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情绪掌控术:用强大的内心改变
33293500000012

第12章 跳出后悔的沼泽——别让过失成为心中的阴影

生活中,有很多人做了错事,等到发现错误的时候,常常内心十分痛苦、内疚和懊恼,这种情绪严重影响到工作与生活。对一些人来说,这种不良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但也有很多人会陷入悔恨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甚至失去继续生活的信心。

把握当下,人生没有草稿

不要为过去的失误而一味痛悔,也不要总沉浸在对明天的想入非非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当下美好的时光。把握当下,要从把握现在开始,让我们珍惜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人生多变幻,一切不常在。把握当下,人生没有草稿,就从现在开始试着去珍惜,你便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历史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留下的,而未来则是我们一步一个台阶遥望的,想拥有怎样的未来在于我们能否把握当下,把握现在的自己。

人生没有草稿,也不能重来,现在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很多时候你只有一次机会,失去了就不会重来,所以我们要激励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有一则谚语:“如果你想要翻墙,请先将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墙的另一边,你已经别无选择,一定要给自己压力,让自己有前进的动力。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西汉闻名的大儒夏侯胜,对《尚书》非常精通,而且他为人素来耿直,不会阿谀逢迎,所以受人尊敬。但在一次“庙乐”升格的事件中,他不幸被打入天牢,刚进牢里的时候他郁郁寡欢,有些自暴自弃。他一想到人生的无常,过去的事情都呈现在眼前,许多事情让他后悔不已,心中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这个时候牢房也进来一个人,他仔细一看,原来是黄霸,黄霸比他更冤。两个苦命的人就这样关在了一起,夏侯胜想了想,两人关在一起也好,至少在寂寞的时候,还可以相互说说话。黄霸生性乐观,他早就仰慕夏侯胜,只是无缘亲近,没想到因意外的灾祸被关进了同一间牢房,他乐坏了,心想:原来天天公务繁忙没有时间去学习,现在时间不是问题了,而且良师也近在眼前,为什么不抓紧时间赶紧补上这一课呢?黄霸便将求教之意告诉了夏侯胜。

夏侯胜一听,苦笑道:“咱们都犯了死罪,说不定哪天就要被处死了,现在读经学习有什么用?”黄霸摇摇头说:“孔子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人应该活在当下,把握眼前,我只有抓住这一时刻,学有所得,才会心有所悟。既然今日是快乐的,那么何必管虚无缥缈的明天呢?”夏侯胜听了以后,精神为之一振,内心非常感慨,当即答应了黄霸的请求。

从此两人席地而坐,每天夏侯胜都悉心向黄霸传授《尚书》,黄霸也非常尽心努力地听讲,二人日夜讲学津津有味,研读到精妙处,时不时还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弄得监狱的看守都一头雾水,不明白两个将死的人为什么这么快乐。

两年后的一天,汉宣帝大赦天下,夏侯胜和黄霸得以出狱,而且也恢复了官职:夏侯胜被任命为谏议大夫,留在皇帝身边,黄霸为扬州刺史,外放做官。后来夏侯胜以正直博学做了太子的老师,九十岁时寿终正寝,太子为他穿了五天素服,天下儒生都引以为荣。黄霸以精明干练、政绩卓著名扬天下,后来官至丞相。史书评价他,自汉朝建立以来,才能卓异的丞相甚多,但论到治理百姓,则“以霸为首”。这与当年夏侯胜在牢中的传教也是密不可分的。

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未来,那么就把握好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战,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每一刻都活得有意义,将每一秒都活得精彩。

把握心态,不为遗憾的过去而烦恼,跳出后悔的沼泽,面对挫折不气馁,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情。

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人总是为过去的错误而悔恨,为过去的失误而惋惜。然而,沉溺于过去的错误之中,无论对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大障碍。正如泰戈尔所言:“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在美国纽约市的一所普通的中学里,有一位保罗博士,他曾给自己的学生上过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至今很多学生都难以忘怀。在一次考试中,当大多数学生交上试卷以后,都变得非常沮丧、颓废,这种情绪也严重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保罗博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后来的实验课堂上,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桌上,然后突然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之中,学生们被他的举动吓呆了,大家都惊讶地望着那瓶牛奶,目光中充满了可惜、不解、遗憾。

这时,保罗博士大声喊了一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然后他把所有的学生叫到面前,认真地对大家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消失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恢复原状。你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下一件事。”保罗博士的表演,使学生们学到了课本上从未有过的知识。

