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童年可以如此美好
33296600000003

第3章 爱是母乳是陪伴:最好的教育是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

爱是什么?

爱是母乳是陪伴,

爱是父教不缺失,

爱是呵护是欣赏,

爱是信任是共情,

爱是启发是鼓励,

爱是耐心是淡定,

爱是平等是尊重,

爱是放手是观察

爱是等待是理解,

爱是宁静是从容,

爱是父爱如山,

爱是母爱如水

……

爱,是教育的底色!

家教八部曲语录:孩子出生头三天什么最重要?不仅是母乳,更是母爱,是母亲怀抱的温暖,是母亲慈爱的眼神,是母亲温柔的呼唤。对0~3岁的孩子,妈妈把亲情给他们是最重要的。

教育,80%在家庭

那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有人说,我花最多的钱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我这当家长的就算尽到责任了。生活中,也确实有一些父母,完全撒手,把孩子交给学校去管、交给老师去管、交给学习班去管,父母只负责出钱——这是最低层次的父母:把自己当成了取款机,却没有自信心或不肯花时间去承担起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

曾有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谈到中国的教育问题时说,部分家长只注重“外求”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最好的教育并不是花最多的钱上名校,而是父母高质量地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比爸爸妈妈的亲自陪伴,对孩子来说更重要了!

包祥老师曾经叫我回答一个问题,孩子出生头三天,什么最重要?我的第一反应是母乳,吃奶啊。老师说,不仅是母乳,更是母爱,是母亲怀抱的温暖,是母亲慈爱的眼神,是母亲温柔的呼唤。

听到这我马上回忆俊宝出生头三天的情形,我抱着他,看着他,端详他,抚摸他,唤着他的小名,喂他第一口母乳……从医院回家后也没有让他跟老人或保姆睡,都是自己亲自带。月子里,一晚上起来喂奶好多次,累得腰酸背痛,也很想偷个懒睡个安稳觉,但我就是舍不得不让他跟妈妈过夜。和妈妈零距离接触,是初生的孩子获取爱的最佳途径,能给孩子爱的滋养和安全感的建立。

母乳喂养:不可替代

俊宝从出生到一岁之内得到的喂养始终是纯母乳,除了刚刚出生时在医院那几天奶水还不足时喝过几口医院给的配方奶粉。俊宝出生第七天,我的奶水就充足得像自来水一样喷射而出,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我喝了母亲亲自从老家带来的小母鸡的汤,还有我对孩子深深的爱与责任感使然。俊宝一岁之前我们没买过一桶奶粉,真是省了不少钱。

喂奶的辛苦,我是为人母了才深有体会!孩子时不时要吃,不管妈妈正在吃饭或睡觉,他一有食欲我就得随叫随到,必须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母乳真是很神奇的东西,越吃越来,源源不断!就像母爱!为了喂奶,俊宝一岁之内我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出去吃饭不能逛街不能看电影。还好我本身对出去吃饭和逛街的兴致不大。但是我很爱看电影,而且不喜欢在家看电脑或影碟机,一定要到电影院才有感觉。但是为了喂奶,这一点点的“跟着感觉走”也不让走了。

俊宝出生在2008年春天,他百日那天正好奥运会开幕。大家都在兴高采烈、兴致勃勃看奥运会比赛的时候,我在默默地喂奶。喂奶是不能看电视的,一来怕电视辐射对孩子不好,二来孩子很敏锐地会循声找人,跟着有声音的地方去找到电视机,然后也看得津津有味,那就不专心吃奶了。所以大家在客厅看比赛群情高涨欢呼雀跃,我只能在门厅里拿个穿衣镜对着电视机,模模糊糊地看到一点点。我总想为孩子做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做得更多一些、再多一些。这就是母爱!

休完产假后,我要上班了,但不能断奶啊。于是我不辞辛苦拎着小冰箱和挤奶器去上班。工作很忙时,只能挤出吃饭时间来挤奶,很不容易。但是每天回家拎着满满四奶瓶的母乳,那个充实感,像个丰收的农妇,一脸的得意与满足!

