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童年可以如此美好
33296600000006

第6章 爱是信任是共情:相信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

家教八部曲语录:孩子没有毛病,多么好的孩子们。孩子的问题,一定要在大人身上找原因。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一定要用分数评出“差生”来?包老师这句话,真让人暖心——孩子没有毛病,多么好的孩子们!那是怎样的大爱!可惜学校里不是所有老师都有这样的大爱,家庭里也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这样的智慧。孩子的行为,常常被我们误解,被我们歪曲,最后甚至曲解了孩子的心理和情绪,扭曲了人格。

李跃儿在《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一书中,例举了很多被大人误解的孩子的行为:孩子吃手,孩子依恋安慰物,孩子恐惧、没有安全感……她诚恳地对我们说:“调整孩子的关键是调整成人。孩子所有的问题人格追根溯源,几乎都会追到成人那里。”

我常常对自己和身边年轻妈妈朋友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确实如此。

俊宝吃东西要躲起来,我反思是不是我对他在食物方面太严格太苛刻了;俊宝不肯分享,我反思是我们超前要求他分享了,他还没到分享的年龄段;朋友的孩子不肯打招呼,我建议她不要勉强,等孩子想打了自然会打,更不要责备;朋友说孩子脾气急躁,她批评孩子,孩子还说妈妈你自己不是很急吗,我说这就对了,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先把大人调整过来,调整孩子才有可能。

爱是信任是共情,不仅要理解孩子,不误解孩子,还要相信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与孩子共情、共鸣。当孩子遇到误解时,大人蹲下来,先倾听孩子的讲述,理解他的心情,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再探讨解决之道。

韩寒有一文《一次告别》,说的是数学成绩平平的他有一次考试居然得了满分,这本是个老师鼓励韩寒的好机会,很可能就成为韩寒爱上数学的一个机缘,谁知,却成了“一次告别”——因为老师说了一句,韩寒这次发挥得超常啊,不符合常理,该不会是作弊了吧。韩寒痛心地写道:“之后我的数学再也没得过满分。到高中,我的数学连同理科全线崩溃了。并不是我推卸责任,也许,在我数学考了满分以后,这故事完全可以走向一个不同的结果。”

最让我震撼的是文章最后一段话:“十几年后,我也成为了老师。作为赛车执照培训的教官,在我班上的那些学员们必须得到我的签字才能拿到参赛资质。坐在学员们开的车里,再看窗外,树叶还是它原来的颜色,飞鸟还是它该有的大小。有一次,一个开得不错的学员因为太紧张冲出赛道,我们陷入缓冲区,面面相觑。学员擦着汗说,教官,这个速度过弯我能控制的,昨天单人练习的时候我每次都能做到的。我告诉他,是的,我昨天在楼上看到了,的确是这样。”

所以当我读到包祥老师的《教育原来如此美好》一书里,老师对待学生那么信任、那么体恤、那么平等尊重、那么一视同仁,我是彻底地被包老师感动了!如果天下老师都如此爱学生,那教育怎么能不美好?

家教实用小贴士

1.怎么安抚哭闹的孩子: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轻抚其背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力量。这时候千万别叫孩子“不许哭”或训斥孩子,你会发现,你越是压抑他,他哭得越凶;相反,你越是让他哭,他哭的时间越短。慢慢地孩子平静下来,你可以开始倾听孩子了。

2.怎么倾听孩子:一定让孩子先说、说完整。孩子说完你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可是很多家长习惯性的、居高临下的做法哦。不要对孩子的情绪做任何判断,就是纯粹的倾听。当孩子的倾诉不被你打断,孩子说得心满意足时,你正在进入与孩子的共情。

3.怎么与孩子共情:告诉孩子,我理解你,我明白你此刻的感受,我知道你很难过,如果我是你,我很可能也会这样等等。发自内心地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他此刻的情绪,不带任何你自己的偏见与控制,进入到孩子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体会孩子那一刻的心情。如果孩子完全平静下来,甚至破涕为笑,恭喜你,已经完成一次很好的共情。

附育儿日记4则

2010年7月8日俊宝2岁3个月:姥姥你不能把桃子吃掉哦

姥姥说,俊宝很爱吃桃子,昨天从厨房冰箱里拿一个出来,他就急着要吃。姥姥说刚从冰箱拿出来要晾一晾再吃,俊宝就很通情达理地点点头,到客厅里坐着等。过了一会,俊宝跑进厨房,看看那个正在晾的桃子,对厨房里做饭的姥姥说:姥姥你不能把桃子吃掉哦!姥姥答应了,俊宝才放心地出了厨房,到客厅去静候佳音了。

姥姥向我们描述这一幕的时候,我能想象俊宝去厨房看桃子的样子,踮起脚尖,看看那个桃子是否还在;看到了,满意了,又不放心,叮嘱姥姥不能吃掉,哈哈多好玩!2岁多的小屁孩,想得还真不少!但是,即便想得多,还是对人充满信任,只要姥姥答应不吃,他就又能放心地出去等了。多么美好的一幕!好吃的食物,美好的等待,暖融融的亲情……在7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11年7月30日俊宝3岁3个月:情感认同上我努力为俊宝多做些

美国加州大学所属幼儿园教室里挂着一块书写板,上面写着四条箴言:一、认可孩子的感觉。二、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三、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四、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我想这不仅是幼儿教师的座右铭,更应该是写给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教育孩子从无条件地接纳开始,然后界定问题,解决问题,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上我努力为俊宝多做些,他委屈了我就抱紧他,抚摸他背部,安抚他;他有啥想法和情绪我让他说出来,我和他一起分享分析。比如,昨晚他看到远处一个东西,说害怕,我一点没责备他,没说什么男子汉怕什么怕之类,而是马上说我也害怕——因为我的确害怕,我以为是一只狗——当我把我的以为告诉俊宝时,他笑了——放松下来,说出他的想法“我也以为是一只狗”。我们笑了,都放松了。然后我告诉他,如果是狗,应该会动吧,呵呵。最后我们壮胆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个写着“爱护花草”的牌子,造型很像一只狗!我俩哈哈大笑,害怕就这样消解了。

儿子,我给你无限的认同,给你力量!

