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一本通
33220300000089

第89章 老年人心衰的基本治疗

老年人心衰的基本治疗,对于洋地黄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专家们认为:洋地黄不能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但它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仍然可作为治疗心衰的基本药物,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合理。

专家锦囊

老年人心衰慎用洋地黄

洋地黄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如下几点应予以了解和重视。

(1)剂量宜小:老年人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致使洋地黄经肾脏的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因此,应用剂量要比常规量小,且需结合肾功能状态调整剂量。如果肾功能基本接近正常,首次给予饱和量的1/2~2/3,以后给予最小剂量维持,需一周左右达负荷量。

(2)联合用药:近年十分强调联合用药治疗心衰,主要是洋地黄与利尿剂及某种ACEI或β受体阻滞剂联用。联合用药可促进心衰症状改善,减少洋地黄用量及时间,并有利于撤停洋地黄药物后不至于引起心衰症状复发。

(3)注意禁忌:洋地黄用于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时弊多利少。这是由于舒张功能不全心衰常无心肌收缩力的明显减弱,洋地黄是正性肌力作用药物,难以对舒张功能不全心衰发挥作用。相反,洋地黄的增强心肌收缩作用反可使心肌舒张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并由于增加心肌耗氧和耗能,加重心肌缺血。因此,舒张功能不全心衰患者要避免应用洋地黄,尤其是肥厚性心肌病要慎用。

(4)预防中毒:老年人对洋地黄的耐受性差,使得治疗量更加接近中毒量,较青年病人更易发生中毒反应,为此,在应用洋地黄时要提高警惕。目前认为,肾功能减退、心肌钾和镁的耗竭,增加了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也是导致老年人好发洋地黄中毒的原因。另外,老年人饮食含钾量低,机体时常处于低钾状态,加上排钾利尿剂的应用,加重低钾状态,同时也促进镁的丢失,更易引起洋地黄中毒。一旦出现中毒反应,应立即停药并补钾,一般主张口服补钾,静脉补钾则应严格掌握指征。

中老年人家中要常备4种药

由于冠心病很容易诱发心绞痛、心梗等疾病。因此,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人,除了要注意保暖、起居有规律等以外,家中一定要常备以下四种药:

(1)硝酸甘油:对冠心病患者来说,硝酸甘油是急用药,常常被称为“救命药”,只要舌下含服1片,就可以在一两分钟之内,迅速扩张血管,改善供氧,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而且副作用小,即使没有被确诊为冠心病的人,一旦出现胸痛,也可以服用。

(2)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与硝酸甘油相似,硝酸异山梨酯同样能够起到扩张动、静脉血管,缓解心绞痛症状的作用。不同的是,硝酸异山梨酯作用时间较长,起效较慢,通常不作为急救药物使用。只有使用硝酸甘油不见效,或极少数对硝酸甘油过敏的患者才能使用。

(3)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够作用于血小板,控制其聚集形成斑块,每天100毫克左右,长期服用,可以大大降低出现血栓的几率。

(4)他汀:他汀类药物可以降血脂,此外,它还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可长期服用,以避免血管被脱落的斑块堵塞。

温馨提示

目前,多数专家不主张对老年心衰病人长期使用洋地黄维持治疗,心衰纠正后就需减量并停药。当然,洋地黄的使用也要注意个体化问题。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确需长期用药,对此,应选择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的地高辛,用法每日0.125毫克,并根据条件做好血清地高辛浓度测定。

措施得当,保证生命安全——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急救与护理

中国每年有50万新发的心肌梗死,大约每15秒就有1人因此死亡。如果及时采取复苏措施,很多人能挽回生命。诱发冠心病猝死的因素有很多,如过度劳累、强烈的刺激、饱餐或大量饮酒等均会导致冠心病突然恶化,引发猝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及家属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猝死,4分钟内进行有效心肺复苏者有一半可以被救活;4~6分钟进行复苏者,10%可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如果由于没有人识别病情,而没有立即开始求救的话,患者是不可能生存的。

同时,冠心病患者在过冬前做些预防工作无疑是必要的,除经常就医检查、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外,准备一个保健盒也是一个重要措施,特别对于曾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更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