俊宝一岁时,我奶水依旧充足,但恰逢我要做北师大教育学硕士论文,我就以此为借口把奶断了——现在都还后悔!什么硕士学位,晚一年拿到有何区别?可是我的孩子,多喝一天的母乳却何其宝贵!此种心境,让我想起舒婷的诗《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伏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我改为:“与其早一年拿到教育学硕士学位,不如多给孩子喂一年奶!”真心话!在母爱面前,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父母陪睡:不可取代

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读过《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吗?作者西尔斯博士做了三十多年的儿科医生,有8个性格各异的孩子。西尔斯解决了一个育儿的根本思想问题,就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核心思想就是亲密育儿法,让宝宝和妈妈贴在一起。宝宝哭的时候一定给她安慰,和宝宝同睡,有时间就抱着她或者用背巾背着她去溜达。虽然很累,但据科学研究表明这样做会使宝宝发育更好、更聪明、长大以后更有安全感、更有独立性。

从我的俊宝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和孩子爸亲自陪睡,舍不得交给老人或保姆。《我们可以拥有孩子多少年》这个帖子想必很多人看过,大意是孩子很快长大了,很快就不需要我们陪了。同理,我们可以陪孩子睡多少年呢?很快他就长大了就需要独立睡觉了。所以,我们很珍惜可以陪孩子睡觉的时光。

睡前这段时间,是一天里孩子可以和父母亲近的难得的宝贵时间,是美妙的亲子时光。我怎么舍得把它拱手相让给陌生的保姆或年迈的老人(老人当然也爱孩子,但是父母之爱却不是“隔代亲”可以取代的)?而身边,却不少这样的例子。楼上的茜茜小朋友,这么多年我从来没见过她的父母。每次遇到,都是爷爷奶奶带着他。一问,原来她父母就在隔壁小区,只是因为工作忙,加班回家晚,就让孩子和奶奶睡。我太佩服这个妈妈的淡定,换了我,就是半夜才回家也会忍不住来看看孩子啊。

周国平在《宝贝,宝贝》一书里写道:“婴儿是真正的天使,她的甜蜜祥和的睡眠,她在睡梦中闪现的谜样的微笑……”陪俊宝睡觉时,我可以躺在他旁边,看他入睡时的甜蜜祥和,欣赏他“谜样的微笑”。身边也有不忙的朋友,晚上回家倒也陪孩子玩一会,但是只要一到八点半,就让保姆带孩子睡觉去了——多狠心的父母!而他的理由仅仅是自己要开始看韩剧打游戏了——不可思议,都说现在的家长没有不爱孩子的,可是真就有人更爱韩剧和游戏呢!

还有俊宝幼儿园的同学冬冬,我也很少见到他的父母,都是阿姨带着。我们住在北京城的东边,他父母在南边上班,经常加班,所以每周末才回家。可怜的冬冬,有一次见到我接俊宝,居然问我:“你是俊宝的阿姨吗?”我蹲下来,看着冬冬的眼睛:“我是俊宝的妈妈。你想你妈妈了吗?打电话叫她回家陪你吧!”我在家长会上见到冬冬妈时委婉地劝她回家住,她也说了实际困难,我说困难可以克服,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多陪陪孩子。或者就把孩子带到城南去上学啊,孩子不需要多好的幼儿园,相反,更重要的是天天晚上能见到爸爸妈妈!

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冬冬妈终于搬回家和孩子住了。阿姨说是大班有幼小衔接课了,要教孩子学习了,爸爸妈妈就回来陪孩子了。我心想,多可惜,孩子6岁前最需要陪的那一段时光,他们错过了。孩子每一天都有新的生长与变化,他们却只能一周看到一两次。

身边很多这样的不陪睡的例子,我难以理解。年轻的父母们:

你享受过孩子睡前给你轻轻一吻的甜蜜吗?