很多人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可能犯过的错误,以及可能将犯的错误而感到紧张与不安,就像面对打翻的牛奶那样无法释然。如果继续悲伤,人会越来越伤心,到最后引起更大的悲痛,以至于后来可能越弄越不可收拾、越弄越尴尬、越弄越没自信了。

既然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来,那么我们何必还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呢?与其继续悲伤,还不如在事情发生后采取积极的措施。后悔是没有用的,不要为失去的东西感到惋惜或后悔,要知道真正重要的东西还握在你的手上,你依然拥有现在和未来。

很多人恐惧自己的失败,所以才会反复沉溺于无意义的思索和自责中,这种状态仿佛是患上了某种强迫症,陷入到特定的情绪中难以自拔。不断地沉浸在伤感、后悔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中,也许我们可以在剖析这种心态后,把失败当做自己以后做事的一面镜子,对照着调整自己、改变自己。平常做事尽可能认真一些,考虑的方面尽量周到一些,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面对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有勇气接受,才能成为做大事的人。不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不为自己怀疑已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你无法让时间倒流回到过去,无法让已经成为事实的错误消失,但是你可以让错误成为你未来成功的基石。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情愿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只有把握好现在和今后的每个行动,才不会重蹈覆辙,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

玛丽娜是一个生性乐观的女孩,不论遇到什么事情,她都能积极面对。

有一次,她在海上度假的时候,遇到了大暴雨,结果在甲板上滑倒,腿部受了重伤,染上了腿部痉挛以及静脉炎等病症。因为伤得非常严重,所以医生觉得她应该把腿锯掉,这样才能保住生命。医生考虑到年轻女孩以后的生活,有些犹豫了,他担心玛丽娜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然而出乎这位医生的意料,当他把这件事告诉玛丽娜时,她只是看了他很久,然后非常平静地说:“如果一定这样不可的话,那也就只好这样了。”

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的家人以及朋友都站在一旁哭泣。玛丽娜却只是朝他们挥了挥手,非常开心地说:“我马上就会出来的,你们在这里等我。”

当手术完成后,玛丽娜很快就恢复了健康。虽然她失去了一条腿,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她选择忘记痛苦,使自己忙于建设更美好的明天,直到她去世为止。

每个人每天都有两个选择——你可以选择好心情,也可以选择坏心情。当有不幸发生的时候,既然无法逃避,那就选择主宰自己的命运,一旦作出决定,就不要为失去的感到悲伤,别让过失成为心中的阴影。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殚精竭虑甚至后悔都是没有用的,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方法。

生活永远是由两个选择构成的,既然悲剧已经发生了,那么痛苦下去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不如选择积极、开心的那个方法,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

以平静的态度分析当时的处境,把教训铭刻在心,然后把过程中的痛苦、烦恼统统忘掉。就算生活失去了阳光,我们还拥有大地;就算失去了名利与金钱,还会有爱情的滋润;失去了爱情,还会有亲情的关爱;失去了所有,你还有自己。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在当下解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新的生活,这是真正的智者所为。

告别愧疚,做情绪的主人

愧疚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它是一种混合了“负面情绪”和“错误认识”的痛苦感觉。愧疚的人一般都会有些“自罪感”,这种感觉常常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难以表达。如果让这种情绪一味地发展下去,精神只会更加受折磨。所以,告别愧疚,让自己不再后悔,才能成为情绪的主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岔路口,走到岔路口的人们都会非常的犹豫,因为自己又要面临着艰难选择,而且没有人知道这些选择是对还是错,自己走出的这一步,不知道结果是好还是坏,但归根结底,人们终究还是要作出决定的。因为人不可能同时踏上两条道路,所以剩下一条道路的命运人们永远不可能知道。纵使在岔路口选择的时候非常谨慎,但人们依然无法判断最后是对还是错。

人的痛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选择,因为选择意味着要放弃其中的一方。其实,每一条道路对人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只要人们用心去选择了,不管结果是怎样的,都不要去愧疚当初的决定。

有一个技艺精湛的老木匠,一生都在为建造房子而忙碌,而他所建的房子也都令人称赞不已。当他上了年纪以后,萌生了退休的想法,于是他找到老板,并对老板说自己想要回家去安度晚年,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老板听后随即答应了老木匠的请求,但老板也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老木匠在临走之前再为他建造最后一栋房子,老木匠想了想,于是就答应下来。但此时他已是归心似箭,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的心思都不在建造房子上,只是想尽快把房子建成,回家和家人团聚。老板看在眼里,并没有说什么。没过多久,房子就顺利建完了,当老木匠准备与老板告辞时,老板把钥匙递给他,对他说:“你替我打了一辈子的工,我很舍不得你走,但我也希望你能安度晚年,这房子是我赠送给你的礼物,作为多年来你辛劳的补偿,希望你和你的家人能够喜欢。”

