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行走坐卧皆养生
33222900000014

第14章 属于全民的传统健身法——六字诀

一、功法源流

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配以动作导引,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传统健身功法。所谓六字即“嘘”、“呵”、“呼”、“呬”、“吹(腑)”、“嘻”。

六字诀具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时代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他所著的《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已有“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的记载。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著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在他所著的《刻意篇》中有“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隋代高僧、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凱在其《童蒙止观》中将六字诀用于佛学坐禅止观法门。唐代著名医学家、气功养生家孙思邈继承了唐代以前气功精粹部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明和创新,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发挥,认为“大呼结合细呼”等。唐代道教学者胡愔在其《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中改变了六字与五脏的配合方式。改肺嘘为肺呬,改心呼为心呵,改肝呵为肝嘘,改脾嘻为脾呼,改肾呬为肾吹,另外增胆嘻之法。历代的医家、道家、佛家都在推荐六字诀,并且对它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上流行着不同形式的六字诀,大约有十几种之多。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健身气功极大的关怀和重视,由国家体育部门组织编创了《健身气功·六字诀》,为健身气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二、动作姿势

1.嘘字诀

将气吸足时,右臂随着头向左转90°,在转动的同时,怒目扬眉呼气,口吐“嘘”字音。当头转到不能再转时,右手用力拍打左肩井,同时左手放下,自然下垂。再次吸足气,左臂随着头向右转90°,在转动的同时,怒目扬眉呼气,口吐“嘘”字音。当头转到不能再转时,左手用力拍打在右肩井,同时右手放下,自然下垂。

2.呵字诀

将气吸足时,头缓缓向左转90°,同时呼气,口吐“呵”字音。当气呼尽时,头缓缓向正面转,目视前方。再次吸足气,头缓缓向右转90°,同时呼气,口吐“呵”字音。当气呼尽时,头缓缓向正面转,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双手虎口交叉相握,叠放于下丹田,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士相反,静养片刻。

3.呼字诀

将气吸足时,右臂随着上身缓缓向左弯身,右手从左侧自上而下随着弯身下去摸左脚,同时呼气,口吐“呼”字音。身体缓缓直起,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再次吸足气,左臂随着上身缓缓向右弯身,左手从右侧自上而下随着弯身下去摸右脚,同时呼气,口吐“呼”字音。

4.呬字诀

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小步,目视前方。双手高举,扩胸,右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同时逆腹式深吸气。当两手举到头顶时,双手向后一扬,随着双手扬起,目视天空,同时呼气,口吐“呬”字音。气尚未呼尽时,两手臂从正面缓缓放下,同时右脚跟落地。左脚收回,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小步,目视前方。双手高举,扩胸,左脚尖着地脚后跟抬起,同时逆腹式深吸气。当两手举到头顶时,双手向后一扬,随着双手扬起,目视天空,同时呼气,口吐“呬”字音。气尚未呼尽时,两手臂从正面缓缓放下,同时左脚跟落地。左脚收回,略宽于肩,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5.吹字诀

左脚向左开步,两脚略宽于肩,两膝微屈,全身自然松立,配合自然呼吸。双手交叉,手心向上置于小腹处,目视前方。两手上捧于胸前,掌心内旋,翻掌手心向上托于天,头向后仰目视手背。在两手上捧时,逆腹式深吸气。弯腰,两手心向下压,接近地面,弯腰时目视地面,类似彭祖观井法,但高血压患者,头不要低下。在弯腰的同时呼气,口吐“腑”字音。

在两手下压到不能再压时,缓缓起身,先起臀部后抬头,两手分别抱在左右膝盖上。左脚靠近右脚或并拢下蹲。身体缓缓直起,两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6.嘻字诀

两手握拳,双拳上举至两臂约与肩平,拳心朝前上方,头抬起。双手高举过头,握拳向上打,头抬起,双眼注视拳头,自然呼吸,打30~50拳。高血压患者不要向上打,只能平打,即拳从胸前向前方打击。两手自然下落于身体的两侧,目视前方。两臂缓缓抬起,成八字形,两手心向下,目视前方。两手从小腹前如抱一个小球(两手之间距离约10厘米)。两手缓缓上举至胸前,两掌举至颈前,内旋外翻,在抱球上举的同时,逆腹式深吸气。在两手内旋翻掌后,两手向前上方分开,两手臂顺势缓缓下落于身体两侧。在手臂下落的同时呼气,口吐“嘻”字音。

三、功法作用

1.嘘字诀作用

(1)中医认为嘘字诀与肝相应。口吐“嘘”字音,具有泄出肝胆之病气、浊气,调理肝胆,增强其功能,防治肝胆疾病的作用。又由于肝开窍于目,所以在口吐“嘘”字音时,怒目扬眉,还可起到疏肝明目的功效。

(2)身体左右旋转,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及消化功能,而且可以使人体的经脉得到调理,全身气机得以顺利升降。

(3)肝属于木,木旺于春,春天树木生枝发芽,齐齐向上,在人体内很容易发生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两胁胀满、心情烦躁等一系列肝胆病症,此时更需要练习此功。

2.呵字诀作用

(1)中医认为呵字诀与心相应。口吐“呵”字音,具有泄出心和小肠之病气、浊气的作用。

(2)双手叠放于下丹田,使肾水上升以济心火,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调理和增强心肾功能。

(3)头项向左右转动90°,可以刺激大椎、定喘穴,牵拉颈部肌肉,增强脑部供血,消除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强身健体。

(4)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循环畅通,面色显得红润而光泽。

3.呼字诀作用

(1)中医认为呼字诀与脾相应,口吐“呼”字音,具有泄出脾胃之病气、浊气的作用。

(2)通过弯腰等一系列动作,锻炼了腰和四肢,可以防治腰和四肢疾病。

(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坏可以从口唇反映出来,如脾气健运,肌肉营养充足,则口唇红润而光泽;脾气不健,肌肉营养不足,则口唇淡白或萎黄无光。胃脘痛、呕吐、嗳气腹胀、腹泻黄疸、肌肉萎缩、下肢瘫痪、皮肤水肿、脾胃不和、消化不良、便血、女子血崩等病症,练此功有效。

4.呬字诀作用

(1)中医认为“呬”字诀与肺相应,口吐“呬”字音,具有泄出肺与大肠之病气、浊气的作用。

(2)通过双手高举向后一扬,同时头也向后扬,可刺激颈部,肩背部周围的穴位可防治颈、肩、背部的肌肉和关节疲劳,并防治颈椎病、肩周炎背部肌肉劳损等病症。

(3)开窍于鼻,鼻是呼吸之气出入的主要通道,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主要依靠肺气功的作用,通过呬字诀的锻炼,肺气和顺,则呼吸利,嗅觉灵敏。

5.吹字诀作用

(1)呼字诀与肾相应,吐“腑”字音,具有泄出肾之病气、浊气的作用。

(2)通过双手高举托天,逆腹式深呼吸,使肾等脏腑得到很好地按摩,具有强肾、固肾的作用。

(3)通过双臂高举、放下、弯腰、下蹲、抱膝等活动,不仅可以强肾、固肾,而且还可以打通任督二脉,调节十二经脉,防治腰背和颈椎病症,增强肾功能和性功能,还具有减肥的效果。

6.嘻字诀作用

(1)中医认为,嘻字诀与少阳三焦之气相应,口吐“嘻”字诀有疏通少阳经脉,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

(2)通过双手用力打拳、抬头、放下等动作,可以起到升降全身气机,调和全身气血等作用。

(3)双手高举过头,向上打时,头向后仰,可防治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