2013年9月3日俊宝5岁5个月:俊宝的作业本被老师撕了

这几天我又为俊宝在幼儿园的事情失眠了!大班的孩子就要学写字了,这是我一贯反对的“幼小衔接课”。我去找了园长,园长态度很好,但是她说很无奈,这是家长的要求——我非常相信园长说的话是真的!的确有很多焦虑的家长,为了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对幼儿园提出了开办“幼小衔接课”的要求。甚至有些家长都把孩子转出了幼儿园,直接进入一些小学的学前班。所以园里的生源一到大班就明显减少,比中班少出一个班来!我完全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园长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谈了一小时下来并不能改变大班就要学写字的局面,但我的内心坚定了:幼儿园要教教去,我不给孩子压力。

然而,家长要做到独善其身是多么难!孩子写字课第一天回来就说,作业本被老师撕了!我火了!但还是平静下来和俊宝聊。

俊妈:有多少同学的作业本被老师撕了?

俊宝:好多同学的。

俊妈:是老师撕的吗?

俊宝:是。

俊妈:为什么撕?

俊宝:老师说我们写得不好。

俊妈:没关系!刚开始学,写得不好很正常。妈妈7岁上小学一年级才开始学写字。

俊宝:那时候你写得好吗?

俊妈:写得比你现在差多了!

俊宝:哦!

孩子是释然了,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一个5岁多的,刚刚第一天学写字的孩子?太伤孩子自尊了。我开家长会见过那位男老师,是外面请来的小学退休老师。我只好再次和园长交流了。园长的态度很好,立场很明确,说写不好也不能撕作业本,她会去沟通。

第二天问俊宝了,说老师不再撕作业本了。真的非常感谢园长!当然不能告诉俊宝我去找园长了。我承受这些压力就好了,别让孩子承受。现在的孩子,承受那些不属于他们承受的东西已经太多了!我能默默地帮助他一点,就算我这当妈的尽到一点责任了。

2013年12月8日俊宝5岁8个月:俊宝不午睡,我不再勉强

今天周日。按我们的习惯,是要午睡的。可是俊宝怎么也不肯睡。我请教包祥老师。包老师说他自己也不午睡,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书要看,很多文章要写,如果午睡,就什么都做不成。

这是包老师的敬业。可是孩子呢。包老师说,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睡,就不勉强了。

我继续问包祥老师,午睡是好习惯吗?

包老师说:按照习惯走就是。习惯有好的,有差的,有中性的。差的去掉,好的发扬,中性的随意就是。孩子3岁前需要午睡,大一些就随意了。所以,随性吧。王莉,午睡对;包祥,午睡不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啊!

包老师这么一说,我开始反思,在午睡这个问题,我是否真正站在俊宝的立场与他共情呢?

我小时候也不肯睡,但父母习惯午睡,他们下午要上班,所以要求我也睡。如此,父母午睡时,我只能安静待着,蹑手蹑脚,不敢弄出一点声响。现在回头想想,真是小可怜。然后就试着去午睡,然后就习惯午睡了。在厦门大学时,下午三点上课,午睡更必要了。现在我对午睡很依赖了。每天中午只睡着十分钟,下午就能精神抖擞、文思泉涌;如果不午睡,下午三点后开始晕乎乎。真正是“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俊宝是个从小就精力旺盛的家伙。我也深知睡眠对发育的重要性,可他就是比同龄人的觉少。月子里人家睡18小时,他只睡15小时。我很羡慕那些爱睡觉孩子的妈妈,带孩子能轻松不少呢!我们努力尝试让俊宝多睡,也不奏效后,看俊宝精神也蛮好,智商也不差,就只能认为这是“个体差异”。

这个差异,到俊宝3岁后,就表现为怎么都不肯午睡了。我们怎么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软硬兼施,他都不睡。我们只能认为,他天生精力好,睡眠少。

等俊宝3岁多入园时,最大的困扰是午睡。他不肯睡,但幼儿园规定必须睡。其实因此痛苦的不止他一个孩子,和家长们聊起来,不少孩子都这样。甚至,有时候到周末,俊宝会说:太好啦!周末啦,不用午睡了!

我这才意识到,午睡给他造成多大的压力。他是多么痛恨午睡。

今天听包祥老师一说,这个心结似乎可以解开了。以后我们可以不必那么纠结俊宝午睡的问题。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某个习惯,那可能这个习惯就真的不适合他。回想我童年的午睡故事,想想孩子的感受,是不是就能对孩子多些理解和信任,真正与孩子共情呢?

推荐品读:网络美文《做家长的境界》

爱孩子,给孩子有效陪伴、游戏的时间而不是为孩子大包大揽;爱孩子,以孩子本来的面目来爱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满足父母的愿望。这就是做家长的境界。

第一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境界: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高境界: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他自己。”

做父母的心理有多强大,你的孩子就有多大程度成为她(他)自己。父母必先改变,孩子才能解绑。家庭教育必须唤醒家长,直面自己内在的恐惧,带着意识之光,先做回真正的自己,才能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包祥点评:当4岁孩子拿物件还不稳时,因为他只有4岁;当5岁孩子写字不好时,因为她刚刚开始写字。2岁多的小俊宝叮嘱姥姥不要吃他的桃,细心却信任……多么美好。作者书写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相信孩子,和孩子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