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眼病一本通
33248300000113

第113章 眼睛护理必备:点眼药不是“小意思”

有些人在出现眼病后,一次点很多滴滴眼液,认为加大了剂量,疾病就会早日痊愈。其实,药水一次点一滴就够了。太过频繁地使用,药水内的防腐剂会对眼球表面造成伤害。大部分眼药水中都含有防腐剂,长期滥用可能导致角膜损伤。眼药水的选择也很重要,不是想滴什么就滴什么的。到底哪种眼药水才最对症呢?

专家锦囊

一瓶眼药水启封后其使用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有些人一个月内用不完,甚至间断使用达一年。滴眼液在制作过程中,为了稳定药物性能或较长时间不被外界微生物污染,绝大多数都含有防腐剂。使用启封以后时间过长的或者长期使用某种眼药,会对眼睛造成刺激,破坏泪膜的稳定性,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还可能加重眼睛不适感。甚至导致角膜上皮脱落、缺损,上皮糜烂,严重者发生角膜溃疡、角膜溶解、穿孔,甚至失明。

现在不少滴眼液都是以杀菌为目的,其实白领眼睛干涩并不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因使用电脑等引起的干眼症和视疲劳,应使用权威眼科医院推荐的专门治疗干眼症的滴眼液来帮助眼睛的泪液分泌平衡。切勿频繁大剂量的使用滴眼液。

从医院或药房买回滴眼液后,要严格执行有效期、保存条件及注意事项等。对于性质不稳定的滴眼液,应放入4℃左右的冰箱内保存。每次点药前都应仔细检查,看看滴眼液中有没有沉淀、有没有杂质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用。保存滴眼液除了要预防污染、变质外,还要注意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防误食、误用而发生意外。

各类滴眼液都有什么作用

只有了解不同类型的滴眼液的作用才能避免在使用中出现错误。滴眼液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菌素类:如氯霉素、托百士(妥布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眼液、海伦(左氧氟沙星)利福平、红霉素眼液,金霉素、迪可罗(左氧氟沙星)药膏等,主要适用于眼睑、泪道、结膜、角膜等部位的感染性炎症,或手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2.抗病毒类:如无环鸟苷、羟苄唑、环胞苷、α干扰素等眼药水,更昔洛韦凝胶等,适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或流行性出血性角膜炎等病症。

3.抗真菌类:二性霉素B、普芬(氟康唑)、那特真(那他霉素滴),适用于眼部真菌感染。

4.皮质类固醇激素类或含改成分:如可的松、氟美瞳(醋酸氟米龙)、复方妥布霉素(妥布霉素 地塞米松)、帕利百(醋酸泼尼松龙 硫酸新霉素 硫酸多粘菌素B)、典必舒(妥布霉素 地塞米松)、拂雷(醋酸氟美松龙)等眼药水,主要适用于过敏性炎症、内因性非感染性炎症以及外伤、手术后反应性炎症,也可以用于近视眼手术后。

5.抗青光眼类:如真瑞(匹罗卡品或毛果芸香碱)、匹罗杰(毛果芸香碱凝胶)、贝特舒、阿发根、派立明(碳酸酐酶抑制)、适力达(拉坦前列腺素)等,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青光眼类型和眼压控制情况选择使用,必须听从医嘱。

6.散瞳类:如阿托品、后马托品、美多利等眼药水或眼药膏。主要用于验光、眼底等散瞳检查,也可用于严重的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手术前后。

7.非皮质类固醇类激素消炎药:如普南扑林(普拉洛芬)、欧可芬(氟联苯丙酸钠)、双氯芬酸钠等眼药水,与皮质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相似,主要用于非感染性炎症。

8.抗过敏类:阿乐迈(新一代的肥大细胞稳定剂)、那素达(抗组胺和减充血的复方制剂)、埃美丁(第二代抗组胺)、色甘酸钠。

9.白内障防治类:如珍珠明目液、等眼药水法可林(治瘴宁)、卡他灵(白内停)、卡林-U。目前这类药物的疗效尚未肯定,可能有一定的延缓白内障发展的作用。

10.减轻视疲劳类:润洁、珍珠明目液、珍视明、维他、硫酸锌。

11.湿润眼球,抗干眼类:人工泪液、泪然(最接近生理泪液的人工泪液,隐形眼镜配戴者可以直接使用)、怡然(经典的人工泪液)、利奎芬、润舒等。

12.局部麻醉类:丁卡因、爱尔卡因。

介绍几种新出缓解视觉疲劳的滴眼液

新出的缓解视觉疲劳的滴眼液种类较多,对于一般的患者或者是用眼药的人来说,他们都很难分辨到底有多少种类。

1.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新蓝润洁):润洁复方硫酸软骨素滴眼液属于复方制剂,具有独特营养配方和独特清凉配方,含硫酸软骨素和尿囊素,更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B6、牛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提供给眼睛全面的营养,改善眼部微循环,提高眼细胞的活力,缓解眼疲劳,消除眼睛干涩、酸胀等症状,带给眼睛清爽舒适的全新感受。

