行的,有了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因而预习起来就相对容易,花费的时间也较少,效率很高。学习工作完成后,他还有时间去玩。邻居们对他的印象是:聪明、学习不费劲儿。
上例中王小颖的学习成绩虽然也不错,但结果往往事倍功半。因为小颖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随着就读阶段的升高,学习内容的加深和复杂,就只能是穷于应付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原来是人脑的遗忘规律在起作用。
著名的艾滨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如果学习效果是100%,那么经过~天就剩下60%左右;经过两天则成为40%;到第三天就只记忆30%左右了,再以后的降低率便减慢,一个月以后仍记得20%左右。
也就是说,遗忘的规律是先陕后慢。
尤其是对那些零散的、不系统的、没经过整理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彻的知识而言,先前的遗忘速度更快。
小颖的父母或是不懂学习的规律,或是根本没有对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真正的关心。贪多嚼不烂,而且,孩子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而无暇从事其他活动,这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枯燥的,也是不正常的。父母应该认真调查,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的知识应该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如果前面的知识理解不透就去学后面的知识,不仅前面的容易遗忘,而且还容易前后互相干扰,互相混淆。
记住,好书不厌百回读,重复学习,会让你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识。
人们从古至今便以一学再学来刺激记忆,巩固记忆,让自己所学的东西不致被很快遗忘,或者被遗忘太多,甚至永不忘记,这就是初学之后的再次学习、重复学习,即复习。民谚日: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说的就是只知获得新的,却不会巩固已有的,结果最终是徒劳而无功。
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温,就是复习,故,就是已经学过的。
温习旧的而获得新的知识。一些记性好的同学,就是因为能经常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复习,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了惊人的记忆力。因此,很多学生对所学知识记不住,并不是脑子笨,而是不善于复习,或复习功夫不深。
我们所学习过的教材,哪一册不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复习。每个单元的单元小结是复习,半期考试和期末考试前又有大量的集中复习,更不用说高考前的大复习了。所有的考试和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其实都是在复习。
很多人成绩不佳就是因为不会复习。凯洛夫有句话很有意思:“他不往后面看,只是往前赶,赶回家的仅是一辆空的马车,反而夸他走了很长的路程。”
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平时功课掌握的还不错,小测验的成绩也很好,可就是到了大的考试就不行,一考就砸。”
还有的学生反映,在考试的时候怎么也做不出来,有个概念、定理或公式怎么也想不起来,而一下了考场,就想起来了,真是令人非常懊恼。出现这种情况的孩子,固然可能存在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复习做得不好而造成的。
让我们对自己提个简单的问题。请想一想,在考试中,什么问题基本上从来都不会出错?对,考卷上的名字!
为什么呢?很简单,自己的名字天天听,天天看,天天写,早已是烂熟于心了,闭着眼睛都不会写错啊!换句话说,想写错名字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比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巴尔扎克是一名作家,但如果考的问题关于巴尔扎克的国籍,那么在答案里就会写出英国、法国、美国,除了中国只要是知道的国家名都可能被写出来。说明什么问题呢?首先说明学生学习过他的文章,而且也听过老师关于作者个人情况的讲解。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够全面,没有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到考试的时候对一些细节就不能确定了。或者一道数学题目出现了,而且知道平时做过,也曾经做对了,可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起怎么做了。
这就是不扎实的表现。而不扎实对学习的最大功能和贡献就是,对学业花费了许多时间得到的学习结果和无知是一样的。虽然你曾经会过,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你所做的反应是不会。这说明你其实还是不会,不管你是否曾经会过。
如果说因为无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要是由于不扎实的原因而失分的话,不仅不能得到原谅,还应该自责啊。
对复习考试的看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怎样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1.别总检查孩子学了多少新的
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掌握的新知识越多越好,喜欢一个劲赶着孩子往前跑。这使孩子两眼只盯住前方,而忽视了是否把学习过的东西记住、巩固、学牢、掌握。
2.多让孩子将已学的知识讲述出来
要了解孩子每天学了些什么、本周学了些什么、本单元学了些什么,并有意无意间提些已学习过的相关内容,看看孩子是否能够正确回答出来。若答不好,则应让孩子及时复习,不然,时间一长,就丢光了,也就等于白学了,考试时成绩自然好不了。
3.及时复习
当天学的知识,要当天复习好,决不能拖拉。做到不欠“账”。否则,内容生疏了,知识结构散了,就要花更多的时间重新学习。要明白,修复总比重建倒塌了的房子省事得多。
4.要紧紧围绕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定律复习思考它们是怎么形成与推导出来的?能应用到哪些方面?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有无其他说明或证明方法?它与哪些知识有联系?通过追根溯源,牢固掌握知识。
5.要反复复习
学完一课复习一次,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复习一次,学完一阶段系统总结一遍。期末再重点复习一次,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复习,形成的知识联系就不会消退。
6.复习要有自己的思路
通过一课、一节、一章的复习,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写成小结,列出表来,或者用提纲摘要的方法把前后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
7.复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看书或问别人遇到问题要先想后看或先看后问。这对于集中注意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好处。每次复习时要先把上次的内容回忆一下,这样做不仅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引起对学过知识的回想,而且对记忆的连续性、牢固性有很好的效果。
8.复习中要适当做一些题
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选题、做题。在解题前,要先回忆一下过去做过的有关习题的解题思路,在这基础上再做题。做题的目的是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综合题能加深对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