你看过孩子睡着时天使般的恬静神情吗?

你听到过孩子熟睡时均匀的呼吸声吗?

你听到过孩子半夜突然尿尿的潺潺流水声吗?

你享受过孩子一早起来第一句话“妈妈我爱你”的美妙吗……

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你怕陪睡的辛苦就不能享受陪睡的幸福!

俊宝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我和孩子爸亲自陪睡。除了出差,其他时间不管再累,孩子一定和我们睡在一起。睡前讲故事,睡前讲幼儿园的趣事,美妙的睡前时光。宝宝睡着了,妈妈在身边可以时时照看孩子。尤其宝宝生病时妈妈可以时时感受孩子的体温变化。当然妈妈很辛苦,可是这样的辛苦不就是在孩子幼年的几年时间吗?我愿意!

知道我学了点心理学,常有身边朋友来咨询。前几天一位两岁孩子的妈妈向我咨询,她天天晚上陪孩子玩,有点累了。我认同她的心情,妈妈有时候的确觉得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法去做。我说你可以下班后去运动去逛街,偶尔放松一下。她试了,几天下来,又很想一下班就回家见孩子了,就这样顺利度过短暂的“厌倦期”。所以妈妈们也要学会调节,不要苛求自己。偶尔的放松是必要的,所谓有张有弛。

留守儿童:不可忽视

那些不陪伴孩子的都市爸妈们,你们的孩子,在本质上也成了“留守儿童”——长长的一周只有短短的周末两天才能和父母在一起。甚至周末,我也经常见到是保姆或老人带孩子玩。那些孩子,好可怜!看着让我心痛!孩子很快就长大了,父母们没有看到孩子生长过程中的日新月异,却只在意孩子上学后拿回来的一张成绩单!这是多么可悲的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当然,农村的留守儿童,比都市里的孩子可怜多了!留守儿童是中国儿童里一个庞大的群体。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只有小部分农民工的孩子有幸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进城,上打工子弟学校。但是大部分孩子,被父母无奈地“抛弃”了——留在了农村,和老人相依为命。享受不到父爱母爱,得不到父教母教的孩子,问题多多,后患无穷!

强烈呼吁农民工兄弟姐妹们,高度重视起家教来吧!外出打工也请带着孩子一起,宁可条件差些也不要把孩子扔给老人,扔在家里,切断了孩子应得的父爱母爱。孩子太需要父母在身边了!

留守儿童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为何不断攀升?不要一味地怪罪孩子。孩子本身无罪!在他们应该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在哪里?我身边多少亲戚朋友,北漂打工一族,把孩子扔在家里,扔给老人。一整年里只有春节回家和孩子待上最多10天!10天,这哪里够啊!孩子渴望的是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里细细密密的爱!不是回家10天里给孩子花钱买这买那就可以弥补可以挽回的啊!

而且打工族把孩子往老家一扔,不是一两年,不是三五年,竟是十年之多!我一老乡朋友,孩子5岁时夫妻出来打工,而今孩子15岁上初三了,他们还在北京打工,攒钱给孩子读书。十年过去了,他们按一年和孩子待在一起10天计算(这还是多的!早几年,他们舍不得车费,春节也不回家。直到打工第三年才回去!父母和孩子都太可怜了!),一共才和孩子待100天!难怪回到家,孩子不和他们说话,抱怨他们不爱他,不要他!他们听到孩子这么说,非常痛心!自己含辛茹苦外出打工,就为了孩子,却被孩子如此不理解!我很同情他们。我也深知他们是为生活所迫,万般无奈才出此下策!谁愿意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来到陌生的寒冷的北方打工呢?不就为了给孩子挣学费,不就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吗?

