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重活之漫漫官商路
33235000000061

第61章 初步规划

会议室的面积可以容纳二三十个人同时开会,进得会议室里,一体化的椭圆会议桌让潘伟眼前一亮,会议桌的中间还摆了几盆优雅的盆栽,天花板上装了几排银色的筒灯,充满了现代气息。

潘伟笑了笑,说道:“陈总,公司的装修真没话说,早知道我就早点进公司,这样也能混个办公室坐一下,我后悔啊!”

众人都被他夸张的语气说得笑了起来,陈江这才为许若菱和万辉介绍:“许经理,万经理,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潘伟,未来公司企划部的负责人。”

说完,又转头对潘伟说道:“潘经理,这是销售部的万辉经理和人事部的许若菱经理,你们相互认识一下。”

潘伟先站起来跟万辉和许若菱握手,口中恭维道:“早就听说公司有三位创业元老,对万经理和许经理也是景仰多时,今天终于能够正式认识你们,潘伟幸运。”

许若菱跟潘伟轻轻握了下手,微笑道:“潘经理客气了,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别这么见外。”

万辉也用力握了握潘伟的手,爽朗地道:“潘经理能够加盟公司,咱们公司是如虎添翼啊!哈哈,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三个人的性格都是开朗型的,认识之后便很快熟络起来,陈江平时跟他们相处也是比较随意,加上陈江的年龄看起来比较小,大家在他面前不会感到那种压抑感,因此气氛还比较轻松。

大家随意闲聊了一会,随后王作栋也回到了公司。初进公司大门,王作栋便有一种惊喜的感觉,等他再看了贴着自己名字的办公室,心中的喜悦更甚;能够拥有一间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而且看起来还是装修得很有档次的那种,即便是王作栋这样稳重的人,也难免喜形于色。

陈江再次为潘伟介绍了王作栋,然后让大家分两边坐好,自己坐到主席位置,开始开会。

“今天能够坐到这里的各位,都是难得的人才,公司有幸能得到你们的加盟,是我陈江的幸运,也是公司的运气。不过,目前公司大部分工作才刚刚展开,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以后公司发展的担子就压在你们身上了,我嘛,只有偶尔帮大家跑跑腿,吆喝一下,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大家尽管吩咐。”

陈江最后一句小小地开了下玩笑,让刚刚有点紧张起来的气氛马上变得轻松起来。

“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今天各位能够坐在这里,除了缘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几位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努力追求以及对前途的渴望,当然,还有你们出色的能力,我相信,以后中江公司将成为各位表演的大舞台。”陈江声音抑扬顿挫,这番话充满了信心,几人听了精神俱都一震。

四个人当中,只有许若菱知道陈江背后的真实身份,听到陈江说出这番话,她的感受又与其他三人不同。虽然早已经认可了陈江的表现,但貌似陈江每次都能让她眼前一亮。

看着陈江侃侃而谈的从容,许若菱心想,这家伙的脑子里到底还藏着什么秘密?真让人难以相信他才读高一。许若菱有时真有一种想要撬开陈江脑袋好好研究一番的冲动。

相对陈江,这些话只不过是老生常谈,信手拈来。九十年代初,还没有后世那些花样繁多的励志演讲或者经理人培训之类的科目,所以现在出来参加工作的人都比较单纯,经常一两句鼓励和夸奖的话就能让他们精神大震,陈江向来不吝啬对他人的赞美,所以几个人在陈江下面工作都比较开心。

接下来,陈江话锋一转,让万辉和王作栋先总结一下此行出差的取得的成绩。

万辉的任务,除了为轴承厂囤积的产品找一个新的买家,最主要还是对广东江门一带的摩托车市场进行调查,实际上,他最终所找到的买家也是在江门市。

九十年代初是国内摩托车行业开始起步的阶段,九二年之前,国内的摩托车行业主要是还是以贸易为主,广东江门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进口摩托车交易基地,国内市场有百分之五十的进口摩托车是从江门流向全国各地。

从去年开始,江门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江门的摩托车产业正式走向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成为国内摩托车生产行业的先驱者,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陈江将中江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在实力生产路线,其中摩托车行业是陈江最看好的一个,国内摩托车市场现在才刚刚起步,远远未达到饱和的状态,而且摩托车组装不需要太过高深的科技,生产线相对容易建立,所以陈江才派万辉到江门那边去取经,为将要展开的事业做准备。

光达轴承厂生产的轴承配件,是专门为机械制造业而准备的,在江门那块地方想要找一个买家并不难,基本上所有的型号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使用者,对这一点陈江早有计较,所以他才一直没把这件事看得太重。

万辉详细地说了一下自己这次出差所取得成果以及一些见闻,最后根据他自己的看法提了几点建议,许若菱临时担当起秘书的身份,用本子记录了一下重点。潘伟目前负责的工作跟现在讨论的事情差别太大,所以他只是静静地听万辉的发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王作栋到北方,主要是去考察几家国内摩托车企业的具体情况,他所考察的几个企业都是相同性质的,属于国有企业,与万辉调查的对象不一样。当然,他也完满地完成了任务,与几家国有摩托车企业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并取得了第一手详细的资料。

陈江这样的做法是想要双管齐下,通过国有企业购买摩托车发动机配件,再借鉴江门新兴的专业化生产线,在新明搞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摩托车生产基地来。

陈江记得,后世国内比较有名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力帆集团,它的创始人尹明善当初走的就是这条路子,他先是通过一家叫建设摩托的国有企业购买摩托车发动机的配件,然后自己投资生产线来组装,从发动机中赚到第一桶金,才有了后世闻名全国的力帆集团。

有着成功模式的借鉴,陈江自然是充满信心,何况他对接下来十几年的行业市场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这是陈江最为依仗的资源,也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现在中江公司最欠缺的,是起步所需要的大笔资金。

——————————————————

求推荐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