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002

第2章 老年人常见的几种眼病和治疗

影响老年人视力的常见眼病主要有白内障、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等。这些疾病,轻者使视力下降,重者可导致失明。实践证明,患者对这些疾病的防治知识有所了解,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健,并协助医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专家锦囊

1.白内障:白内障是目前影响老年人视力最常见的眼病。在人的眼球内,正对黑眼珠的中央,有一个透明的双凸形透明晶体,叫做晶状体。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发生浑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就像照相机的镜头被污染变得不透明一样,阻碍了光线进入眼内,使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而无眼睛发红、疼痛、怕光等不适。

对成熟期老年性白内障,目前尚无特效药,手术摘除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生活中常常有人轻信靠吃药物能治好白内障的广告,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最后还是靠手术把眼睛治好了。从药物治疗的效果来看,一些早期的白内障,用药以后病情发展减慢,视力也有所提高,对中期的老年性白内障,用药后视力基本没有什么进步,晶体浑浊程度也无改善,对成熟期白内障,药物治疗几乎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过去认为,老年性白内障要等到看不见东西,白内障完全成熟的时候做手术最好,现在认为在病人感到工作和生活有困难,阅读不方便时,即可施行手术。当然,做白内障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虽然绝大多数病人手术后恢复很好,但仍有极少数病人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所以,白内障手术时机也不宜提前太多,目前多数医生认为矫正视力低于0.3时手术比较合适。

2.青光眼:青光眼是因病理性高眼压(极少数是在正常眼压下)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及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眼球的前房和后房充满着一种透明的液体,即房水。房水在后房产生,通过瞳孔进入前房,然后经过外引流通道出眼。在正常情况下,房水的产生与排出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眼内压。患有青光眼的病人,这种液体仍在正常产生,但排出却受阻,动态平衡被破坏,眼内积存房水过多,就会引起眼内压升高。眼压就会升高,时间一长,增高的压力会压迫视神经,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最终会导致失明。

老年人容易患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变大,一般40岁以后人眼睛的晶体核会逐渐硬化、变大,前房会变浅,这样可能会造成房水外引流通道的阻塞,而导致眼压的升高。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眼球胀痛,视力急剧下降及同侧偏头痛,甚至有恶心、呕吐;眼球充血、瞳孔变大、眼球坚硬如石。

应该注意的是,有些青光眼,如开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度型青光眼,在发病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对于缺乏青光眼防治常识的人而言,通常不能自我判断,需要依靠眼科医生进行专门的咨询与检查,才能确诊。此类型病情发展缓慢,到出现视力受损害时,往往已进展到晚期阶级,视野呈管型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到影响。所以,40岁以上的人,应该每年查眼压和眼底,才能防范于未然。

青光眼的治疗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三种,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青光眼预防主要在于尽量避免诱发因素,要做到:保持生活规律、睡眠充足、情绪稳定、饮食有节。注意节制饮水量,一般每次饮水不要超达500毫升。因为一次饮水过多,可造成血液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房水产生相对增多,而导致眼压升高。

3.老年性黄斑变性:又叫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它是引起老年人失明的另一大杀手。黄斑是眼底视网膜的一个特殊区域,负责掌管精确视力、色觉功能。由于它长期被光线照射,长期的积累会使黄斑的感官细胞等有变性,而影响视觉功能,致使视力下降。由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的不同,老年黄斑变性通常分为干性(或萎缩性)和湿性(或渗出性)两种类型。干性病变多发生在50岁以上,双眼对称发病。主要表现为视力有缓慢进行性下降或视物变形。在早期,双眼视力可正常,与正常老年人无大差别,但通过视网膜电图、眼电图等电生理检测,有助于及早诊断和鉴别。湿性病变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为一眼先发病,对测验可处于正常或感性早期。但经数年后也会发生同样的病变。在病变还没有波及到黄斑区的中心时,视力下降的症状可不明显;一旦影响到中心凹时,多在较短时间内突觉视力明显下降,造成阅读困难。

由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原因较为复杂,且不甚明确,在治疗上还没有特效的药物和方法,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有银杏叶制剂和丹参制剂,其机理均是活血化淤、疏通经络,可长期服用而不良反应甚少。适当地服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E等,有利于延缓衰老化病变的进程。部分患者可考虑作激光光凝治疗,可避免病变发展和扩大。如玻璃体有较大量出血,经常规药物治疗后积血很难吸收,则宜作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治疗其它方面,有视网膜下手术切除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转位、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手术等,但效果不是很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对老年性黄斑的预防,由于对其病因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尚不足以提出有力的措施来应对。总的来讲,也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均衡营养;在光线较强时外出,要配戴能阻挡紫外线的墨镜。

4.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

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两种疾病。其危害性不仅在于心脑血管等系统,对视力的危害则主要是通过引起眼底病变,即所谓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均属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在眼部的改变。

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早期均可无眼部的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发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闪光感、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和视野缺损等症状,严重者视力可减退甚至失明。因为发现眼底病变越早越好,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都应该做眼睛检查,一般通过视力检查和眼底检查即可以明确。定期复查还可以动态地了解病情的变化及见到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对于早期的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可选用丹参和银杏叶制剂、维生素E、烟酸酯等药物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还可选用羟苯磺酸钙(商品名导升明)口服,中晚期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则需要选择激光或手术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和高血压眼底病变的预防,要严格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保持稳定,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如贫血、肾病、高血脂等。

温馨提示

以上所述是几种常见的影响老年人视力的眼病的一些基本防治常识,虽然这些疾病都有视力下降的共同特征,但其它临床表现不完全一样,需要有经验的眼科医生诊断和治疗。一般来说,只要及时有效地治疗,多数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视力,提高老年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