可是,这样做,真的给得了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吗?我在北师大读心理学时曾做《留守儿童心理分析及对策》论文,搜集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案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留守儿童里,真正能够健康成长的极为少数!大部分有着这样那样的心理缺陷和行为问题:孤僻、自闭、网瘾、早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是一个可怕的警钟: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留守儿童,他们本身没有错,他们无辜,他们可怜!他们是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小小的孩子,不明就里地被“抛弃”,被与父母隔离多年,在稀里糊涂中长大,又在稀里糊涂中学坏了。这一切,难道都是他们自己愿意吗?不是啊!他们是受害者!

亲爱的农民工父母们,不要等出问题了才幡然悔悟,不要等出问题了才知道这种“抛弃”的严重性!孩子扔给老人带,而老人受精力、学识、眼界的限制,再加上“隔代亲”的溺爱因素,而且还要操持家务,是不可能像父母那样去教育孩子的。曾有农民工朋友跟我抱怨,孩子在老家,天天躺在床上看动画片,3岁就近视了。我问老人在干什么。她说老人忙家务没时间管孩子,老人的话孩子也不听,只好让他看电视,一直看……那还能不近视吗?近视是小事,再这么看下去,心理障碍是大事!

可是,这个很现实的问题怎么解决?不出来打工,赚不到钱,以后孩子的学费都成问题;出来打工,又无法兼顾孩子。政府啊,多关注一下我们的农民工子弟的受教育问题吧。农民工群体是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子弟是中国未来的一大部分啊!应该看到目前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和对将来国家社会的隐患之大!强烈呼吁国家立法,孩子十岁以下必须在父母身边;强烈呼吁政府多办打工子弟学校,让义务教育不抛弃打工子弟,让打工子弟可以在父母身边上学;强烈呼吁社会多办打工子弟学校,满足千千万万打工子弟教育之需!

孩子太需要父母在身边了!最好的教育不是物质满足,不是所谓名校,是父母亲用心的陪伴!尤其在孩子的童年时代!而一个人的早期童年经历,往往就定格了、影响了他的一生!

都市的、农村的年轻爸爸妈妈们,重视起对孩子的陪伴吧!花心思花时间花精力,用心用脑用智慧,好好陪伴孩子吧!孩子很快就长大了,他们需要和愿意我们陪伴的时间真的不是很长!请珍惜孩子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童年吧!

要知道,这段短暂的童年,却奠定了孩子的一生啊!

家教实用小贴士

1.妈妈喂奶问题:新生儿的妈妈想要奶水足,一是思想上放松,既要相信自己有奶水、奶水好,又不要过于紧张、陷入焦虑;二是行动上可借鉴多喝小母鸡汤、猪蹄黄豆汤等方法,逐步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总之,放松心情加积极行动,一般情况下,妈妈们就能给孩子最好的母乳!

2.爸爸陪伴问题:爸爸如果实在忙,不能确保陪伴孩子时间的数量,可以在“陪伴质量”上下功夫。即使一天只能和孩子共处十分钟,一礼拜只能陪孩子半天,只要爸爸在这“十分钟”、“半天”里,全心全意陪孩子,做到“三不”:不看电视和手机、不想工作、不走神,那这段亲子时间一定可以高质量。爸爸们,努力哦!贵在坚持!

3.留守儿童问题:孩子太需要父母在身边了!如今很多城市都建有打工子弟学校,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外出务工的父母们请克服各种困难,尽量带着孩子一起,宁可条件差些也不要把孩子扔给老人,扔在家里,切断了孩子应得的父爱母爱。孩子跟着你们可能辛苦些,但若换回更多的爱和安全感,那是相当值得的!

附育儿日记10则

2008年7月3日俊宝3个月:育儿日记开篇

今天,在清风中在阳光下,读着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感谢阿珍送我的书所带来的甘露,满心欢喜,好享受!

