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言行
点到为智
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从而变得胆小懦弱。
父母有引导孩子之责,但更须有尊重孩子之意。不管父母如何不自在,“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值得提倡的心态和方法。
我相信各位父母都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希望自己工作时不会受到干扰,努力时没有障碍,需要朋友帮助时他们能及时出现。同样,孩子也是人,也需要尊重,即使对很小的孩子也要尊重,给孩子个人自主权,以便在自由的环境中完善孩子的个性。
但是,通常我们的许多父母并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明知孩子模仿的本能强大,他们很崇拜自己的父母,但有些父母还要强迫他们顺从,甚至态度粗鲁。比如当孩子不想做某事时,总是强迫他们去做。
老师发现月月最近变了,以前活泼开朗、上课勇于发言的她,现在却变得沉默寡言,胆小怕事,总是一个人发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经过细心的了解,才知道了月月突然变得胆小怕事、不爱说话的原因。
在以前,月月每天放学回家后,都会把学校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说给父母听,可月月的爸爸是个对孩子要求很严格的人,他把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月月身上,希望月月将来能考上好学校,出人头地,因此,对月月的学习抓得特别紧。他觉得月月说这些话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每当月月兴高采烈地说话时,爸爸总是会打断她:“每天回来只会说这些废话,一点用也没有,你把这心思放在学习上多好,快去做作业!”
特别是有一次,月月说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正说得兴高采烈时,爸爸突然说:“说了你多少次了,让你别说这些废话,你还说,再记不住,看我不打你!”吓得月月一个字也不敢说了,赶紧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慢慢地,月月在家里话越来越少了,而爸爸也不让她出去玩,每天放学后她就只好闷在自己的房间里,久而久之,她的性格也就变了,变得沉默寡言,胆小怕事了。
可见,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言行,时间久了,不良的影响就会表现出来。因为对于一个已经有自我主张和能力的孩子来说,让他乖乖地“听话”是一种痛苦。孩子一旦有问题,有些父母总爱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者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只好将委屈和不满埋藏在心里。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从而变得胆小懦弱。
对于生命,我们知道得不多。孩子能够成长起来是借助一种神圣的力量,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父母只能做辅助性的干预,父母在提供了这个生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帮助之后,必须充满敬意地看着孩子成长。
“母亲节”的前一天晚上,一位母亲边换衣服边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他回答说很好,然后从书包里拿了一幅画递给我:“妈妈你看。”这位母亲接过画一看,原来画的是一个妈妈拉着一个小孩的手,周围还画着树、花、小鸟,看上去很不错。母亲便随口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画的?”孩子回答:“是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孩子一句话还没说完,母亲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大声斥责道:“什么,上数学课你不好好听课,在下面画画,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说!”孩子的眼圈立刻有些红了,呆了一会儿,小声说:“是数学老师让我们画的,明天是‘母亲节’,老师让我们每人给妈妈做一张贺卡。”
母亲顿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就劈头盖脸地训孩子,看着孩子委屈的要哭的样子,那位母亲心连忙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对他说:“对不起,孩子,是妈妈错了,妈妈没了解情况,不应该训你,请你原谅妈妈吧!”孩子流着眼泪点点头。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每次想起这件事都会让那位母亲深深地自责。
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也有表达内心感受、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话没有说完就被别人打断,我们是不是会觉得自己的尊严被侵犯了?我们还会有说下去的愿望吗?
