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077

第77章 心情舒畅的人可少得或不得眼病

好心情可保护视力。人进入中老年要注意怡养精神,才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的功能活动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这样对视力也有保护作用。相反的,若不良心情持续过久,可使视力受累甚至导致失明。

专家锦囊

拥有好心情,远离眼病困扰

眼科专家研究发现,处在良好的心情下,人的注意力集中时,瞳孔缩小,视觉细胞的敏感性提高,视力也维持在良好的正常状态;当心情不佳、生气、发怒、紧张时,瞳孔扩大,视觉细胞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视力下降。长期心情不舒、抑郁、惆怅,可加速晶状体老化,降低视力。

人到中老年心情抑郁持续过久、受刺激过大,可使血管舒缩动能失调而突发青光眼导致失明。如有的家庭成员突然发生意外死亡,其老人精神受到重大打击和刺激,过于悲痛而突发失明并不少见。这是由于神经体液调节失常,尤其是血管运动功能失调,引发葡萄膜组织充血,使晶状体向前移位,促使狭小的前房角发生闭塞,房水排出的通道受阻,眼压升高,造成青光眼急性发作,出现视力减退、模糊,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失去光明。

因此,日常生活中,中老年朋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随时拥有好心情,可避免或减少发生眼疾及其他疾病。

长期心情抑郁容易引发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各种视神经病变的结局,其临床表现为视乳头成苍白色,自觉视力减退,视野缩小,久之可以不辨明暗。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主要由视神经炎、视神经外伤、药物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二是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主要因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神经乳头炎引起;三是晚期青光眼所致。也可由外伤、或过量的烟酒、药物中毒引起而发病。

视神经萎缩是由于各种视神经病变导致,而视神经病变又与人的精神和情绪有较大关系,常常在精神受到刺激,情绪发生波动时发病,甚至突然双目失明。因此,生活愉快、心情舒畅的人可以少得或不得眼病。已患视神经病变或轻度视神经萎缩的病人,更应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保护眼睛、控制病情发展尤为重要。

温馨提示

如经常在室内活动,容易使人情绪抑郁,投身大自然,拥抱无限的阳光,总是给人以美好的遐想,更能缓解压抑的心情。阳光中含有大量的红外线,红外线除了能加快血液循环、升高皮肤温度、促进新陈代谢外,还能提高精神系统的兴奋度。因此,户外活动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检查诊断 以防为主

有的人视力下降自己却毫无察觉。当眼睛出现不良症状时,要及时去看医生,及时治疗。

大多数的病例与年龄老化有关。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的达8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达100%。

在各种致盲眼疾中,多数是可以避免或治愈的,如果能做好这些眼疾的防治工作,失明人数就会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