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005

第5章 宝宝眼泪汪汪,妈妈不可大意

小儿在情绪激动或眼睛受到外界刺激时,泪液分泌会急剧增多而出现流泪,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在平静的状态下,孩子还是眼泪汪汪,不停流泪,妈妈就不能大意,需要注意观察,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治疗了。

专家锦囊

小儿眼泪汪汪,可能患了以下几种疾病。

1.新生儿泪囊炎

可观察到的信号:新生儿泪囊炎是小儿流泪最常见的原因,患这种病的孩子出生之后即出现流泪症状,数天之后可见流泪的同时,内眼角还有粘粘的黄白色脓液流出,早上起床时眼睛有很多眼屎,一般是单眼发病。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用手指压迫大眼角皮肤,可见黄白色脓液从大眼角流出,若为泪囊炎急性发作则表现为大眼角皮肤红肿和皮下肿块,孩子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

治疗方法:因为新生儿泪囊炎主要是由于孩子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鼻泪管的下端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好,而被一层残膜封闭引起泪道阻塞,并继发细菌感染,而致流泪、流脓的,所以,治疗主要是按摩大眼角稍偏下部皮肤(泪囊区)促使鼻泪管下口开放,配合抗菌素眼液(如妥布霉素眼液)点眼。随着孩子自身的发育,并经过按摩治疗,大多数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能痊愈。若上述治疗无效,年龄大于5个月者(也有的医生主张年龄大于7个月,甚至10个月),可采用泪道冲洗或探通,必要泪道置管治疗。

2.先天性眼睑内翻倒睫

可观察到的信号:下眼皮的上缘或上眼皮向眼球方向翻转(下眼皮内翻的多见),睫毛倒伏到眼球表面,刺激角膜(黑眼球的表层)和球结膜(白眼球的表层)引起流泪。这种情况也比较多见,一般两眼同时发病。这种孩子出现流泪症状的同时,多伴有眨眼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老用手揉眼。父母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肉眼下即可以看见睫毛倒伏到眼球上像毛刷一样摩擦眼球表面,白眼球充血发红,严重者甚至可见到黑眼球表面像毛玻璃一样的浑浊。如果继发角膜溃疡,则可以看见黑眼球表面有白色斑。

治疗方法:如果睫毛倒伏不明显,刺激症状也不重,可以观察,定期到医院眼科复查(一般3~6月一次)就可以。随着年龄长大,等眼球长大一些后,多数先天性睑内翻倒睫的孩子,流泪和刺激症状可以得到改善或消除。如果6~7岁以后倒睫仍明显,刺激症状仍较重,或者虽然年龄不到6~7岁,眼睛流泪、充血发红症状很重,角膜表面已有白色斑,则可需要做睑内翻矫正手术治疗。手术比较简单,多数情况不需做皮肤切口,只需缝线缝合法就能矫正。极少数患儿则需要做皮肤切口才能完全矫正。

3.新生儿脓漏眼

可观察到的信号:这是一种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医学上又叫做“淋球菌性结膜炎”。一般于孩子出生后2~4天发病,表现为眼睛流泪、畏光、眼皮和白眼球表层(球结膜)高度水肿,有大量黄色分泌物从睑裂中不断流出,睁眼困难。分泌物初起为浆液性,后很快转变成脓性。严重时可在数天,甚至数小时内并发角膜溃疡,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因角膜溃疡穿孔和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还可能并发全身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炎症,如泪囊炎、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和新生儿泪囊炎的大致区别点在于脓漏眼多为双眼同时发病,眼皮和结膜发红、水肿明显,病情凶险,进展很快。这种疾病在解放前较多见,很多双眼盲是这种病造成的。解放后,因为取缔了娼妓制度,此病已基本绝迹,但近几年来,随着各种性病的“死灰复燃”,这种病人也逐渐增多,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值得警惕。

