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500强企业管理法则精选
33277000000019

第19章 化解变革阻力

应用典范

英特尔(Intel,美国企业,主营半导体)

在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英特尔位于第146位。

解释

化解变革主力法则,是指为了使变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在着手变革之前,应当事先扫清变革障碍。

习惯的力量总是巨大的,因为习以为常而产生变革惰性,能够不变宁愿不变。更为重要的是,变革总是会触及一小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当变革到来时,这些人就会结成反对同盟阻止变革。

英特尔进行战略新定位,由生产储存器的企业转变为生产微处理器的企业,是企业生存基础的重大变革。这场变革的成功,首先源于化解阻力的成功。

典型案例

英特尔公司创建于1968年,它以第三代内部存储器芯片奠定了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占据了市场上相当大的占有额。当时的情况是:英特尔代表着存储器,而存储器也意味着英特尔。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英特尔在规模和质量上,面临着日本存储器厂家的竞争。

日本企业一面加快研究速度,一面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以几乎不可能低的价格极大地冲击世界半导体市场。当英特尔意识到这种威胁的严重性的时候,日本存储器已经夺去了英特尔原来占据的市场份额。

1984年,好像再也没有人愿意买英特尔的芯片,曾经如雪片般飞来的订货单仿佛一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英特尔的总裁安迪·葛洛夫在感到难以置信的情况下,别无他法,只好缩减产量。但是,在一段长时间的扩产之后,缩减产量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滑坡了。即使是在生意萧条冷落的时候,仓库的货物仍然在不断地堆积。在与高质量、低价位、大批量生产的日产部件竞争的过程中,英特尔已经折耗重金。

然而由于整个市场效益不错,他们还期望着产品能卖个好价钱的奇迹再现。但是,生意一再地滑坡,使得其他产品再也无法填补竞争所带来的企业漏洞了,英特尔急切地需要一种不同的存储器战略,来止住伤口的大出血。葛洛夫不断地开会、争论,却没有达成任何协议。有人建议采用“力争”策略,即建一个巨型工厂,专门生产存储器,把日本人打败。还有些人认为,应该采取前卫技术,运用才智在技术方面而不是在生产方面“力争”,拿出点日本人拿不出来的东西。还有人仍然坚持生产特殊用途的存储器……

而事实上,在存储器成为全球统一的产品之后,生产特殊存储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争论毫无用处,因为英特尔的经济损失已经越来越大了。

1985年,那时英特尔已经在漫无目的的徘徊中度过了艰难的一年。

有一天,葛洛夫正在办公室里,意志消沉地与英特尔公司的董事长兼最高执行长官哥顿·摩尔(Gordon Moore)谈论英特尔所处的困境。葛洛夫问哥顿:“如果我们下了台,另选一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哥顿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葛洛夫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说:“你我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然后回来自己动手?”此言一出,哥顿鼓励葛洛夫试试。

于是葛洛夫便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刚刚开始考虑放弃存储器业务的时候,葛洛夫只是含糊其辞地和同事们商量这件事,他感到难以启齿,因为在英特尔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如果没有了存储器业务,英特尔还称得上是一家公司吗?这简直不可思议。葛洛夫深深感觉到和哥顿商量是一回事,和其他人商量积极地实行,又是另外一回事。当葛洛夫和同事们商量这件事时,态度犹豫不决,听众根本不愿听他说话,葛洛夫感到言尽词穷,他们也想掩耳不闻。葛洛夫越来越觉得沮丧,越感到沮丧,就越是迟钝,说话就越发不加掩饰。这样一来,反而有一些直接、明确的话被无意中说了出来,但它们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反驳。这样,明里暗里反对葛洛夫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葛洛夫与其他人还在无休止地争论着。在一次讨论会后,葛洛夫请一位高级经理把他对于英特尔现在处境的看法写下来,他却闪烁其词,不愿落笔。

有一次葛洛夫到一个偏远的英特尔基地考察,像往常一样和地方高级经理共进晚餐。他们想听一听葛洛夫对存储器业务的态度。那时葛洛夫还没有做好告诉他们英特尔要放弃存储器的准备,因为仍然处于探索“放弃”含义的早期阶段,还在考虑放弃存储器后这些人还能做些什么的问题。但是,他又不能够装出这事不可能发生的样子,只好给他们中的一个中立的、更倾向于放弃的回答。他们立刻大做文章,其中一个人咄咄逼人地问道:“你是说你能想象没有存储器的英特尔公司?”葛洛夫勉强咽下一口饭说:“我想我能。”此时四座哗然。

在英特尔有两个如教条般坚定的信念,都把存储器看做是生产和销售的顶梁柱。

第一条,存储器是我们的“技术先驱”,意思是英特尔总是首先开发与革新存储器产品的技术,因为检验起来比较方便。从存储器上淘汰下来的技术,才用在微处理器或其他产品上。

第二条,“完整产品线”教条。它的意思是销售人员有了完整产品线才能顺利工作。如果他们没有完整的产品线,那么客户就倾向于选择拥有完整产品线的同类企业。

这两条信念都根深蒂固,因此英特尔的员工不可能豁达地讨论放弃存储器的提议。

负责存储器的高级经理在讨论了数月之后仍然不知如何是好。最终他辞职了。在放弃存储器这一说服工作上,耗费了葛洛夫许多时间和精力,现在他终于意识到处于战略转折点时,必须奋力打破陈旧的观念,努力将变化导入一个新的方向。实现这个变化是一个艰辛漫长的奋斗过程,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否则将失去宝贵的转变机遇,使一切努力落空。

葛洛夫明确了他要达成的目标后,采取了三个步骤:

(1)撤换原有的管理者,从企业外引进新的管理人员,并解雇成千上万名雇员,使新的决策在毫无感情羁绊的情况下得以顺利执行。

(2)将英特尔不做存储器业务的消息通告给公司有往来的客户企业,自断后路,使员工背水一战。

(3)发掘新的“技术先驱”,发展原来在重要性上从属于存储器的微处理器,集中力量研究出领先世界水平的386机型,推动英特尔向新的技术高度迈进。

3年后,历经了分娩阵痛的英特尔终于成为首屈一指的微处理器厂商,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身份,并逐渐在国际上得到认可,从而实现了从“英特尔就是存储器”向“英特尔是微处理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