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从量变到质变
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语言文字占6-7%的影响力,语音语调占35%的影响力,肢体语言占55%的影响力,其他的比例受制于偶然因素。
人类的大脑分为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层面。意识层面主要为理性,如语言文字,倾向于服从“社会要求”;潜意识主要为感性,如语音语调、肢体语言,倾向于听命“自我需求”。也就是说,潜意识比意识更具影响力。
《唐诗300首》曾经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但是现在还能记得几首呢?为什么呢?因为当年是动用意识的力量死记硬背而来的,并没有将古诗的意境与潜意识里的感性体验深度关联。
虽然现在我们都开车代步了,而且多少年都没有碰过自行车了,但是如果有一辆自行车放在面前,你能说自己已经忘了怎么骑了吗?应该不会,对吧?为什么呢?因为当初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跌过跤、出过血,最终用整个生命学会了怎样让自己的身体与自行车合二为一,几乎不用思考就可以疾驶如飞了。
形成习惯的内容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才会不费周折地轻易达标。习惯是跟潜意识深度关联的,将“成功的特质”自然而然地移植到自己的习惯中,也就随时随地地调动了潜意识的能量储备。
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他与大宇宙的能量源头透过潜意识得以深度关联。当我们能够自如穿梭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时候,就如同刹车、油门的协调配合,让思想可以在宇宙的空间里自由驰骋。
人类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其中的正面情绪是我们世俗所接受的,而负面的情绪却是我们所抵制的。事实是,我们的负面情绪如果不能被有效的疏导,滞留在体内会由气的状态固化成病变的细胞,进而威胁到我们身体的健康与长寿。正面的情绪也是需要有所节制的,如果一个人非常快乐,24小时都不停地大笑不止,你还能觉得他满怀喜悦吗?
人类的情绪就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是看不见的、也是摸不着的,但通过情绪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它们在身体里的存在状态,如同温度计可以显示空气温度一样。
修炼能量的过程可以让我们做到将有危害的负面情绪及时地排出体外,但又不威胁到别人的情绪异常。彼此都能感觉到舒服,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