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诸葛亮职场生涯十大败笔
33282000000022

第22章 没有让“尖兵”冲到前面去

守街亭一职,正如当时蜀汉北伐军参谋本部所一致认为的那样,魏延是最合适的人选,是真正的“尖兵”。诸葛亮误用马谡,必然导致“尖兵”没有冲到前面去。

魏延自从被刘备委以重任,留守汉中以来,一直在蜀汉政权的最北方前沿阵地本土防卫,也就是镇守着蜀汉的“北大门”。诸葛亮北伐时,除了70多岁的赵云外,又以汉中做为大本营,所以,魏延以丞相司马、镇北将军、凉州刺史等职挂名前军总指挥。

在北伐军攻占凉州时,魏延军团长驱直入,深入到了凉州和关中直辖司隶区的边界安定郡。陇西的南安郡和天水郡也在诸葛亮主力的攻击下陷没。正是凉州三郡的攻陷震惊了关中,所以当时的魏国国君曹睿御驾亲征,在长安坐镇,派张郃阻止蜀军的攻势。

张郃大胆采用中央突破战术,切断了安定的魏延军团和天水的诸葛亮主力军的联系,很快就进入凉州北境,直接向当时已被蜀汉占领的天水郡方向挺进。对于蜀汉方面来说,张郃军团如果攻入凉州,那么,魏延所刚刚占据的安定郡必不能保全,南安、天水重镇也多半保不住。所以,此时的关键是阻止张郃军团的继续西进,这也正是守街亭的重要意义所在。

既然街亭会战决定着整个北伐的大局以及凉州重镇的得失,同时,张郃早在当年曹操和刘备的汉中争夺战时,就曾有效地挡住过刘备大军的攻势,所以,能与之较量的蜀汉大将,无疑只有战功赫赫,又能独当一面的魏延了。其实,早在汉中争夺战时,魏延军团从属于黄忠军团,当年斩杀曹魏汉中主帅夏侯渊,逼迫张郃临时受命的,正是黄忠军团。而其中立功最多的,则正是魏延军团,这也是刘备当年提拔魏延镇守汉中的原因。可以说,魏延和张郃是老对手了。魏延守街亭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常常驻守汉中,对当时前沿的敌我形势和当地特殊地形等掌握得比较准确,而这在作战中又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诸葛亮选中了年轻的马谡抵抗老将张郃,却又怕马谡不敌,所以令防守安定郡的魏延带军驰援街亭,将“尖兵”变成了“援兵”,本末倒置。年轻而又无经验的马谡哪是张郃的对手,等魏延的援军赶到半道的时候,街亭已经失守了。经验丰富的魏延知道街亭一失,北征军团的补给线也将被切断,诸葛亮势必退兵,而自已苦心攻下来的安定郡,不得不弃守,否则也将和马谡一样,孤军被围,免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可叹一代宿将,不被重用,又不得不弃守安定郡,向祁山本阵退去。最终,其所带的前军军团历经千辛万险,虽然勉强逃了回来,可失散近半。这就是“尖兵”的命运。魏延是“尖兵”的明证,就是诸葛亮以后的屡次北伐都以其为先锋军团,让其冲到前面去。看来,诸葛亮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然,他也没有了马谡这样的“假尖兵”。但是,即使如此,也挽不回这次本末倒置带来的损失——这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还有更可悲的,就是“尖兵”最终也没有逃脱诸葛亮为其安排的命运,落个身死名裂的下场。可以说,诸葛亮对待魏延的前前后后,找不到一点儿风范和胸襟。一个“尖兵”完全毁在他的手上,可悲,可叹!说一句不该说的:“难怪武侯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呢!”

“尖兵”,就是业务骨干,是那些企业最需要的人才。在现代企业中,虽然说基本任务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但是,要创新、要开拓市场、要抢占先机,没有一批“尖兵”是很难办到的。那些各方面超越普通员工的下属,他们积极主动、干劲十足、能力卓越、技术精练、目光敏锐、敢于创新,他们能在工作中激发更大的潜能,创造出比别人更高的工作效益。无疑,他们是真正的人才,是公司中最旺盛的生产力,是最宝贵的资源。

当然,这样的员工毕竟只是众多员工中的少数,所以,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就成了考验领导的一个重要标志。

“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人才留下,几年后,所有的一切将失而复得。”这里的人才,当然就是那些“尖兵”,是那些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创造最高利益的人。

企业间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尽管表面上看来是产品与服务质量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智慧的较量,从产品的生产到营销,无一不是智慧的力量所起的作用。因此,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第一流的企业家制定出先进的决策,第一流的科技人才开发出尖端产品,第一流的管理人才指挥企业最佳运作,第一流的工人生产出最合格的产品,第一流的销售大军创造最高的推销量。一个企业能在激烈的商战中取胜,离不开“尖兵”的功劳。

是“尖兵”,就应该推到最前面去,这是一个老板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埋没人才,就是浪费生产力,就是一种失职行为。其实,领导者对此心知肚明,可是,往往有一些人,出于某种原因,要么担心“尖兵”冲得太前危及到自己的地位,要么害怕“尖兵”冲得太快难以控制,要么发现不了“尖兵”,更有甚者,刻意压制“尖兵”,让“尖兵”无法“完全燃烧”,最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这种“扼杀尖兵”的领导者,是最不称职的领导者,这样的领导真应该辞职。

当然,职场中人的观念早已转变,人们不会再死守着一个公司一味地“愚忠”,那些有能力的人,那些“尖兵”,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人们一旦发现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展现,甚至遭受到排挤和压制,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跳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尖兵”是不会甘于寂寞的。人才流失,就是不能让“尖兵”冲到前面去的结果。

聪明的老板都会积极培养人才,然而,由于人才培养是个大工程,所以,他们更在想尽办法网络人才,收买人才,甚至会不择手段地通过“猎头公司”“挖”人才。而对于已经拥有的“尖兵”,更是百般“呵护”,万般激励,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当然,他们的终极目的,是将“尖兵”推到最前面去,为自己创造效益。

“有了人,就有了一切”,要想取得成功,每一个老板都需要重视“尖兵”,让“尖兵”冲前面去。

授权不会动摇领导者的权威,而是一个聪明领导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必然选择。只有让下属拥有适当的自主性,才能使他们发挥主动性。事必躬亲的领导者,充其量只能做一个成功的业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