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072

第72章 眼泪仅是表示情绪的变化吗

很多人都以为眼泪只是代表着情绪的变化,其实不然。当我们眼睛中落入灰尘等异物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眼泪,把异物冲出来。眼泪中除大量的水外,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乳铁蛋白、β-溶素等,它们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眼泪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保卫眼睛。除此之外,眼泪还能湿润眼球表面,湿润结膜囊,改变角膜的光学性能。眼泪有这么多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并不仅仅是表示情绪的变化。

专家锦囊

眼泪是从哪里来的

眼泪是和人类的情绪变化息息相关的,人在极度悲伤的时候或在非常高兴的时候都会流眼泪,还有外界的刺激,如风沙、刺激性气味的刺激也会流眼泪。那么,眼泪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眼泪来自于泪腺和副泪腺。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形态很像杏仁,大约12毫米×20毫米;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小。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副泪腺包括Krause腺和Wolfring腺。Krause腺位于穹窿部附近的结膜下组织中,上睑约20个,下睑6~8个,每腺形成窦后开于上下穹窿部;Wolfring腺位于上睑板上缘和下睑板下缘附近的结膜,也可见于半月状皱襞和泪阜。在正常情况下,泪腺在白天大约分泌0.5~0.6毫升的泪液,起湿润眼球的结膜和角膜的作用,而人在睡觉时,则停止分泌泪液。泪液是一种弱碱性的透明液体,其中98.2%是水,其余为少量无机盐和蛋白体,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一般平静状态下,主要由副泪腺分泌的泪液湿润眼球,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短时间内产生的大量眼泪则由泪腺分泌。在泪腺摘除后,副泪腺分泌的泪液足以湿润角膜和结膜。

眼泪的作用

1.冲洗和稀释作用。眼睛进入灰尘颗粒或崩进异物时,大量眼泪就会从泪腺分泌出来,好像喷在汽车前面玻璃窗上的“玻璃水”一样,能起到冲洗和稀释作用,以保护角膜和结膜不受损伤。

2.润滑作用。泪液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层6~7微米厚的平滑的液体薄膜,它不但可使眼球表面保持湿润,滑润眼睑与眼球的接触,使眼球转动灵活自如,还可以使角膜表面更加光滑细腻,从而减少散光,改善其光学特性。

3.杀菌作用。在泪液中,含有多种特殊的杀菌物质——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胞壁,使细菌溶解死亡。另外,泪液中还含有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都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

情感性流泪对身体有益

流泪分为反射性流泪和情感性流泪两种。在情感性流泪中含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多,并且情感性流泪有一种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眼泪中的乳铁蛋白、β-溶素等都具有防卫功能,能抑制细菌生长。此外眼泪的分泌会促进泪腺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让其形成肿瘤。还有一点,反射性流泪的含盐度比情感性流泪的含盐度高。专家透露,眼泪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很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心肌梗死和脑中风。据统计,男性流泪的频率是女性的五分之一,因而男性患溃疡等病较女性多,事实上,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时大哭一场,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如果故意强忍,会容易引起溃疡、高血压、精神障碍等疾病。

眼泪有助于排出人体的某些毒素,对身体是有益处的。眼泪的形成除泪腺外,还有几种其他腺体参与。这样,眼泪的成分就比较复杂。强烈的情绪刺激能使眼泪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人体内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要靠一种媒介——中枢递质来完成。如果这种中枢递质过多,会引起过多的神经冲动。为此,体内要产生一种相应的酶来分解过多的中枢递质,一旦中枢递质过多,分解酶又不能全部分解,就要靠眼泪来把它排出体外,否则,如果不能顺利排出体外,眼泪中这些过多的中枢递质对人有害,使溃疡病和肠炎发病率升高。美国生物博士福雷研究,因动感情而流的泪中的蛋白质,比受元葱刺激而流的泪含量高。这也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情感性流泪中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多。而且眼泪中还含有能改变人体情绪的蛋白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能通过流出眼泪,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流眼泪,哭一哭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不寻常运动,这种运动也使情绪和肌肉放松,从而使人轻松。无论是悲伤垂泪,还是喜极而泣,流眼泪其实是一件对身体有好处的事情。如果你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不要太过于难为自己,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就大哭一通吧。

温馨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哭得太久会有损记忆力和注意力,甚至降低免疫力,还是要“见好就收”。而如果你总是无法控制悲伤的情绪,总爱哭个没完,你就要找找原因了。这种症状表明你需要冷静下来,去客观地面对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