老木匠听后大为震惊,羞愧得无地自容,他没想到自己的老板这样有情有义,更没想到自己这一生中建造的唯一一栋粗制滥造的房子竟是为自己建造的。自那以后他都一直沉浸在后悔的情绪之中,没过多久,便抱憾离世。

尽管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到内疚与自责,但做过的事情毕竟已经无法挽回。既然有了结果,那就让事情过去吧,不要再抱怨与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当然,有的时候愧疚的人总是为别人的痛苦“埋单”。例如相恋多年的情侣如果突然间分手,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想对方心理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造成对方现有的心态;或者对方一旦变心,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甚至有强烈的自卑感、愧疚感。有了“愧疚”和“受伤”的痛苦感受,就阻碍了当事人对分手这一事件进行客观分析,接下来所采取的反应也就容易陷入盲目。

愧疚感来源于一个人不合情理的主观判断,有了这种主观的倾向,当事人总是习惯于对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冲突和问题进行错误的内归因,遇事都会认为是自己的过失引发了别人的痛苦,从而远离了事情的真相。

不要为已经作出的决定而后悔,不要为已经犯下的错误而愧疚。让生活多一些微笑,让心态乐观一些,你的生活就会逐渐饱满而充实。

淡于得舍,凡事不会有遗憾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流行这样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的确,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时,只有抱着舍得的心态,走好每一步,人生才不会有遗憾,才不会有愧怍。

“舍得”二字说来平常,看似也平常,其实,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可以说,舍就是得,而得也是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市场上,你得到商品的同时也舍弃了金钱;在大街上,你舍去时间给他人指路就会得到对方的感激;在生活上,你舍去健康疲于应酬,得到人际交往的成功;在职场上,你选择了勤奋上进,就得到了“轰轰烈烈”。

如果你选择做一个普通人,那么你就很难过名人的生活;如果你选择做一个大名人,你就很难过自己的生活;如果你选择了文明,你就会显得缺乏魄力;如果你选择了冒险,你就会失去平静。总之,你选择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就必然会以放弃做其他事情为代价,这些也都是因果的关系。

有些人总希望自己得到更多,他们把失去看成是人生的失败。于是,这些人总会在得失之间踌躇不已,犹豫不决,他们总生活在患得患失的情绪中。

从前,有一个游客去九华山旅游,在去游玩的路途中经过一家店铺,出于好奇便走了进去。游客在店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此像是由青铜所铸,样子非常逼真,神态安然。游客看后心情大好,心想若能带回家里必能彰显吉祥,如能开启其佛光,永世供奉,可以说是—件幸事。但是店铺老板要价8000元,分文不能少,而且他看到游客如此钟爱这尊释迦牟尼像,更是咬定原价不放。游客笑了笑,不再与店老板争执,便直接走了。

游客回到旅馆里,与其他游客谈起了此事,旅游团的朋友们很是着急,问游客打算以多少钱买下那尊释迦牟尼像。

游客说:“800块钱就够了。”

众人唏嘘不已:“那怎么可能,顶多半价就不错了!”

游客说:“我自有办法,只需要大家帮一个小小的忙就可以了,这个方法很简单,咱们不妨试验一番,看它能不能800就卖!”

“那怎样帮忙呢?”大家听后不解地问。

“让他遗憾。”游客笑着回答。

这下,其他游客就更不解了。游客说:“大家不信的话,咱们就来做个试验,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当天下午,游客让朋友们轮番对白练习了一下。

夜幕降临时,他让第一个朋友去店铺里和老板讲价,朋友咬定4000元,老板争论了很久也不愿意卖,游客的朋友只好假装很失望的样子,悻悻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第二个朋友去和老板讲价,咬定2500元不放,依然没有结果地回来了。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朋友在第三天要走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了500元钱。这个时候,老板着急了,他眼见一个个买主离开,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每一天都在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与此同时,他也深深地怨责自己太过于贪心了。到第三天下午,老板在心里对自己说,今天如果再有人来,无论给多少钱,我也要立即将这尊释迦牟尼像出手。

这一天,这名游客自己再一次去做最后的砍价,进店观察后说要出800元钱买下它,老板惊讶之余便高兴地出售了,没想到价格竟然又反弹到了800元,老板高兴之余另赠游客一枚玉佩。游客只拿了那尊铜像,谢绝了玉佩,临行前对老板说:“善于舍得,凡事有度,才不会有遗憾!告辞。”

