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行走坐卧皆养生
33222900000024

第24章 大寒多行走,疾病全溜走

“大寒小寒,杀猪过年”,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大寒节气的到来,表明我国气候将达到最冷的季节。南京体育学院李靖教授提醒市民,这个时期应该多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同时适当进补,以良好的体魄和心态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李教授建议,可进行慢跑、太极拳、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不宜过度激烈,同时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上班族如果在上下班时选择步行,则是最好的锻炼和养生方式。

天寒时节行走养生比较有讲究,比如行走时上身保持正直,慢慢用鼻吸气,以右手掐着鼻子,用嘴吐气,可以治疗伤风头痛,都应当导引至汗出为止。

另外一种为原地走,具体方法为:

右手高举过头顶,右脚跺地,手掌向上仰起,持续到鼻吸气40次为止,动作完毕后换左侧进行相反的动作。

经常运用此法能祛除发烧、脊背疼痛之症。以鼻吸气,用嘴吐气为使进入体内的冷空气加温。以手掐鼻子,中指和拇指按在鼻旁的迎香穴上,可以引动肺经。左手高举过头顶,仰掌,为升手阳明大肠经之气(由手至头)上达于肺,同时接天阳之气,促进了肺经与大肠经的表里作用,有助于升清气,降浊气;左脚跺地为排出病浊之气。

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李教授提醒市民步行时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因为风寒之气最容易损伤阳气。特别是老年人、体质虚弱的人、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更是寒气侵害的主要对象。

寒气是很多病的根源,是健康的头号杀手!可惜的是,现代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日常做着损伤阳气,招引寒气的傻事,有病时又期求医生的灵丹妙药能够妙手回春。贪食冷饮,饮食不节,过度熬夜,运动不足,过用寒凉药物等,使我们的阳气越来越虚。一旦受风淋雨,冒雪受寒,寒气便会长驱直入,有的当时发病,有的埋下病根。日积月累,我们的体内便会缺乏阳光,冰天雪地!因此,大寒节气要做适当的运动,多做步行运动。

在起居方面,市民要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专家建议,市民入睡前可以用热水洗脚,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另外,有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的患者,早晚应尽量少出门。平时要多喝白开水,以补充身体水分。

大寒节气是由冷至暖的过渡期。专家建议,此时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另外,大寒节气气温变化多端,可适当吃些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日常饮食中常用的具有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有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另外,山楂、柚子、小米粥等养脾消滞的食物也可适当多摄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