做个好的倾听者
点到为智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倾诉要多一点耐心,不要急于打断孩子的话,这样,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乐于向父母倾诉,问题解决了,那么,孩子的信心和勇气也就增强了。
一位年轻的妈妈是个急性子,平时见孩子说了什么错话,做了什么错事就要批评责怪,但最后的效果都不佳。有一次,她因声带有病,动了手术后有半个月不能说话。而她在不能说话的日子里,却发现了用心倾听孩子说话的好处,掌握了与孩子“沟通”的诀窍。
一天,她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回来冲妈妈大声地叫道:“我恨死数学老师了,我明天再也不去上学了!”妈妈一听,当时很想训斥她几句,但她不能说话,只好等着看孩子下一步怎么办。
过了一小会儿,女儿怒气稍解,伏到妈妈的大腿上说:“今天,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题,让我答。我没说对,老师当场批评我,挑我的毛病。结果,所有的同学都笑话我。真是丢死人了……”妈妈本想劝告孩子不该怪老师批评,但她不能出声,只有让自己和孩子都安静了几分钟,自己不由得想了想女儿的心情,似乎明白了孩子也需要宣泄,而并不需要家长再忠告一番,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倾听者。
过了一会儿,女儿从妈妈身上跳下来,去做功课去了。孩子恢复了正常情绪,妈妈也就放心了。第二天,孩子照常去上学。
这位年轻的妈妈因不能出声而静听,为什么比平时动不动就批评责怪更管用,就是因为她的耐心倾听使孩子吐露了心里话。许多时候,孩子伤心、烦恼,有什么心事,只需要父母听他诉说,只需要稍加点拨,并不需要时时处处受教育、被指正。即使孩子的想法和态度有问题,也不必大惊小怪,仍要先做忠实的听众,你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有资格开导孩子。这个道理,对于父母来说,应当是亲子沟通的重要的一环。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就不会做任何事情。”
父母要想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首先一定要专心。父母在听孩子讲话时,必须要集中注意力。父母应选择一天中不忙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与孩子交流,这样才能够做到专心听孩子说话。在这个时间,不要做饭、烫衣服和做别的一些家务活,关掉电视和忘掉电话及其他分心的事。每天都要为孩子提供与他们单独接触的机会,哪怕只用几分钟,也能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宣泄。
儿子: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侮我。
妈妈:全班的同学都欺侮你?
儿子:是啊!我跟小新借笔用,她都不肯借给我。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没面子?
儿子:珍珍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就没有偷跑。
妈妈:嗯,还有吗?
儿子:老师叫我登记才考勤,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
妈妈:是嘛……
儿子:我写的作文被老师贴在民墙报上,林林就说我是抄来的。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抄。
妈妈:全班的小朋友都在欺侮你,那怎么办?
儿子:其实……也没有啦……不是全班啦……
妈妈:有一半的同学在欺侮你?
儿子:也没有那么多啦!
妈妈:至少有10个同学欺侮你吧!
儿子:哪有?我这次当选三好学生,班上全数通过呢!
妈妈:哦……
孩子:其实就只那3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小新还请我吃冰淇淋,有一次我脚痛,林林还帮我买了午餐呢!
对孩子的诉说父母要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以及孩子的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不但打开了通路,而且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重要的。父母对孩子表示关心、照顾,让他们谈论有关自己的事,孩子便会感到与父母在一起很亲密。为了使孩子的谈话持续下去,要用一些鼓励的词,如“嗯”、“我懂了”,也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
无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表达的内容是什么,父母一定要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因为,只有耐心地去听孩子说话,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平等和尊重,他才会愿意去表达自己,让父母去了解他;而且,当孩子遇到挫折、受到伤害时,他会非常想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来倾诉内心的委屈,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如果你在某一重要原则上表示不同意他的看法,应告诉他你不赞同他的什么观点,并说出理由。在提出反对意见时不要过于武断,不应否定一切。即使孩子是在信口胡说,也要控制你的情绪,不要妄下定论,直到完全理解清楚。
父母还要善听孩子的弦外之音。孩子在讲话时,常常带有主观性,感情色彩很浓,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词汇不丰富、逻辑能力不强。这就要求父母一定要用心听明白孩子想要表达的内容,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在与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谈话时,父母应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语言,这样你才会听出弦外之音,才会真正地了解孩子想说什么。
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影响亲子关系、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如果父母能对孩子的倾诉多一点耐心,不急于打断孩子的话,那么孩子遇到问题时就会乐于向父母倾诉,问题解决了,那么,孩子的信心和勇气也就增强了。
肯定一时,勇敢一世
点到为智
当孩子微小的进步得到父母的肯定时,会让他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和鼓舞,这种积极的内心体验会进一步增强他的信心和勇气。
赏识教育的提出者周弘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而来到人间的。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父母要学会用肯定和赞赏的态度来培养他的信心和勇气。当他有了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者作了一件十分不起眼的好事时,父母都应有所“表示”。当孩子微小的进步得到父母的肯定时,会让他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和鼓舞,这种积极的内心体验会进一步增强他的信心和勇气,并由此产生继续进步的愿望。
周弘的女儿周婷婷虽然是个聋哑儿童,可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女儿不能成材,因此他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在女儿刚开始学说话时,根据口型发音的婷婷说话有些古怪,她担心地问爸爸:“我的声音好听吗?”周弘笑着对女儿说:“你的声音好像一串串珍珠,棒极了。”
周弘将美国天才儿童行为表贴在台板下。当婷婷读书忘了吃饭时,周弘就欣喜地将她拉到台板前说:“孩子,你看,你符合天才儿童第1条,读书废寝忘食。孩子,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当8岁的婷婷背出了圆周率1000位时,周弘说:“你就是天才,这就是证明。”当婷婷在一次考试中不及格时,周弘笑着说:“太好了,你不是要当海燕吗,现在暴风雨来了。”
女儿写的每篇作文,周弘都会用红笔将好句子划出来高声诵读,让全家热烈鼓掌。把周婷婷高兴得在梦里都想好句子。结果,10岁的孩子就与父亲合作写书,初中时就能写出让同学们打手电筒看的6万字的科幻小说。进入初中后,周婷婷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全国自强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6岁,周婷婷就成为中国第一个少年聋人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
有人曾亲眼目睹过周弘对一个4岁聋童的启迪式教学:
一位戴着助听器的女孩在画画。她画了一个人,头小小的,身子却大大的,拿给周弘看。周弘惊讶地说:“你画得可真好!真好!只可惜头小了一点儿,要是再大点儿就更好了!”
