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一本通
33220300000052

第52章 恶性刺激能破坏心态平衡

从理论上说,如果人体处于平衡状态,人的健康状况通常良好,可是,紧张性刺激能破坏这种平衡。长期处于心理方面的紧张性刺激下很容易生病——心血管功能突然增强,结果造成高血压;体内储存的能量突然被调用,就容易患糖尿病;组织修复和再生功能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就会引起肠胃失调等诸多疾病。

专家锦囊

冠心病青睐企业高层

据我国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冠心病已经开始逼近年轻人,中青年企业管理人员首当其冲。调查显示:我国年轻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年龄小于40岁的人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发病年龄最小的为16岁,高分布人群在20岁到30岁之间,其中男性比女性高4.9倍。年轻人冠心病占总发病率的4.3%,且有北高南低的趋势。

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突发性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中,40岁以下者已达到了13%。据调查,中青年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多数是年轻的经理、厂长、企业家等管理人员和决策者。

为什么中青年“当家人”易患冠心病呢?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社会上的各种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中青年“当家人”不仅工作繁忙身体劳累,而且心理压力也很大,从而易产生冠心病。

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指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随时保持健康的心态,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心梗的死亡率。由于相继开展生活方式干预等活动,如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病发病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其中冠心病死亡率下降达50%以上。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要努力做到精神舒畅、生活规律、避免紧张、防止过劳,预防冠心病和急性心梗的发生。

不管地位高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是什么决定了人的健康状况呢?从理论上说,如果人体处于平衡状态,人的健康状况通常良好,人体功能的重要指数比如心率、血压、血糖水平等,都处于理想范围之内。

可是,紧张性刺激能破坏这种平衡。我们的身体虽然对外伤等生理上的紧张性刺激非常敏感,反应也非常迅速,对心理方面的紧张性刺激却无能为力,长期处于心理方面的紧张性刺激下很容易生病——心血管功能突然增强,结果造成高血压;体内储存的能量突然被调用,就容易患糖尿病;消化、生长、组织修复和再生功能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就会引起肠胃失调、儿童生长发育缓慢、女性不排卵、男性不勃起等诸多疾病。如果这些状况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能得到改善,免疫系统最终会“举手投降”,人们的身体防线将彻底崩溃。

恶性刺激研究证实,恶性精神刺激和心脏猝死密切相关,有相当一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一个月曾遭受重大精神打击。因为情绪的应激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分泌过量的儿茶酚胺,促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心肌梗死。

在整个社会中,正如不同的穷人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比如饥饿、担心薪水不能维持到月底)一样,不同的富人也承担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比如睡眠时间越来越少、日益沦为“工作狂”)。而一旦遇到麻烦事,与处于社会上层的人相比,处于社会下层的人更难得到社会支持,只能独自承担。这种心理紧张性刺激就会在体内长期存在并缓慢发展。研究表明,这不仅会削弱人体的各项功能,还可能导致某些类型的神经元的损伤。这从一个方面告诉人们,不管地位高低,一定要设法保持良好的心态,才对得起自己的身体。

温馨提示

冠心病患者平时可以做一些业余的手工操作,如编织、木工、雕刻等,可以使脑力有个歇息的机会。练字、绘画可使情绪稳定,精神完全进入一个宁静的境界。当心情不佳、紧张焦虑时,也可以外出旅游。改换一下环境,可将注意力转移,达到精神松弛的目的。遇到不满意的人和事,切忌生闷气或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