俊宝出生第66天,终于开启了日记第一页。自怀孕以来,多久没动笔写作了,一些字都生疏起来。

郁香在俊宝满月那天来电,叫我写写育儿日记。是个很好的建议!有什么文字比记录孩子的生长过程更美妙更宝贵呢?坚持天天看些书写点字,每天进步1%。

俊宝的生长是个不断有惊喜的过程。是个显示他才华横溢的过程,令人兴奋不已。我爱俊宝,爱这个让我更深刻认识人生的小精灵。

该日记将记取俊儿每一个人生亮点,以及我与俊爸的思考、读书心得,来自他人的育儿启发——总之是生命中的最亮点!

我爱俊宝!

2008年7月7日俊宝3个月:笑

俊儿满月就会笑,早慧。如今已能笑得咯咯响了。他一笑,全世界都笑了!

俊儿笑起来可爱至极:伸出小舌头,眼睛也笑弯了,笑过之后又害羞起来,把头转向一侧,十分惹人怜爱。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2008年8月19日俊宝4个月:今天去看奥运会,涨奶痛得想俊宝

本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是无论如何要去现场看一次奥运会比赛的。今天我和妈妈去看奥运会!我出门前先给孩子把奶喂足了。那可是孩子出生三个多月来我第一次不带宝宝自己出门。等看完比赛时已经涨奶涨得痛极了。那种痛,难以言状。被场馆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碰到一下胸部就会疼得尖叫!赶紧回家,这时候只有俊宝能救我!回到家,俊宝吮吸一口,我就舒服多了。那个轻松畅快,不喂奶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所以,孩子,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我帮助你,你也帮助我。原来你我不仅是母子,也是好朋友!多么温馨和谐的好伙伴!

2009年1月24日俊宝9个月:育儿心经

一晃已是农历年的腊月廿九,明天过年!

可爱的俊宝已经9个月,18斤,5颗牙,73.5公分,十分伶俐。此刻是夜十一点半,他已进入甜蜜梦乡,我在此阅读《育儿百科》,书写《育儿心经》,感慨这美妙的一年即将过去,更美的一年即将来临。

前天,俊儿会爬了,逐渐爬得快起来,屁股翘翘,努力向前拱,一副积极进取的样儿,十分可爱!

今天开始,务必每天记育儿日记,贵在坚持。

2010年11月3日俊宝2岁7个月:俊妈丽江出差一周,无比想念俊哥

这是俊宝出生后,我第一次出差。俊宝2岁半多了,我才第一次出差,真是幸运了。

可是,出差期间十分想念俊哥!我的小情人!

白天开会,晚上就到丽江古城里去。一个人,坐在水边,看游人如织,听音乐如雨丝。心中,想念的是俊宝!他的一颦一笑,他的举手投足。他现在在做什么呢?

晚7点,俊宝该听故事啦;

晚8点,俊宝该拉臭啦;

晚8点半,俊宝该喝奶啦;

晚9点,俊宝该睡觉啦……

我是“人在丽江,心在北京”啊,如此挂念俊宝!魂牵梦系!这是又一次陷入热恋吗?热恋的是儿子。此时他也想我吗?或许我这是在单相思,是一厢情愿,却无怨无悔,我愿意陷入!不想自拔!

在丽江开完会了,正好赶上周六,同事们结伴自费去大理玩。邀请我同去。我倒是也很想去没去过的大理,看看她的文化和历史。我纠结良久,最后还是决定早点回家见我的俊哥哥!相思苦啊!早一天见到俊宝也是好!

一个女人,陷入了这样一种相思,是不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纯净最伟大的一种相思?

2011年9月13日俊宝3岁5个月:哪个兴趣班早回家我就报哪个

俊妈:俊宝啊,新学期想报幼儿园的哪个兴趣班啊?

俊宝:哪个兴趣班早回家我就报哪个!