女孩马上说:“我还可以画个大的。”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出现在纸上,头大大的,身子小小的。
周弘看了看,兴奋地说:“真不错,头长得很快,只是身子又小点儿了,会支撑不住的。”
女孩说:“我还可以画个合适的。”很快,又有一个人在她笔下出现了,而且头和身子的比例正合适。
仅仅20分钟,奇迹创造出来了,一个4岁的聋儿在周弘的鼓励和赏识下,打开了智慧的大门。
很多人在评价周弘的成功时说,这并不是周弘的成功,而是赏识教育的成功,是他一直向女儿灌输的“你很优秀,你很棒”的观念,最终激发了女儿无穷的潜力,使一个聋哑儿童,最终取得了很多正常孩子都无法取得的成就。周弘的可贵之处在于,相信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总能看到光明,并给孩子以希望。有这样心态的父母,才可能培养出有信心有勇气的孩子。
母亲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座位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看看医生。”在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他表现最差;只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在座位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你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对母亲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带他看看医生。”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于是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发现儿子在等她,她扶着儿子的肩膀说:“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考重点高中有很大的希望。”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儿子去了学校。母亲有一种预感,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母亲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10多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通知书上。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梅格·安妮在一次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上说:“赏识孩子意味着什么?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好像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生命的无形阳光、空气和水。”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如果得到赏识的话,那么,他们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在思想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每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或完成了某个任务时,一定要对他进行赞扬与鼓励。比如说:“好,干得好!”“你真是太棒了!”这样做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话语要清楚地表明我们赞赏孩子的努力、工作、成绩或创造,要让孩子根据我们的话语自己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父母每一次热情的赞扬和积极的鼓励,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陶行知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了。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告诉孩子,你真棒
点到为智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我国著名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曾提到过:“人的一生会听到许多评价,但是父母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基石。父母肯定孩子,孩子才会自信。不要老拿他和别人做比较,而要努力发掘自己孩子的长处。哪怕孩子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夸奖:‘你真行!’这样,孩子在‘正信息’中长大,得到表扬之后会更努力;家长总说‘你不行,不如别人’,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差,他就真的不行。所以,家长们要经常对孩子们说‘太好了!’,‘你能行!’,告诉孩子‘你最棒!’。父母尊重和欣赏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自信才能健康成长。”
媛媛和林林是表姐妹,也是一个班的同学,两人经常在一起玩。学校刚放暑假,林林就到姨妈家玩。这天姨妈和林林聊起了考试成绩,林林骄傲地告诉姨妈,她的各科成绩都是90分以上。“你真是好孩子,学习总是那么好。咦,我还没看见媛媛的成绩单!媛媛,你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成绩单在哪里?”站在旁边的媛媛很慢地答到:“在我房间里。”看着她沮丧的样子,妈妈有些生气了,“是不是又得了坏成绩?去把成绩单拿来看一看。”成绩单拿来了,没有一科超过80分。“你真让我感到失望,媛媛。你的成绩为什么总是这么糟?你为什么不能像林林一样,你的学习环境哪一点比他差?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一点也不知道给妈妈争气。”妈妈忍不住大声训斥起来,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林林面前受训了,但媛媛还是很下不了台,含着眼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从那以后,媛媛的成绩更是一路下滑。
