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原理突破型和组合型。原理突破型发明是由于发现了新规律、探索出新技术而做出的发明,其突破在于找到了以科学原理物化为技术原理的方法而做出的发明。如内燃机代替蒸汽机,电力代替蒸汽动力,晶体管代替真空管等均属于此列;组合型发明是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通过适当的组合而成的。如“CT扫描仪”的发明,是通过把X射线照相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的。这两项技术本身都是成熟的技术,并无什么原理上的突破,但组合为一体后,其特殊功能是原来两项单独技术所没有的。
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认为:“发明创造的根本原则归根结底不过一条,那就是将信息进行分割和重新组合”。爱因斯坦对组合原理说得更为深刻,“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可见组合法的重要性。
组合法有多种类型。按组合因素不同,可分为技术手段的组合、原理组合、现象组合、材料组合等;按组合方式不同,可分为成对组合、内插式组合、辐射组合、系统组合等;按组合要素性质不同,可分为同类组合、异类组合等。这里仅介绍同类组合与异类组合这两种。
1.同类组合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酒,它是把几种酒掺和在一起调制而成的。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一家酒馆既卖酒也开旅馆,生意非常好。有一天,接近打烊的时候,一群军官想要喝酒,但是酒又没有多少了,于是酒店的女侍者贝特西·弗拉纳根把所有卖剩下的酒全部倒在了一个容器中,然后从一只大公鸡的尾巴上拔了一根毛,搅动了一下。然后就放在小杯里,给军官们端上去了。当时,军官们看着从来没有见过的酒色和没有闻过的酒味,问服务员这是什么酒,贝特西随口回答:“这是鸡尾酒哇!”在场的军官听到这个词都叫好。“鸡尾酒”由此产生。
鸡尾酒是同类组合的典型例子。不同颜色、不同比重、不同口味的酒,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形态、味道各异的新品种。
(1)同类组合创造的原理。
同类组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近事物的组合,其特点是参与组合的对象与组合前相比,其基本性质和结构没有根本变化,只是通过数量的变化来弥补功能上的不足或得到新的功能。最简单的同类组合,如子母灯、双拉链、双插座等。
组合家具也是同类组合的产物。通过对各种家具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联系,使组合家具既利于组合又便于拆卸,使用率和有效性大大超过了传统家具。梅花墩,体积玲珑、颜色靓丽、灵活多变,可以将小凳组合形成梅花造型的休闲沙发,还可以将它们变化角度旋转拼凑,形成漂亮的风车。
(2)同类组合的使用步骤。
同类组合使用步骤:
第一步,思考同类组合的效果。
任何事物都可以自组,但自组后的效果很不一样。在运用同类组合时主要追求的是量变引起的质变。
第二步,解决同类组合的结构问题。
同类组合过程中,参加组合的对象同组合前相比,其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同类组合在连接上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某些创造性较强的同物自组(如三轴电风扇),可能在结构设计时还会碰到技术难题。这时,同类组合能否成功就取决于创造者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2.异类组合
美国园艺师思德曼在培育西瓜新品种时,联想到醇香美味的酒,就做起了培育酒味西瓜的试验。他先在西瓜藤的切口上接一根灯芯,再用黏膏固封,最后将灯芯的另一端浸在酒里,酒味飘香的西瓜就这样培育出来了。
(1)异类组合创造的原理。
异类组合是指两个或以上不同领域中的技术思想或不同功能的物质产品的组合,组合的结果带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异类组合实际上是异中求同、异中求新,由于其组合元素来自不同领域,一般无主、次之分。参与对象能从意义、原理、构造、成分、功能等任何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互相渗透,从而使整体发生深刻变化,产生新的思想或新的产品。
美国加州有一个制造小汤匙的青年,为了方便喂婴儿的母亲,推出了装有温度计的小汤匙——“温度匙”,深受好评。其成本不过3美元左右,零售价则高达10美元,销路却非常好。
抗乙肝西红柿导入了转基因疫苗,人如果每周生吃1~2个,每年吃2~3个月,就能达到去医院注射乙肝疫苗的效果。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把西欧的“墙面空间”与日本的“地板型空间”这两种空间概念加以融合,设计的建筑既具有单纯的几何形状和稳固的场所性格,又同时保持了日本传统建筑与自然融合的特性和地板型的生活方式。后现代建筑所采用的“拼贴设计方法”是从历史和传统中选取典型的建筑母体,发展、变化、错位、移接后重新组合形成的。
这种设计方法的特点是不被历史和传统的设计原则、构图原理和衔接方式所束缚,使建筑既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又具有时代特征,是在新环境、新条件下对传统要素的巧妙利用。
(2)异类组合的使用步骤。
异类组合的使用步骤:
第一步,确定一个基础组合元素;
第二步,根据发明创造的目的,进行联想和思维扩散,确定其他组合元素;
第三步,把组合元素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以及各种要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