俊妈……

俊妈反思:孩子或许对兴趣班根本没有兴趣,都是父母的兴趣!孩子只想早回家!没有别的奢求,就这一个小要求!所以,别再把大人的兴趣强加于孩子身上了,下班后早点回家陪孩子吧。孩子想早点回家,回到父母的怀抱里,回到自己熟悉的小天地,把在幼儿园一天的有形无形的禁锢解放一下!爱是什么?爱是让孩子早点从幼儿园放学回家,爱是爸爸妈妈下班后就回家陪伴孩子!

2012年2月27日俊宝3岁10个月:俊宝爱看佩佩猪

俊宝最近回家爱说佩佩猪,是在幼儿园看的动画片。先用手指指一下自己,我是佩佩,然后指一下旁边,这是我弟弟乔治,嗷嗷,对着我说:这是妈妈猪,嗷嗷,对爸爸说这是爸爸猪,嗷嗷。可爱极了。

俊宝跟我说在学校看了这个片子,央求我给他买——此前从未提出过买碟片的要求。我先在网上审核了一下:无暴力,无丑陋,很温和。如果说孩子一定要看动画片,我只推荐一部《粉红猪小妹》,是说一只名叫佩佩的粉红猪小妹和她的家人、老师、朋友的故事。非常柔软,而且每一集很短,十分钟不到。配音很柔和,情节很温暖。当然,仍不赞成孩子看电视,尽量不要看,实在要看,一周只看一次,一次不超过20分钟。

那天俊宝不知因为什么事情有点不讲道理了,我说那我不给你把佩佩猪片子买回家了。俊宝说,又不是我要看,我是想给你看,我在幼儿园本来就可以看的——我才领悟,俊宝是想和我分享呢!真好!陪宝宝看他喜欢的片子也是一种很好的亲子方式!昨晚陪他看得哈哈大笑!

2012年9月22日俊宝4岁5个月:多花点时间和心思陪俊宝

昨晚整理妈咪寄来的邮册(从我小时候起,妈妈每年送我一本邮票年册),顺便把这几年的邮册都归类整理好。俊宝就一直叫我陪他。我说你自己看书嘛,他说我不认字啊。最后他耐不住了,说妈妈我一个人玩好无聊啊!我听到此突然感到很内疚。是啊,宝宝是需要陪的!他的要求其实很微小,就是自己不认字,让妈妈给讲故事而已;就是自己爱看的动画片佩佩猪,想和妈妈分享,一起哈哈大笑而已!我怎么这样都做不到呢?珍惜俊宝还需要我陪、喜欢我陪的时候吧,再大一点,自己会认字,就自己看书了,不需要我给讲故事了。再大一点,自己玩了嫌我烦了呵呵。

所以,今晚开始,饭后好好耐心地充满爱意地陪俊宝!用心地投入地陪他,他是最值得陪的人啊!

2013年2月15日俊宝4岁10个月:在海南博鳌过春节,假期里全身心陪伴俊宝如此温馨

这个春节,第三次带俊宝到海南省过年。不同的是,前两次去的都是三亚,这次来到博鳌。在假期里,俊爸俊妈全身心投入地陪伴俊宝,和俊宝在一起形影不离,相偎相依,如此温馨!

博鳌是个小镇。2000年俊妈第一次来采访时,博鳌还真的就是个偏安一隅的小渔村。那时候什么都没有,而今已是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我和俊宝说起我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博鳌时的情形,那时候到了晚上一个人走路都害怕,小镇安静得出奇。俊宝说:“现在有我保护你啦!”哦,我的小小男子汉!

博鳌真是个清静的所在,比起前两年去三亚过年的人山人海,博鳌有很大优势,非常适合我这好静怕闹之人。我们借住在朋友家的小房子里,朋友在北京过年,我们就成了小房子的临时主人。房子交付后朋友都还没来住过,连锅碗瓢盆都还没配置。一下飞机,我们就带着俊宝兴致勃勃去采购。那种感觉很好:家的感觉!