这名游客是睿智的,他深知商人的得舍心理,利用这一心理,让商人有了悔恨与遗憾的感觉,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许多时候,适可而止反而能收获更多,若贪得无厌,只会让自己抱憾终生。

懂得“舍得”之法就会让人睿智、豁达、宁静、淡泊,就会使人珍惜自己曾经或者目前所拥有的,同时,不会因为自己有所损失而惋惜,达到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凡境界。只有达到如此境界,才能在面临“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两难境地的时候,冷静地分析利弊,果断地选择得失。

人生没有第二次选择

人生没有回头路,没有第二次可供自己选择。当人们一踏上旅程,就注定要一直走下去,不能回头。事实上,虽然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免让自己后悔的事,但是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少一些后悔的次数和后悔的程度。做到提前预防,有备无患。

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是因为人们总是为过去所发生的事情黯然神伤,而往往忽视或者并不理会我们现在的生活。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现在的人能在幸福来临的时候享受幸福,不幸来临的时候迎着不幸。在快乐与痛苦中,既不逃避,也不远离,以坦然豁达的态度来面对人生。

聪明人每天早上起来都会问自己今天应该做什么,到了晚上睡觉时再问问自己,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有所欠缺,今后应如何改正。如果不及时自我检查与反省,那么可能会造成新的悔恨。

苏拉是一家IT企业培训部门的主管。客观地说,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都令人钦佩,甚至可以说是这行的佼佼者,但以她的条件却依然没有摆脱黯然败退职场的命运,严格准确地说,她的结局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苏拉所在的公司为了在培训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公司研究并立志开发一套立足中国本土的、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培训教材,而苏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吸引并加盟这家公司的。由于条件出众,她很快就被任命为培训部主管,全力负责新教材的开发、编撰。面对这样的重任,苏拉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她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扎进工作中去,手下的人也都被感染,大家都全力以赴。

苏拉是个完美主义者,不允许有丝毫误差,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她的要求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需要一个最新的数据,本来打个电话查询就可以了,但她却坚持要派人到实地调查,折腾几天才拿到结果。

苏拉的这种追求完美的行为不但增加了产品开发的成本,还延误了整体的开发进度。公司有几次在肯定她前期工作的同时非常委婉地批评了她的办事效率,但她充耳不闻,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在她一次没有必要的出差归来后的会议上,公司领导重点强调形势逼人,不得已的情况下又一次敦促她提高效率。可是她却认定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肯定,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再联想到在出差途中险遇车祸,命悬一线,长期积压的不良情绪如同火山爆发,她再也受不了了,一度失去理智,开始拍桌子,摔茶杯,口吐秽言,无限上纲,把整个公司形容为一个没有人性、没有眼光的公司。这令全场员工噤若寒蝉,领导的威信也瞬间扫地。

总经理办公会经研究后大家一致认为,尽管苏拉劳苦功高,但她的性格和行为不符合企业风格和理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司领导层的威信,如果现在继续留任则会留下隐患,所以领导决定让她停职反省。公司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件事教育她的同时,能够挽回领导的面子,等到教材研究成果出来以后,还是会给她“平反昭雪”的。为此,公司一个副总还专门和她谈了话,说明利弊关系,但正在气头上的她哪里受得了如此“欺辱”,她下定决心坚持要离开公司,谁也拦不住。

苏拉的冲动让她得不偿失,因为就在她走后不久,她主持的教材就热热闹闹地上市了,培训部也开始招生,她的心血全部白费了,想到这里她后悔不已。从这以后,她经常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怨天尤人,并咒骂老天不公,而且新工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但这一切似乎都无法挽回了。

人生不可能再重来一遍,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如果没有妥善处理,那么事后就不要总是沉浸在后悔的情绪当中,因为这些烦心和忧愁都是自己给自己绑的绳索,是对自己心力的无端耗费,后悔也无济于事。只有好好把握现在,避免今后出现同样的状况,那样才会有转机的可能。所以,慎重对待当下,也是人们唯一能做的!

“已得到”并不重要,“已失去”也并不可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掩埋过去,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伤痕还是荣耀。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难于实行,他们认为过去的记忆不是说抹去就能轻易抹去的,但只要人们下定决心,不去为此悲伤,那么时间的流逝就会帮助人们来忘却曾经。

愚蠢的人总是在回忆和后悔中虚度光阴,而聪明人则会珍惜时间把握现在,这也是乐观人士和悲观人士的区别。聪明人的思考态度,让你活在当下,走向明天;而愚蠢人的态度,则让你一直留在沮丧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