卡尔·威特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巨大潜能埋伏在每个孩子身卜,但往往是父母亲手扼杀了天才的幼苗。”“让孩子幸福,你就必须处于幸福状态,让孩子自信,你必须自己的自信。”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并不是正面鼓励孩子,而是抓住孩子的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声色俱厉地批评,其实这是很不对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可以更多地承载夸奖和掌声,往往很难承受一点点的批评,这会使他在内心建立起的信心和勇气很快倒塌。据调查,在社会上取得相当成就的人,在孩提时代是常常受到家长的表扬的。反之,孩子在童年及少年时代若缺少父母的赞扬,那就可能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容易成为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成为一个怯懦的人,或者成为怪僻的人,嫉妒或仇视他人的人。那些步入歧途的孩子,多是年少时很少得到父母的赞扬,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与责骂的孩子。
有些父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去找孩子的毛病。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心理扭曲,自信丧失殆尽,而且容易自暴自弃、自怨自怜,从而丧失做事情的勇气。辽宁省一家实验小学的校长曾立下一个规矩:老师不准说学生笨。教师又照此给家长立了个规矩:父母不能说孩子笨。孩子自我评价能力很低,往往将父母或老师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于是,被说成“笨”的孩子就会朦胧地认为自己笨。随便给孩子戴上一顶“笨”的帽子,就会很可会挫掉他们的信心和勇气,禁锢他们的思想与行动,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朱先生有一个8岁的小孩,聪明活泼,就是比较贪玩,每天放学后总要先尽兴地玩耍,直到玩得满头大汗才去做作业,作业也写得特别潦草,常常出错。朱先生为此很生气,几乎天天批评他,可孩子总也改正不了贪玩的毛病。有一次,在外地做教师的姨妈过来了,姨妈看这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得很好,趁他回家拿玩具的工夫,边替他擦汗边对他说:“你跟小伙伴们玩得真不错,很团结,还知道让着别人,真是个好孩子。你能不能先和小伙伴们一块做完作业再玩?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孩子很懂事地点点头。从那以后,这孩子每天总是先做完作业,然后再去玩。
为什么会这样就很有效呢?是因为姨妈发现并抓住孩子能团结人、知道谦让这一积极因素,给予充分表扬,使之受到了激励,然后,加以引导,最终让孩子改掉了坏习惯。赏识,是鼓舞孩子树立信心、勤奋进取的法宝,是提高孩子上进心的动力,也是父母充分挖掘孩子潜能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周弘说过:“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孩子害怕困难,往往都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所致。如果孩子确实能力较弱,天赋较差,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但要尽可能符合孩子的实际水平,还应给孩子以具体指导与帮助。当他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后,要立即给予肯定,不管这事多么小,多么微不足道。
记得和孩子商量
点到为智
父母遇到事情与孩子共同商量,不仅可以实现两代人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培养孩子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那么他就能勇敢的面对任何困难与挫折。
两代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就是学会商量。父母遇到事情与孩子共同商量,不仅可以实现两代人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培养孩子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那么他就能勇敢的面对任何困难与挫折。
“你们为什么不问问我愿不愿意?”当英英听说要把自己送到姥姥家寄养半年的时候,大哭着质问爸爸妈妈。
“大人已经决定的事,难道还要问你同不同意?”爸爸非常生气。
“是啊,英英,这事也由不得你,我和爸爸明年上半年会很忙,根本没时间照顾你。”妈妈也在一旁发话了。
“可我也是这个家的人,你们为什么决定之前说都不跟我说一声呢?”英英还是觉得很委屈。
“好了,这事既然已经定了。以后再有什么事,我们都先跟你商量好吗?”妈妈打圆场了。
事己至此,英英也没办法,只得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不知道这位妈妈说话是否算数,是否等到真有下次的时候,又把孩子撇在一边。一个家庭,除了父母,孩子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员。有的父母总习惯于把孩子当作“孩子”看待,而不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待,使他们在家中老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家中的事情,特别是比较大的事情很少和他们商量。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
实际上,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在喜好和兴趣,甚至交友诸方面看法都会与父母有分歧。这时父母对孩子的一些喜爱与兴趣绝不能简单地禁止。而应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与孩子商量,以求得共识或找出正确解决的途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对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时才用。要像一个善良的立法者一样,不会因为去压迫人而高兴,而因为用不着压迫而高兴。”
