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行走坐卧皆养生
33222900000033

第33章 掌心贴腹法,排浊脾胃健

日本古方派的代表人物吉益东洞(1702-1773)云:“腹为生之本,百病根于此,故诊病必诊腹”,可知腹的意义重大。而我的一位朋友付老的养生秘诀就在于对“腹”的保健。在付老家,老老少少几口人正随着养生音乐,全神贯注地练“养气法”,尤其是4岁的小外孙学着大人的动作参加锻炼,非常讨人喜欢。老付一家三代有老夫妇俩、儿子、儿媳、姑娘和小外孙,他们坚持早上锻炼站桩,晚上练习养气法,已非一日。

古代传统养生术认为,养气法是结丹之法。这个“丹”,相当于人体内源性药物,可以提高免疫,祛除疾病。付老就是练了此法,摆脱了疾病的折磨。这还得要从1994年说起,那时他才54岁,说来也不算老,可从14岁开始当学徒算起已干了40个年头,由于积劳成疾,身上某些“部件”过早老化,运转不灵了。病不打一处来,肝功能衰退、肾虚、心跳过速……不久,又添了新病,医院一诊断,这大祸临头了!脑里长了个“脑垂体瘤”。专家说,不动手术,会影响视神经,导致失明,进而波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半瘫直到全瘫;动手术呢,脑袋手术不同于一般部位,万一碰断了哪根神经,后果也不堪设想。唉!难道阎王真的要他去了吗?他老伴和儿女们流着泪,偷偷地为他准备后事。不知是上苍有眼,还是他天生有缘,正当他徘徊在生死路口之际,他的朋友老杨来探望他,并告诉他道家养气法会带给他希望。付老这个山东大汉,性格爽快,他豁然从病榻上坐起。是呀,他还等什么,动手术也好,不动手术也罢,都是九死一生,立即去学!

老师告诉他:“如果说小周法是练,那么养气法是养。传统养生术提倡以‘养’为主,以练为‘辅’。不养气则体内真气很少,光空转。效果不好,更难以结丹。养出功能,练出功力,从时间上分配,养应占三分之二,练占三分之一。”老付对照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感慨地说:“我一生下来,就不停地动,不懂得坐下来静养,看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那么养气法怎么做的呢?

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体态。站式、坐式、卧式都行,以坐式为主。坐式是养气法中应用最普遍的姿势,包括端坐式、靠坐式、盘坐式、跪坐式等各种具体姿势。端坐式要求自然端坐在适当高度的方凳或椅子上,头正直,松肩含胸,口眼轻闭,两手轻放在大腿上,腰部自然伸直,腹部放松,臀部坐在凳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两腿分开,两膝与肩同宽,两脚平直。调整好坐姿后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注意下丹田(女士在月经期意守中丹田),似守非守。两手叠放于下丹田部位、掌心轻贴腹部,男士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士相反。长期练习,真气便在下丹田处凝集,形成一“气团”,即所谓的“丹”。也可以全身放松,哪儿都不守,在这种全身放松的状态中有些病也可以自然好转。亦可以意守病灶处。

付老根据老师指点的动作要求开始练了起来。没想到半小时后,腹部温缓如灼,连续出现屁股排气现象。老师说他属经络敏感型的人,静养的时候,效果来得快。这是什么道理呢?人体在放松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进入养生状态,自然能很快启动周身各部之精气,使各部精气自动协调来作功,对人体全身进行一次整体的调整。在静态下,自然能获取天地之能量,使自身元气得以培补,自动协调平衡。在入静的情况下,使其大脑有序功能加强,充分发挥自动恢复功能,使人体各部失调的功能自动恢复正常,从而使机体免疫功能大大提高,内气在体内旺盛有力运行,打通不通的经络,消炎化淤,加速体内新陈代谢。所以,表面看起来坐在凳子上一动也不动,其实体内气机按其自身经络路径旺盛运行,体内气机在一起滚动、涌动、翻动等许多变化,正如所谓:“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这里所说的不动,实际上是外静内动,静中求动,其实人体气血运行都是按子午流注图周而复始作循环运行。人随着年龄增大和衰老,出现因肾功能减退而引起上实下虚的状态,腰腿酸软无力,性功能下降和头部目眩耳鸣多痰,这是在清气下降,浊气上升的情况下,通过养气法,使元气充足,形体各部功能自动协调平衡,加之五脏六腑也自动恢复正常,充分发挥五脏六腑良好的功能,从而使脾胃健壮,自然脾升清,肺降浊气,也就是自动协调平衡,使疾病消除。付老恍然大悟,难怪出现这么多的排气现象,原来是全身进行一次整体的调整。

养气法练习一个月后,付老感觉浑身有力,气色也发生了变化。熟人遇见他,都很惊讶,往日病态无神的付老,如今如获新生般容光焕发。付老尝到了甜头,又学了3个月。他的老伴是个细心人,拽着他去医院作了一次检查,结果那要命的脑垂体瘤只剩下1/3了。老两口走出医院,感觉神清气爽,亲亲昵昵地互相牵着手逛公园、逛商场,生活又开始充满了乐趣。自从付老患病以来,家庭气氛凄凉,家人都郁郁寡欢。老两口学养气法后,家庭才逐渐恢复了昔日的欢乐。“传统养生术好,我们也要学。”儿子、儿媳、女儿几乎是异口同声。小外孙也蹦跳着说:“我也要学!”就这样,一到晚上,全家人就开始练习跟随着“掌心贴腹部,安心练‘丹炉’”的要领,走进了传统养生术之门。歌诀云:“坐如参悟气归田,行气运力两臂间。心手相应气使转,不是神仙胜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