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拟应对对方的说话技巧其中一点就是要在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上下功夫,比如句间词汇的重读。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出生在格鲁吉亚山区的一个家庭,著名的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童年时代就喜欢文学。1906年随全家迁居莫斯科,不久即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马雅可夫斯基进入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并开始写诗,早期诗歌具有未来派的色彩。长诗《穿裤子的云》(1915)是一部爱情诗,但其基调是批判资本主义。
有人诘问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你为什么手上戴戒指?这对你很不合适。”
“照你说,我不应该戴在手上,而应该戴在鼻子上喽?”诗人回答。
诗人为了回击对方刁钻古怪的诘问,将对方的重读放在“手上”一词来给予答复,使得对方尴尬万分,收到很好的论辩效果。
在交流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个方面的意义,强调某种特殊的感情,而把语句中的某些词语读得较重些就叫重读。重读的位置是随说话者的内心意愿而定。重读的位置不同,所给人的感受就会不一样。比如:
“我又没有说你什么。”这句话给人的感受是:我说的不是你,不要误会了。这就是说:重读的部位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太一样。我们有时甚至可以利用这种重读的效应来达到论辩取胜的目的。
谈话中,我们应用语句重读术取胜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对某语句的心理感受不同(重读部位不同,人们的主观感受不一样),而不是某语句的逻辑意义不同。某个语句重读位置不同并不影响它逻辑意义的真假。
因此,当一些诡辩者故意改变某些语句的重读位置来达到其诡辩的目的,我们要反驳这种诡辩,除了要纠正语句的重读部位以外,还要学会把握语句所表达的逻辑意义。
仿拟应对对方的说话技巧其中一点就是体现在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上。因为很多时候,重读的词汇,强调的内容和表达的意思就会有所不同。事实上,说话重读很重要,但是表达方式也十分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有话会说”。
我们常说某人会工作、会生活、会读书等,这里的“会”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意义,指的是一种本领和技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这里我们学习下“力量型词语”的运用。
有这样一类词语,总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往往这些话一出口,就会让人们忽略前面的内容而将注意力放到后面的内容上。例如,听天气预报时,如果说“今天是晴天,但是明天有雨”,人们的注意力就会放到后面“明天有雨”上。如果把它改成“今天晴天,明天下雨”,则人们对它们的关注力就是等同的。不难发现,“但是”这个词总是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不知不觉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类似的词还有“其实”、“总之”等。
林肯总统的仿拟语气反击对方
一天,有位外国外交官看见林肯总统低着头在擦自己的靴子,说:
“喂,总统先生,你经常擦自己的靴子吗?”
“是啊,”林肯答道,“你是擦谁的靴子呢?”
这位外交官问话的重读所在是“经常擦”,意思是说:你这么一个总统怎么经常擦靴子?林肯总统深谙其中的险恶用心,但他故意将重读放在“自己”一词上来理解,乘机反问一句:
“你是擦谁的靴子呢?”
这就表达出了他对这位外交官的极大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