有这样一位喜欢与孩子协商的父亲,他说他的孩子好像从没撒过谎。因为他不必撒谎,在家里可以无话不谈,就是说得不好,也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这位父亲习惯和孩子商量他的事情以及家里的大小事情。
“商量”这个词,在父子、父女之间的使用率一般应是不高的,而他们却是将其当作准则。面对任何事情,这位父亲从不端架子,孩子也不使独生子的性子,商量的格局便形成了,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约定俗成。比如孩子看中了一个玩具,父亲觉得不妥,便和孩子商量能否不要,强压他可不服,糊弄缺乏诚信,商量是最佳途径,孩子一般都能接受,欢天喜地放弃初衷。
孩子似乎没有瞒着父亲的内心秘密。他念中学的时候,有女孩子给他递求爱条子的事都愿意对父亲讲。正因为有这样宽松的环境,父亲的一些观点便可以渗透到孩子的判断中,孩子才不至于在个人情感生活中出现大的波折。家里所有的抽屉都没有锁,孩子可以翻着任何东西,可以随便拿到钱。孩子很小就尽知家底,父亲也不对他保密。信任是家庭宽松环境的重要因素。
父亲内心的不快也愿意向孩子透露,有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也乐于征求他的意见,孩子还小的时候父亲便将诸如选择购房这样重大的事情和他商量。
遇见问题时父母如果能与孩子心平气和的商量,不仅能避免亲子间的冲突,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更为重要的是使孩子从商量中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从商量中学会民主和平等,学会尊重和友谊。时常被父母请去商量某件事情的孩子,到了他要做一项决定的时候,那么他就一定能有勇气和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只要是家庭成员,都有权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与决定。哪怕是婴幼儿,父母在讨论某件事的时候,也可以让他待在一边,就算是个形式也非常重要。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孩子,就更不可忽视他在家中的地位了。孩子和父母在家庭里地位是平等的,都一样地重要。比如,假期到了,父母商量着去哪儿玩好。这个时候请叫上你的孩子吧:“来,孩子,咱们商量一下该去哪儿玩好。”相信受到这样的“邀请”,孩子会非常开心。因为他在家中的地位得到了体现,他从父母的重视中感受到了一份尊重,也不再觉得父母高高在上,而是充满了亲近感。
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比如家里经济紧张了,商量如何节约开支;比如要购置一样生活用品,需要商量买什么式样和价位的;比如想在家里搞个小聚会,商量怎么办才有创意……这些事情完全可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让他也贡献一份“才智”。哪怕他说不出有价值的建议,这种讨论本身,对家庭、对孩子来说,都是有意义的。甚至有些事情还可以交给他们去办,如利用假期叫他们当一段时间的家,使他们实际体验一下持家的滋味。
父母不管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比如,请孩子帮忙做一件事情时,比如洗碗,你可以说:“你能帮我把碗洗一下吗?”而不要说:“快来帮我洗碗!”或“赶紧把碗洗了!”提醒孩子做作业时,你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该做作业了,做完作业就可以看会儿电视。”而不要说:“赶紧去做作业!”或“还不去做作业呀?”商量的语气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会认为你尊重他,从而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促进亲子沟通。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不能满足或不应满足时,也不能粗鲁而简单地拒绝:“不行!不准你去!”或者在父母提出的要求,孩子不同意时,父母也不应简单地采用命令方式:“这事已经决定了!”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用父母的威严来压制孩子,孩子即使口头上同意了,内心也无法产生努力的动力。
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商量,还能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孩子商量,不是简单的迁就,而是父母与孩子对话、沟通、相互了解,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商量,也不是父母发号施令,而是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大人。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商量,商量,再商量》,虽然讲的是大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我想对于小孩子,商量也完全用得着。
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
点到为智
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就应慢慢从他的生活中退出来,让他做主角,学会自己去做决定。
一个人,从小到大,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当孩子面临选择时,父母应该把选择的权利尽量放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做决定,父母可以对孩子说:“这是你自己的事,你应该自己来拿主意。”学会选择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选择的能力是从小培养的。父母要对孩子一生负责,就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切不可包办代替,因为人生的路还要靠孩子自己走。
小雨是小学3年级的学生,学校要举行全校性的朗诵竞赛,小雨一回到家告诉妈妈:“妈妈,老师想让我报名参加朗诵竞赛。”
“这是件很好的事,你去报名了吗?”
