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069

第69章 别把视物模糊都当“眼病”

很多人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都会以为自己得了眼病,其实很可能并非如此,如果您出现视力问题,需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因为引起视力问题的疾病还有脑血管病、糖尿病、颈椎病等。

专家锦囊

脑血管病初期引起视力模糊

视力模糊、头晕,很多人出现这种症状会以为自己得了眼病,其实很可能并非如此,而是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出了问题。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狭窄,可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眩晕、视觉障碍等。如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发生脑梗塞。

不少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动脉硬化的情况,而一般的动脉硬化并没有特殊症状,但是如果发生动脉硬化者又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则需要特别加以注意。一旦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例如眼前一过性视物模糊,短暂的语言、意识、动作障碍,能在15钟内自行恢复,这些现象正是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千万要引起重视。

一般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半年内有25%的患者会发生脑血管疾病。因此患者如经常出现视力模糊、头晕、胳膊麻木疼痛以及脑部缺血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并及时接受治疗。介入治疗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方法,效果较好。简单地说就是用金属支架深入到狭窄的脑血管中,将血管撑开,使血液畅通。

老年人要注意,脑血管病多发生在清晨起床后这一时间内,因此起床时不要迅速起身活动,而应该在床上先让身体适应从睡眠到清醒的状态,再慢慢起来活动。当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视力模糊最好先验血糖

有些老人经常会感到视物模糊,起初都以为老眼昏花所致,到医院就诊后才诊断为糖尿病。原来,视物模糊是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初期时,眼底血管可见到红色细点状微血管瘤和散在的点状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眼底静脉变粗弯曲,动脉血管硬化,出血增多,并出现白色棉絮样斑块;病程后期,眼底产生大量新生血管和斑痕组织,进而导致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剥离。糖尿病性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和对视力影响的程度与糖尿病的病程长短、病情控制好坏有直接关系。

如果得到及时治疗,血糖能控制得比较稳定,眼睛基本也不会受到影响。如果糖代谢长期紊乱,眼底毛细血管脆性就会增加,视网膜不断有渗出物甚至发生出血现象。所以,糖尿病病人在控制血糖过程中要经常去眼科查查眼底。若发现眼底病变时,可口服导升明或安多明片,必要时可用激光封闭病变区,以防止病变蔓延,以保全中心视力,对屈光间质不透明,或无条件做激光者,也可以采用冷冻治疗。颈椎病供血不足导致视力障碍

很多上班族由于工作需要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脑屏幕前,引起颈椎供血不足,眼睛视力障碍与颈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提醒白领一族,视力模糊要注意,不是自己滴滴眼液就可缓解症状的,要时常调整自己的坐姿,经常做颈部锻炼,矫正不良姿势,锻炼最好在晨起和长时间低头工作后进行;睡觉时枕头要合适,枕头放低,并将颈部垫起,防止颈部受风着凉,尽量防止颈部外伤,消除颈部慢性劳损的诱因。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妥善治疗,防止病情继续发展恶化。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情况及时治疗。一般认为半年到一年应检查一次,平时若有变化,则应及时检查处理。一般来说,只要经常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及时根据情况给予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