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为智
勤俭节约既是对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父母的尊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给孩子的永久的财富。
在某小学,教师和员工发现很多孩子丢弃的东西,大到皮茄克、太阳镜,小到铅笔、橡皮头,捡回来堆满了一间屋。学校的广播不断广播,没有一个学生前来领取。
京京今年13岁,上初中一年级了。不久前,他父母发现他滋生了一种和别的同学比阔气、比花钱大方的思想。比如,学校组织校外参观,他听说有的同学带了30元零花钱,他就要大人给他40元;上小学时,打篮球穿一般的球鞋就行,现在则嚷着要买名牌球鞋,还说“很多同学穿的是进口名牌,我买国产名牌已经是低标准了”。为了他上学方便,去年专门给他买了辆轻便自行车,结果没骑多长时间,他就又缠着要买变速车。”
现在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情况相当严重,其中的大部分钱是可以节约的。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古人说:“成由俭,败由奢”。凡是在学业和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一般都是生活俭朴,即或是有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刻意追求享受;而凡是在事业上一事无成,特别是身败名裂的人,无一不是由于在物质生活上过分追求奢侈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常言说:“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父母不能迁就放任,娇纵溺爱,要严格要求,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质。
毛泽东对孩子的勤俭教育可以成为当今每一位父母的楷模。据载:当他的儿女们吃饭时若有谁的饭粒撒在了桌子上,他就要让孩子将掉在桌子上的饭粒拾起来吃掉,并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给孩子听,教他们懂得农民种田的辛苦,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尊重别人劳动的习惯。
在美国,一些身为百万富翁的父母,只给儿女很少的零用钱,儿女只好自己去打工挣钱。所以在学校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些少爷、小姐“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饮料罐收集起来交给学校,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还有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却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送报挣零花钱,其目的也就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还有日本,日本虽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多数家庭非常富有,但父母对孩子却很“苛刻”。有一次,一个日本小学生访问团来中国某市进行访问,与当地的小学生进行交流。与中国孩子相比,日本小学生穿着显得很朴素。大家在一起聚餐,日本孩子很少有剩饭的,而中国孩子一碗饭剩半碗的情况较多。临别时,中国孩子大多数人都买了非常昂贵的布娃娃等大件玩具送给日本孩子,拿都拿不走,最后只好托运。而日本孩子送给中国孩子的大多是一张张写满深情话语的卡片。“礼轻情义重”一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但现在我们的孩子反而要向他们去学习这样的道理,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孩子手中的钱来源于父母,从根本上来看,孩子的浪费是父母约束不力造成的。不少父母以孩子身穿名牌为荣,认为孩子穿得体面,父母脸上也有光,认为做父母的苦一点不算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一位母亲说:“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不能让孩子也像我这样,看着孩子穿得体面、吃得舒服,我心里高兴。”南方某省有个“大款”,一时高兴,竟把5万元人民币划人了还在读小学的儿子账上。从此,孩子“牛”气十足。在家里,生活起居由保姆侍候;在学校,值日、作业雇人完成。结果这位原来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很快在学校里存款成了第一,学习成绩也成了倒数第一。
其次,由于社会中攀比风的兴起,孩子们学会了在同学中、邻居中互相攀比,不以乱花钱为耻,反以随便花钱为荣,认为谁的钱多,谁就威信高。这样使得一些孩子为了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便想方设法从家里、从亲朋那里要钱,然后在同学面前潇潇洒洒地花钱,以显示自己的大方。
爱默生说过:“节俭是你一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勤俭节约既是对创造财富的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父母的尊敬。要把孩子培养成有志向、有追求、有出息的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给孩子的永久的财富。北宋杰出史学家司马光,一生著述宏丰,其名著《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他的生活十分俭朴,作风稳重踏实,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他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表面上看来皆不是经国大事,然而,实质上是兴家繁国之基业。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日后,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后世。
美国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在《孩子管理法则》一书中提出的寻找疼爱和管束之间平衡的5条原则中,有一条就是不要让孩子沉浸于物欲之中。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纠正孩子奢侈浪费的习惯呢?
1.让孩子体验一下节俭的好处
比如,当孩子特别想买一双运动鞋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用自己存的钱来买,并告诉孩子,平时节俭一些,多存一些钱,等到急需时就有钱用了。这样,孩子就会很高兴穿用自己的钱买的运动鞋,还会觉得存钱真好;如果孩子的零用钱不够买运动鞋,你可以帮助孩子凑够钱。这时,你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平时存钱的感受、方法,还可以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将你借给他的钱还上。这些体验都是正面体验,让孩子感受到好习惯带来的快乐。这样,节俭习惯就很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去体验,只告诉孩子节俭很好,应该节俭等道理,孩子听多了会觉得很烦。当他看到同学们大手大脚的时候,“节俭”这一习惯就更被他扔到脑后了。他甚至会认为别人的父母都比自己的父母好。
2.指导孩子如何合理使用零花钱
指导孩子制订零花钱使用计划。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规定每天、每月所给零用钱的数额。然后,我们有必要过问一下孩子把零花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比如在每次给钱时,可让孩子说说上次的零花钱是怎么花的。如果孩子使用不当,应及时指出,如有必要可以暂停零花钱的发放。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小账本,让孩子将他们每一笔支出都记下来,过几天查一下孩子的小账本,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对孩子想要的东西不要马上满足
孩子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得到满足,这是养成孩子奢侈习惯的最直接诱因。因为越容易就到手的东西,孩子越不会产生珍惜的心理,浪费的就越多。所以,父母只在必要和适当的时候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像吃饭一样,饥饿的时候,吃起来才香,而饱腹之时,即使山珍海味,也食之无味。只有孩子产生强烈的愿望且这一愿望是非常合理的时候,父母满足孩子的要求才是必要和恰当的。
4.从小事做起
首先,在使用学习用品上要讲节约,不要因为写错一两个字就撕掉一大张纸,不要老是碰断铅笔芯。同时,要在生活细节上养成节约的习惯,如:人走灯灭、一水多用、爱护衣物等。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道理,使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都是辛勤劳动得来的。父母供他的衣食住行的所需费用,都是花费力气挣来的。
此外,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不要大手大脚花钱,讲排场,摆阔气,孩子的模仿能力可是非常强噢!
小事也很重要
不要对学生“摆阔”掉以轻心。“摆阔”,就是讲究排场,“显示”阔气。许多父母由于价值观念上的偏颇,或庸俗的攀比思想作怪,在孩子要钱和花钱的问题上缺乏必要的限制,放任自流,有求必应。这就有意无意地助长了某些孩子图虚荣、摆阔气的意识,使之恶性膨胀。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父母如果对孩子“摆阔”的问题掉以轻心,放任自流,一旦形成恶习,问题严重到连你都看不惯或忍无可忍的程度时再想纠正,恐怕会是像我国古代哲教育家王阳明所说的“习与性成,则严师益友不能劝勉,重罚不能匡正矣”。社会上那些犯罪青少年,一般都是由于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走上邪路的,父母们不能不从中汲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