2.萘敏维滴眼液(红润洁、艾维多):减充血配方,含盐酸萘甲唑林、马来酸氯苯那敏、玻璃酸钠,缓解眼疲劳,消除眼痒和结膜充血。

3.氯化钠滴眼液(白润洁):低清凉配方,含玻璃酸钠、氯化钠,类似生理泪液,缓解眼疲劳,消除眼睛干涩症状,适合老年人和对清凉比较敏感的视疲劳人群。

4.明眸洗眼液:含天然润滑保湿剂,复合多糖等,有效清除因为化妆、卸妆、空气污染、游泳造成的眼部不洁,缓解眼部不适。

5.乐敦莹滴眼液: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牛黄酸。硫磺软骨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保护角质膜并促进角质膜组织损伤修复的功能,同时还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散发,有效缓解视疲劳和干眼症状;牛黄酸除可抗菌外,在组织内还参与多种生理活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视疲劳。

6.双朗萘扑维滴眼液:盐酸萘甲唑林、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B12.盐酸萘甲唑林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可减轻眼部的过敏症,维生素B12对维护眼部神经有一定功能。

正确的上眼药方法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点眼液或涂眼膏的过程是由病人自己或家属帮助完成的。有很多人不重视上眼药的方法是否正确,往往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在用药前,要注意检查所用药品的药名、浓度、有效期是否与包装相符,眼药水内有无浑浊或絮状物,有无颜色变化等。以悬浮液剂型制成的眼药水,使用前应摇晃均匀。上药前要先洗手,病人取卧位或坐位头仰起,眼睛睁开向上看,可用食指与拇指分开上下眼睑,将1~2滴眼药滴在结膜囊内,稍提一下上眼睑,让药液尽可能保留在结膜囊内,然后轻轻闭眼3~5分钟。如果同时点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应在一种药点用后,应该间隔5分钟。应先滴刺激性弱的药物,后滴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不要使眼药瓶口接触眼睑及睫毛;避免将眼药直接滴在黑眼球上;双眼都需要用药者,应按先健眼、后病眼的顺序;双眼都有病者,应按先轻后重的顺序。有些眼药水在固定的时间点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应该在什么时候点眼药水,最好遵照医嘱点用。点眼药后最好都按压泪囊区(大眼角稍偏下方)皮肤3~5分钟,防止眼药通过泪小管和鼻泪管流失。

涂眼药膏的体位同点眼药水一样,可用食指或拇指拨开下眼睑,将眼药膏水平方向涂抹在下眼睑和眼球交界的小沟内(医学上叫下穹隆部),在轻轻使之闭合,将药膏包裹其中。若滴眼液和眼药膏同时使用,应先用滴眼液,间隔一定时间后再用眼药膏。眼药膏多在晚上睡觉前使用。

温馨提示

泪道疾病的点眼药水的方法与其他眼病有差别,泪道病是眼科最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泪道炎症、外伤、异物、肿瘤、寄生虫和先天异常等,以慢性泪囊炎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眼睛流泪、大眼角流脓,部分可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影响视力等。

对于普通眼病,如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等,一般点眼药水的方法是采取“一洗二拨三点四按”的方法:一洗即洗手,二拨即拨开下眼皮,三点即将眼药点入下眼皮和眼球之间的小沟内,四按即用棉签按压大眼角皮肤(泪囊区)3~5分钟,一方面可防止眼药水通过泪小管和鼻泪管入鼻腔,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可避免某些药物(如阿托品眼液等)流入鼻腔可引起口干、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由泪腺分泌后,要通过上下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的引流最后到达鼻腔,这一通路叫做泪道。给泪道病人点眼药水应该使药液顺利进入泪道,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作用,所以点眼药水时不能采用普通的方法。给泪道病人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法应该是“一洗二按三拨四点”,一洗即洗手,二按即用棉签按压泪囊区,目的是使存留在大眼角的脓液等分泌物流出,清除病原菌,防止感染眼球。三拨即拨开下眼睑。四点即将眼药点入下眼睑和眼球的交界处,使其顺利通过泪小管和鼻泪管,起到治疗作用。应该指出,对于泪道阻塞引起泪囊炎的病人单纯点眼药治疗效果是不理想的,要结合做激光泪道成形或其他手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