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人”总觉得是别人害得他不能成功
“失败的人”表面上是在追求成功,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时间里,他们选择的是让别人在那里坚守。当那些忠于职守的人迎来地平线上第一缕曙光的时候,“失败的人”又指责他们在等待成功的那段时间里表现得不够英武,让自己赢得没那么体面。
“失败的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时常地看到失败。他们多么渴望一场胜利啊!他们多么希望挽回一下面子啊!“都是你不努力、都是你不认真、都是你不专业……,耽误了我的大事!”当注视他们的目光被转移到那些替罪羊身上的时候,“失败的人”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没有人说我该死了”。
“失败的人”渴望被人拯救、更渴望被拯救之后站在领奖台上的还是自己!他们热衷于营造无菌环境以此来换取类似过家家般的所谓成功。
因为经常帮别人达成目标,但始终满足不了自己的目的,这让“失败的人”耿耿于怀。成就了别人,怎么葬送了自己?这样的所谓反思强化了他们被人害了的感觉。
因为经常打不败别人,反而看着别人越来越成功,这让“失败的人”身心疲惫。当注意力集中在找个敌人去打败的时候,视线自然也就离开了自己的目标;即使打败了别人,也错过了达成自己目标的最佳时机;当意识到被耽误了的时候,这份怨恨又加到了那个所谓的敌人身上。
因为修理不好别人,反而被人修理,这让“失败的人”火冒三丈。他们能修理到的多是自己身边的自己人,他们不理解的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怎么会这么跟自己过不去?他们不知道:除非意外伤害是别人害的,否则都是自己害自己。
那么多的能量被投放到自怨自艾上,支撑目标的资源就此被消耗殆尽。他们不知道:是自己害了自己、是自己的思维方式给他们制造出了那么失败的感觉。
当希望透过别人的不失手来体现自己是个高手的时候,风险是很高的。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就已经失败一半了。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思想,但自己想法的改变却可以发生在闪念之间。“失败的人”本身就不是个“成功的种子”,所以怎么种也长不出“成功的果实”。
“失败的人”不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让他们可以自动自发、无怨无悔;他们也需要一个完善的自我,让他们可以见招拆招、所向披靡。
不断成长的过程,是视野不断拓展(量变)的过程,更是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持续优化(质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