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梦想家的100张旅行地图(中国篇)
33240200000033

第33章 日照 炊烟缭绕的家园

天色起初是暗沉的,然后天空的正前方撕开了一个口子,顿时,有一片微弱的亮光哗然开来,好像海水呼啦一声涌到岸边。四周没有一点声音,不知是石头还是山林,高高低低,影影绰绰。老三还在扶桑树上休息,今天该他轮值,他的母亲叫了他多时了。他很不耐烦,他想,干吗要轮流值班,干脆一起上,这样谁也不用多睡会,谁也不会少睡,而且还很有趣。他的母亲看穿了他的心思,不依,赶着日御过来了。老三的母亲便是传说中的太阳女神羲和,羲和有十个儿子,他们一同住在汤谷的一棵几千丈高的扶桑树上。

传说中的汤谷就在今天的山东日照,是东夷先民祭祀太阳神的地方,羲和部落遗址在那儿,不远处地下还有四五千年前的尧王古城遗址。

在这里,太阳最早升起,日照最长。如果你愿意起得稍微早些,你可以看到中国最早的日出,看到那孕育着华夏文明古国众多传说的太阳怎样跃上天空,初而行动缓慢,不减翩翩绅士风度,低调含蓄,升起的一刹那,又大气磅礴。

因了那些传说,神话,或者历史,坐在日照的海边观看日出,想必心情比之泰山观日出,定有不同吧。是了,来到了日照,头一天早早睡下,第二天坐在海边静静地等待吧。等待是美丽的,黎明到来之前总有一段黑暗的时光需要度过。或许你不是最早到达的那个人,你到达时,已是人声嘈杂。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兴奋激动,尽管眼角眉梢仍有倦意。清晨的海,是娴静柔和的,耳边能听到它轻轻的呢喃,似乎还在睡梦中,岸边小小的浪抚过脚背,旋即退了开去,融进远远的更广阔的水域里。太阳是会娶了这温柔的水么,它迟迟未到,莫非只是想让它柔媚的新娘多睡片刻。天空还是淡白的,隐约有几颗星星,忽然就没入天际不见。眼前灰蒙蒙的,天的尽头与海连在一起,仿佛只有太阳的突然出现才可让人们区分出哪里是天,哪里是海。有人说,太阳在日照是从海面上跳出来的,在泰山是爬出来的。

最妙还是去天台山。这不是寻常的山林,不是普通的石头。走在这里,犹如走在远古时代,走着走着,手上多了石头的兵器,身边有人吆喝着向前。这是个太丰富的地方,每一块岩石,每一寸土地,就连风都是远古的气息。4600多年前,尧王是怎样叱咤风云,风尘仆仆地从4000米外的古城中心赶来,威风凛凛地坐在他的巨大靠背太阳神椅上,与他的臣民共商祭祀之事。他在护卫的簇拥下,走到山顶,目光炯炯,太阳刚好照在山顶的一块圆石上,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下,从春夏到秋冬,他和太阳的影子做伴,一伴就是四年,四季和中国的24节气就这样产生了。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为求得仙道,多次造访此地。之前,更有战国河上公、安期生在此悟道成仙之说。在天台山上观日出,是一举两得的美事。“登上天台山,凡人也成仙。”在海边看日出,好比贴在地面看,那也是一种胜景,在这样的山上看,兼收海上观日出之美,而且别有味道。那么,在这里看日出,是最绝妙不过了。当一回尧王,也做一回仙人,壮哉,幸哉。

海天的边际镶了道霞光,还是淡淡的,继而这霞光在天的尽头铺陈开去,映红了天空之下的那片海。在天空的某一处,特别亮的光发出来。出来了,一点点出现在海面上,慢慢的,光晕一点点扩大,颜色也在变化。太阳和大海耳鬓厮磨了好一会儿,大海才松开臂膀,放太阳出来。

太阳在喷薄而出之前所有黑暗中的等待,冥冥中,不也是一种对太阳的膜拜么?太阳,向上、正义、光明、温暖。这和朝圣并非不可同日而语,远古时代的先民祭拜太阳神,是怀着对太阳感恩的心匍匐在地。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便是这一带的民俗盛事——太阳节。日照农民以新收麦子制成太阳形状的饼子,供奉于太阳,这饼就是后来著名的山东大煎饼。

看过了中国最早的日出,下得山来,肚子早已饿了。来日照吃海鲜当仁不让,不过这会儿还是就着海风,沙滩和桃花,先尝尝日照家常小豆腐、酒香鸡、煎饼合子、乌子煨肉、松香脆金鳞罢。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落在这北方的南方,和南方的北方,也落在你和她(他)的心里。

安静、清新、温暖的小城,是阳光的故乡,也是南方和北方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