“还没有。”
“为什么?是不是没有想好?”妈妈问。
“我有点害怕,竞赛时台下会有很多人看。”小雨很激动,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种集体性的竞赛活动。而且,她在家是个听妈妈话的孩子,在学校平时不爱多说话,但她的成绩很好,很受老师们的喜爱。
“要是参加竞赛的话,也可以锻炼锻炼自己,赢了更好,没得名次,也无关紧要,妈妈不在乎。因为你在妈妈的心中是有能力的孩子,这点不需要用竞赛的名次来证明。不过这件事你还是自己决定,我只是告诉你我的想法。”妈妈鼓励道。
有了妈妈的鼓励和支持,小雨决定参加这次全校范围内的朗诵竞赛。
妈妈知道小雨很聪明,只是太胆小,不敢想像自己在台上对着那么多人朗诵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妈妈很想让小雨见见世面,因为一个孩子总要长大,总是要离开父母,走向自己的生活的。虽然妈妈对小雨充满了信心,但并不强迫李雨报名,而是让她自己来做决定。通过这件事,小雨增强了独立性与勇气,而妈妈的鼓励,也使她没有失去一个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一位英国小朋友8岁生日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一整套珍贵的邮票,想以此鼓励他集邮的兴趣。后来,他在朋友那里发现了一套篮球明星卡,非常喜爱,于是就用这套邮票换了那套明星卡。当爸爸知道这个事情后,感到非常生气。爸爸认为,这是自己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这样轻易的换掉,是对他的不尊重;而且,他知道和孩子换卡的小孩比自己的孩子大,应该懂得这套邮票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那套明星卡的价值,而那小孩却没有说,因此是占了自己孩子的便宜。
当然,最重要的是爸爸认为孩子没有和他商量,就把整套邮票换出去了,因此,他决定要教训孩子一下。他向孩子指出两件东西价值相差很大,并强迫孩子从朋友那里要回那套邮票,并退回这套篮球明星卡,这使得孩子非常地窘迫,而且感到自己十分地蠢笨,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因此破裂。
换邮票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无论他成熟与否,爸爸都应当尊重孩子的决定。既然邮票已交给孩子,他就有权力决定如何安排这份礼物,爸爸无权干涉。理想的做法应是,当孩子向爸爸显示他新换来的明星卡时,爸爸应该和他一起欣赏,而不应该立刻提出异议,可以过一段时间,在一个适当的机会,再向孩子解释两件东西价值相差很大,而不用提起孩子当时的交换行为。这样孩子也许能醒悟自己上了当,但是否去找朋友要回邮票应由孩子自己决定,爸爸不应参与。
好的父母,应既是孩子的朋友,也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就应慢慢从他的生活中退出来,让他做主角,学会自己去做决定。如果父母确实一时难以完全放手,可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一些不会出错的选择项,让他做最终决定。比如,父母要孩子培养一种兴趣,可以问他:“你是想学画画、弹琴,还是书法?”在你允许的范围内,让他去选择。孩子会很高兴父母对他的信任、理解与尊重,也会慎重地对待自己的选择。一次两次,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慢慢放手,给孩子越来越大的选择空间。
当然,这里要提醒父母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孩子在自己做决定并付诸实践后,受到了挫折或导致了失败,陷入怀疑和忧郁的消极情绪中时,父母千万不要加以训斥:“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这样的话最容易伤害孩子,他将没有勇气做下一次的决定。既然放手让他决定、行动,那也要放心让他承受后果。要让他明白,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最重要还是帮助他分析总结,从而丰富他的经验,使他能够进步,继续勇于尝试。比如孩子坚持穿裙子去操场玩,结果不小心弄破了皮肤,你不应该说:“瞧,我叫你穿裤子对吗?”而应说:“你想一想,如果我们下次再来操场玩,我们怎么保护好自己。”随着孩子长大,经验增多,做决定的能力与技巧会渐渐提高。
孩子有能力天天学习,天天长进,天天完善。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相信自己天天长进,那么父母就必须鼓励他们,允许他们变化,允许他们自己作出决定。
勇敢小笑话
一位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你们谁能够说清楚勇敢和决断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道:“未经允许就离开学校,这就是勇敢。”
老师接着问:“那么决断呢?”
学生想了想又答道:“不再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