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一本通
33220300000057

第57章 冠心病的时间疗法

一项关于心血管病发病的时间性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猝发性心脏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高血压也有这种双高峰规律,即早晨7~9点和下午3~5点时血压升高,以致脑中风在这两个时间段也呈高发现象。这个规律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和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

专家锦囊

冠心病患者的时间规则需“拨误反正”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由心肌缺血和致命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病急发率和猝死率,以上午6~12时最高,尤其是睡醒后头3个小时心脏最容易“闹事”。专家们称这段时间为冠心病发病的“清晨峰”。

专家们指出,要是能在高峰到来之前用药,无疑能减少猝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此,专家们提出了一种生物节律健康法,认为早起早睡,生活规律,能有效地降低这种危险因素。与此同时,还可配合药物治疗。通常服用的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在服后24小时左右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因此,一天一次的药物应在早晨6点服用,一天两次的应在早晨6点和下午3点服用,一天三次的应在早晨6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服用。这样就有可能抑制双高峰的出现,减少猝发心脏病和脑中风的危险。

根据冠心病发作的这种双高峰规律,冠心病患者的锻炼也需“拨误反正”,应将传统的晨练改为晚9时锻炼。有些人的心脏病突发就是因晨练不当所致。晚9时锻炼一方面避开了发病的高峰期,另一方面还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发病隐患。冠心病患者的锻炼应适度,早起后可散散步、做做操,晚锻炼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时间为40分钟左右,但必须遵循在锻炼中和锻炼后无明显不适感的原则。病情较重的患者,锻炼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清晨高峰预防关键是3个“一”

只有未雨绸缪,播种健康,珍爱生命,才可以大大减少“魔鬼时段”的危害,做到生活方式文明,生命之树常青。

(1)醒来1杯水:经过一夜睡眠,通过呼吸、出汗、排尿等会失去约500毫升水,清晨醒来,血液处于浓缩状态,应立即补水。

(2)晨起1次药:早晨清醒后,交感神经会很快兴奋起来,要及时服当天的第一次药,以阻断交感神经兴奋。而空腹服药,15分钟内就会起作用。

(3)记住一句话:记住什么话呢?就是“老人要过慢生活”。起居、饮食、活动、上下楼、做事……一切都要慢一些,千万别着急。起床要“3个半分钟”,是指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而是要在床上躺半分钟;然后慢慢起来坐半分钟;再将两条腿下垂在床沿边等半分钟,然后再站起来走动。白天要“3个半小时”,是指每天早上起来活动半小时;中午睡上半小时;晚上步行半小时。

温馨提示

阴雨天的气压比平时低,空气中含氧量变少,对冠心病、高血压的病人很不利。另外,冠心病患者面对阴雨带来的气温骤变,也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发病。在这种天气中锻炼,要以心脏能承受为度,出门时如果感觉不舒服,要及时停下缓口气。住在没电梯的楼里的老人,更要注意歇歇,避免供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