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蛇头疔方
【主治】适用于蛇头疔。
【药物】猪胆1个 雄黄0.5g
【制法】将雄黄入胆内搅匀。
【用法】套指上。
【来源】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人民卫生出版社。
2.白矾散
【主治】适用于甲疽。
【药物】白矾、石胆各25g 麝香、血竭、朱红各0.5g
【制法】共为细末备用。
【用法】外撒患处。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华佗治疗疮不破神方
【主治】适用于疔疮。
【药物】蟑衣、僵蚕各等份
【制法】共为末备用。
【用法】以醋调敷疔疮四周。
【来源】汉·华佗元化,《华佗神医秘方》,辽宁人民出版社。
4.拔毒散Ⅱ
【主治】适用于疔毒。
【药物】蜈蚣1条 盐霜、粉霜、胆矾、硇砂各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书店影印,(《证治准绳》)。
5.绿矾散
【主治】适用于甲疽。
【药物】绿矾25g 芦荟12.5g 麝香少许
【制法】共研细粉备用。
【用法】外搽患处。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梅花点舌丹
【主治】适用于疔毒,无名热毒。
【药物】乳香、没药、硼砂、雄黄、熊胆、血竭、葶苈子、沉香、冰片各5g 麝香、朱砂、牛黄各10g 珍珠1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来源】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方》,人民卫生出版社。
7.南通千垂膏
【主治】箍毒消肿,提脓拔毒。适用于疔疮疖肿(有头疖)或有头疽初起者。
【药物】蓖麻子肉50g 松香、银朱各100g 杏仁、广丹各20g 轻粉10g 茶油60g
【制法】先将银朱、广丹、轻粉、松香分研极细末,尔后共研拌匀,再加入蓖麻子肉、杏仁捶融如泥,最后加入茶油反复捶捣成膏。
【用法】视疮口大小,将上药燉溶后摊布于香油纸上或取一点置黑膏药中心贴敷患处。
【注意】制作时,摊布宜薄均匀,防止堆积。贴时摊疮头,并需与疮形接触完好。脓栓不易脱落者,可取拔疔丹一粒置疮顶,再贴本膏,肿势范围较大者,可配金黄膏之类四边围敷,无头疖使用本膏,其效不佳,脓成应选刀法。
【来源】倪毓生,南通市中医院。
8.黑布化毒散膏
【主治】清热聚毒,化腐提脓。适用于疖、痈初起,多发性毛囊炎或已溃脓肿,周围皮肤浸润明显者。
【药物】黑布药膏、化毒散软膏各等份
【制法】混合均匀备用。
【用法】外敷患处。
【注意】凡疮面周围渗出液较多者慎用。
【来源】北京中医医院编,《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9.代针散
【主治】适用于皮薄疮疖疮不得穿头,而畏刀针者。
【药物】巴豆5g 信石5g 明矾5g
【制法】共为细末收瓶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以陈醋调敷患处。
【来源】张觉人,《外科十三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清凉膏
【主治】适用于疖肿热焮痛。
【药物】大黄适量
【制法】研细末备用。
【用法】以水调敷患处。
【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立马回疔丹
【主治】适用于疔疮。
【药物】轻粉、蟾蜍、丁香、硇砂各5g 乳香3g 雄黄10g 朱砂10g 麝香2.5g 蜈蚣1条 金顶砒2.5
【制法】共研细末,糊搓麦粒大备用。
【用法】先用针挑破,再将药插入,后用贴膏盖上。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12.三白散
【主治】适用于毒疔漆疮。
【药物】铅粉50g 轻粉25g 石膏15g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韭汁调敷患处。
【来源】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13.拔疔丹
【主治】提脓拔毒,化腐拔疔,收束根脚。适用于颜面部疔疮,亦可治头疖,头疽脓栓不脱者。
【药物】硇砂、蟾酥、轻粉、白丁香、蜈蚣各6g 雄黄、朱砂各12g 白砒3g 制乳香4g 麝香0.6g 犀黄3g
【制法】先将上药分别研为极细末(过120目筛)朱砂宜水飞为佳。最后共研均匀备用。再将先药末加糯米糊适量拌和,制成麦粒大钉状小锭(或菜豆、芝麻大小丸)。干燥后瓷罐密贮。
【用法】将药锭放入疮口内或置疮顶,再盖贴膏药。
【注意】
1.本方系《外科正宗》“立马回疔丹”化裁,去腐拔毒力专。用于疔疮初起,能使炎症局限根脚收束或消散。脓成可使栓液化脱出。
2.疔疮初起者,先挑破粟粒样脓头或将拔疔丸1粒置疮顶,盖贴膏药(以千捶膏为佳)隔日揭开,争取消之。
3.疮形已成,脓栓易脱者,取1粒徐徐(切勿强行)插入,外盖膏药。隔1~2日待有脓液外溢,方可揭开。脓栓可随脓外出或用镊子取出之。药后,脓栓不脱者切忌挤压或切开,应再以原法施药。
4.疮顶多部脓头者,可插入数枚药锭,疮周根脚红肿散漫不聚,可配箍围药(如金黄膏)以助拔疔之力。
5.脓栓出而根脚不消,脓腐未尽者,应选提脓拔毒之品(如5%海升散或九一丹捻),腐尽再予生肌完口(如取海凡膏纳入疮口即愈)。
6.使用时,必须将丹置入疮口或纳入病灶中,使其接触完好,外盖膏药封贴。
【来源】陈鸿章、倪毓生,南通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