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人”依赖能人的万无一失来攫取利益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李四在挑水的路上崴了脚,不能再继续长途跋涉了。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治病了,一夜间回到了解放前的没钱状态,连自己家里的吃水都成了问题了,替别人挑水换钱的收入也就此中断了。
李四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也该干点正事了。儿子也很听话,每天按时将自己家的缸装满水。李四还希望儿子能像自己那样充满力量,用替别人挑水的钱贴补一下家用,而儿子经常在路上追兔子、摘野果,一天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这让李四很是郁闷。
不断的思想教育加重了儿子的精神负担,伟大父亲的形象在儿子心目中越来越无理取闹了。给家人挑水吃,让儿子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而替别人挑水换得的那点小钱,让儿子觉得没有价值。儿子不愿意从事父亲给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他并没有从工作中找到乐趣。
后来,张三的水站开张了,四邻八居的人纷纷赶来提水,因为典礼的几天是免费的;再后来,人们都到水站买水吃了,花不了几个钱何必要跑那十几里的冤枉路?最后,替人挑水的行当过时了,李四失业了,李四的儿子也没了“工作”。这个时候,李四更郁闷,而儿子很开心。
“失败的人”习惯于专注眼前的问题,而想不到未来一定会碰到的问题。当未来的问题成为眼前的问题时,他们常常措手不及,实战中的指点江山如同舞台上的纸上谈兵,仓促应战中又草草败北。一个又一个的未来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变成了眼前的问题,疲于奔命且劳而无功。他们不知道:系统梳理一下这些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按部就班地把握规律,也就自然地拥有了印刷钞票的流程。
“失败的人”习惯于埋头冲杀,仰仗着自己练就的钢筋铁骨来碾碎问题,但感受最多的是问题对于他们的挤压与冲撞。他们想成为能人,以求自强自立,但并没有真正进入缔造能人的流程。
“失败的人”期盼着一个救世主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这样的努力让他们将自己的命运拱手于人。别人成功了,他们跟着欢喜一阵;别人失败了,他们随着痛哭一场。时刻被外在的某个东西控制的感觉让他们也很不自在,一点点割舍尊严而走到高处的瞬间让他们可能会放声大笑,但内心并不能由内而外地绽放喜悦。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
物质上的“收入”是我们所谓的回报,但精神上的“收获”更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