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18岁以后最应牢记的人生经验
33298400000015

第15章 注意休息,消除疲劳

2009年3月18日上午,成都科华北路与锦绣路相交的丁字路口,在某IT公司上班的田金勇倒在斑马线上,而后抢救无效死亡。抢救医生说,过度疲劳是田金勇死亡的重要诱因。

生命说脆弱也脆弱,所以我们更要关注自身健康,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消除疲劳,消除隐患,不让悲剧发生在我们身上。

以下策略对你减轻或消除疲劳特别是心理性疲劳大有裨益:

(1)按生物钟作息。所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各器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人体内的生物钟约有100多种,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协调各器官的功能,并规范着人的活动,如睡眠与觉醒、记忆与思维的涨落、体力与精力的兴衰等,一个人要按照自身的节律来安排作息,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

例如,晚上10点前上床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7点进早餐;9~11点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是工作或学习的大好时机;而下午1~3点体温下降,荷尔蒙水平趋弱,人需要放松,故最好午睡半小时;3~5点乃是继上午9~11点之后的又一个精力与体力的高峰期;6点进晚餐;7~9点的记忆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个学习或工作的黄金时间段;而晚上10点又到该入睡的时候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

(2)科学进餐。人的精力与体力的能量来源是食物,故科学进餐能从根本上防治疲劳症。不吃早餐或吃得太少是绝对错误的,到了上午10点左右便免不了会疲倦。这是因为血糖降低,而身体和大脑都要依赖血糖来维持活力。故要想上午精力充沛,须吃糖分低而蛋白质含量高的早餐。午餐也应如此。切记多吃甜食并不能增加体能,反可使精神更差。若为女性,还应考虑是否缺铁,并多食用一些如动物肝、血以及蛋类、紫菜等高铁食物。另外,当你出现疲劳感时,宜增加蔬菜、水果、奶类等碱性食物,以便中和体内过多的乳酸,不宜多吃肉、糖等酸性食品,以免增加酸性代谢产物而加重疲劳感。对于脑力劳动者,还可在三餐之外吃点巧克力,及时提高血糖浓度,防止脑细胞活力因血糖下降而下降,导致脑疲劳。

(3)主动求乐。疲劳不仅是体力不济的表现,失望、焦虑、恐惧、神情沮丧等也使人精力衰竭,心理性疲劳就是如此。前南斯拉夫医学博士波卡斯奉献的“锦囊”是“多笑”。他认为笑是最佳的“精神松弛剂”,10分钟大笑能使人全身放松45分钟,男子每天应笑14~17次,女子应笑13~16次。当然,这种笑应是发自内心、自然坦诚的。因此,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相声、小品、富有喜剧色彩的影视节目,主动求乐。

(4)坚持运动。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便会慢慢适应,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

(5)常做深呼吸。在学习或工作之余,可选择一处空气清新之地做深呼吸,吸气时腹部缓缓鼓起,呼气时腹部慢慢凹下,持续5~10分钟即可。此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并增加大脑所需要的氧气。

(6)留出机动时间。产生心理性疲劳的一个因素是满负荷的工作安排,这可以通过早做计划来解决。每天在自己的时间表中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利用这半个钟头你可以打电话、浏览信件和朋友交谈等,使自己获得喘息。

注意休息,消除疲劳,让疾病隐患消弭于萌芽,让健康常伴身边,让悲剧远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