治疗方法:因为这种病主要是由于出生时被患有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母体的阴道分泌物污染所致,所以治疗主要是抗淋球菌治疗。目前,治疗上一般采用3%硼酸水或1∶10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眼睛,除去脓性分泌物。眼睛局部频繁滴5 000~10 000单位/ml的青霉素液、0.3%氧氟沙星眼液(急性期可30分钟一次),氧氟沙星眼膏或红霉素眼膏涂眼。全身用药以每天每公斤体重10万单青霉素静脉滴注或分4次肌肉注射,共用药7天。或者用头孢曲松钠0.125克,肌肉注射,头孢噻肟钠每公斤体重25毫克,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每8~12小时1次,连续7天。另外,配合治疗也很重要,一旦发现新生儿脓漏眼的病例,全家都应接受正规检查和治疗,以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孩子父母一定要洁身自爱,以免在日常生活中再感染孩子。

4.先天性泪小点和泪小管闭锁或无泪小点和泪小管

可观察到的信号:这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泪道先天发育异常,流泪症状比较重,而且生后就持续流泪,好在一般不会并发细菌感染,所以一般无流脓,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泪囊区的囊肿,囊肿逐渐长大,若继发细菌感染,也可出现局部发红、疼痛、泪囊区皮肤溃破流脓。和新生儿泪囊炎的简单鉴别是按压局部皮肤,无脓液从大眼角流出。细心的家长可发现健康人的眼睛,在距大眼角约3毫米处的皮肤和红色粘膜的交界,上下眼皮均可见各有一个小突起,小突起中央可见一个小孔,这个小孔就是泪小点。而患这种眼病的孩子没有这两个小孔,或者小孔不开放。

治疗方法:这种孩子年幼时一般随访观察,无特殊治疗,若出现局部发红、疼痛、泪囊区皮肤溃破流脓,则需要手术切开引流和药物治疗。等孩子18岁以后,可考虑做泪湖-鼻腔义管插入术,原理是在内眼角和鼻腔之间插入一根有机玻璃管,或硅胶管,使泪液随管腔引流到鼻腔。这种手术开展的历史较长,操作比较简单,但是远期效果不够理想,手术后病人往往出现明显刺激症状后不得不取出义管。还可以选择做自体大隐静脉或口唇黏膜移植泪道再造手术,这是一种由武警总医院眼科五年前才开展的新手术,是通过切取患者自身的部分大隐静脉或口唇黏膜作为移植材料,在内眼角和鼻腔之间再造一个泪道,达到引流眼泪入鼻腔的目的,初步治疗结果令人满意。

5.先天性青光眼

可以观察到的信号:这种眼病较少见,因为早期自觉症状较轻,仅有轻微怕光、流泪,一般难以引起父母的注意,还往往误以为“大眼睛”而盲目高兴。殊不知这种“大眼睛”是病态表现。这种病早期的怕光、流泪是角膜上皮水肿引起的刺激症状。病程致中晚期,突出的表现是黑眼珠较大,角膜横径大于12毫米,呈现出“大眼睛”的表现。但仔细观察可发现角膜混而不清亮,白眼珠的深层(巩膜)变薄呈兰色,瞳孔中度散大,视力差。到医院检查可发现眼压升高,大于21mmHg。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就有美开朗、贝特舒、贝他根;拉坦前列腺素(适利达),碳酸酐酶阻滞剂的眼液有派立明等。医生可根据病人全身情况、降眼压机理及药物协同作用来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抗青光眼眼药。激光治疗主要是激光小梁成形术,主要适用于已经使用了较大剂量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控制眼压、或视功能继续恶化者。手术治疗包括小梁切开术,房角切开术,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器植入术,睫状体破坏手术等。一般对于早期青光眼,角膜透明的条件下,多选用房角切开术。如果角膜欠清亮,可选用小梁切开术。上述手术失败后可选择小梁切除手术。以上均为传统的手术方式,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多次重复手术。在这些传统手术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还可以考虑做房水引流器植入术。对于晚期先天性青光眼,只能行睫状体破坏手术。

6.其它原因:如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泪腺炎等也可以引起孩子流泪。对于这些原因引起的流泪,一般原发疾病比较明显而容易被查明,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治疗。一般原发病治愈后流泪症状也就消除,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温馨提示

孩子流泪的原因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诊治。如果发现您的孩子有类似的流泪症状,应及早去医院诊断治疗,不要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