买好了生活用品,我们在小房子里自己做饭吃。俊爸平时忙于工作,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亲自下厨了。这次在博鳌给我们大展厨艺,真是别有风味。舟车辗转一天,累了,饿了,吃着香喷喷的饭菜,真的觉得很美好!俊宝喜欢俊爸全心全意陪我们,不用出差不用加班不用应酬不用和同事打电话的日子,我也喜欢。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在博鳌,每天的主题就是泡温泉。白天泡,看万泉河畔椰林树影水清沙白;晚上泡,看月亮看星星,妙不可言!我和俊宝在这个池子泡一会儿,又爬起来追追打打一阵,跳入另一个池子,好快活!泡累了,俊爸主动说回去煮玉米带来给我们吃,好绅士的!我和俊宝就相依相伴在温泉池里,仰望星空,等待玉米哥的到来。不一会,俊爸带着热气腾腾的玉米送宵夜来了。在温泉旁吃玉米,看星星,别样风情!

想想此时,北京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南方老家阴雨绵绵,而我们得以在海南潇洒地享受温泉、温暖和温情,真是心怀感恩!问俊宝开心吗,他大声说好开心!以后还要来!

2013年8月11日俊宝5岁4个月:为什么哥哥不和他爸妈一起住在北京

每年的暑假,一些老乡朋友的孩子就到北京来看望他们打工的父母。我也常带着俊宝去和他们玩。在北五环外的城中村里,俊宝看到了和他年龄相仿而命运却极其不同的农民工子弟们。俊宝问我很多问题,我听了很心酸!

他们的出租屋,极其简陋。十平米的空间,做饭吃饭睡觉洗澡全包了。俊宝进了屋子,问厨房在哪。我指指门边那个简易灶。俊宝要尿尿,又问洗手间在哪,我带他去那脏乱差的公厕。俊宝饿了,问去哪个餐厅吃饭。我带他把老乡住的出租屋里的折叠桌支起来,就是一个饭桌了。俊宝又问,他们在哪洗澡。我指给他看一个和他小时候洗澡用的一样的那种大澡盆。他问为什么大人还用澡盆,我只好悄悄告诉他,这里没有洗手间,只能把屋子门关起来,在澡盆里洗。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回家路上,我难过得不说话,俊宝轻声问:“为什么那个小哥哥那么小,都不和爸妈一起住在北京,他还要回老家吗?”

我可爱的孩子,你知道这个问题不能当面问,只好一直忍着,到回家路上才问我,你好善良好隐忍!我感动地把俊宝搂紧怀里,告诉他,哥哥的爸爸妈妈为了挣钱,来北京打工,哥哥只好在家里和爷爷住。只有暑假才能出来看看爸爸妈妈。俊宝也难过得不说话了。

唉,留守儿童的问题,何时可以得到改善呢?何时让俊宝的同龄人都有一个快乐童年呢?

期待着!

推荐品读:周国平《宝贝,宝贝》

推荐理由:此书记录了周国平在女儿七岁前的成长过程中的父爱、哲思和父女亲情。养育小生命的过程是最宝贵的人生经历,特别是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及幼儿的心智成长是最奇妙的精神现象,把这些记录下来,是世间最美的文字。书中文字交织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学家风范。包祥点评:“在母爱面前,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母爱是母乳是陪伴,最好的教育是父母陪在孩子身边”,这是一位慈祥妈妈讲亲历的故事,讲爱的故事,读之动容,读来想起我的妈妈。作者是有心的妈妈,爱了又“今天开始,务必每天记育儿日记,贵在坚持”,“俊宝一岁之前一直是纯母乳”,这是作者妈妈“还有我对孩子深深的爱与责任感使然。”在作者妈妈心中,“婴儿是真正的天使”:

“他一笑,全世界都笑了!”

在我所有著作里,都有写我妈妈的故事,妈妈的爱是书不尽的。而现在好些年轻妈妈,用奶粉替代母乳,让保姆陪孩子睡,赶学习班毁掉孩子的玩儿,真的太可怕了。请读王莉的育儿故事吧,你会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