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先求己
33191800000009

第9章 因时养生

1.早晨养生

起居有常,即按机体的需要有规律地作息,这是古代养生家恪守的信条,符合人体生物钟的规律,中医主张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这是为适应四季昼夜的长短之变。

《抱朴子》中讲:“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说的是鸡鸣大日出前,人体肾上腺激素的水平逐渐上升并到达高峰,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到户外活动可以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使松弛的筋骨肌肉得到恰当自如的运动,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因为它是人一天的开始,所以,一天的精神与工作的效率都取决于早晨,早晨养生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很多人对于早晨如何养生一直都很困惑,其实早晨养生只要做到以下两件事情就可以了。

——喝水

起床第一件事就应该喝杯水。正如中医说的:“晨起胃气最弱。故尔饮凉水以激胃气。此为养生第一。”也就是说,人刚睡醒的时候胃气最弱,还不能吃东西;只能喝凉开水去刺激胃肠道,从而产生饥饿感。然后再去撒尿、洗脸、锻炼身体、吃早饭。

除了开水之外,还可以喝一杯蜂蜜水,因为蜂蜜水有保护血管,通便,降压,消炎,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肝功能及增强体质的作用。人经过一夜睡眠后,体内大部分水分已被排泄和吸收,这时空腹饮一杯蜂蜜水,既可补充水分,又可增加营养,完全可以取代白开水。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早晨起床后习惯喝淡盐水,认为淡盐水可以清理肠胃,使习惯性便秘得到改善。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钠一般不会缺乏。摄入过量有可能导致或加重高血压、肾炎等疾病。不过医生建议,在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出汗过多而导致钠盐丢失时,应喝适量的淡盐水,以补充水和电解质,加快体内血液循环,可以排毒,防止便秘。

刚开始喝水的时候,不要一次喝得很多;要从几百毫升开始,慢慢增加水量。

——吃早餐

有些人因为工作紧张或时间紧迫,总是忽略了吃早饭。每天早上总是一边饿肚皮,一边自我安慰:“晚上吃顿好的。”以此来弥补早上不吃饭的亏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新陈代谢率在凌晨四时左右是最低的。心跳次数很少,呼吸次数很少,消化液分泌也很少。因此早晨起床,确实不能吃难于消化的食物。但是人类早晨必需吃东西,否则不能补充上午的能量,而且容易发生胆结石。

早饭必须吃,但是不要吃得太多。可以吃营养丰富的高蛋白健康早餐,不仅省时方便而且很有营养。除了高蛋白食品外,还应多吃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除了提供能量之外,还附带提供维生素、矿物质和少量的蛋自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比如那些以玉米、小麦或大米等原料制成的即食谷类食品,加人牛奶后一并食用,不仅保证基本营养成分的摄入,而且具有低脂肪和不含胆固醇的优点(煎鸡蛋、油条恰恰相反,因为脂肪及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

2.中午养生

午时是一天中的分割线,在中午的时候,人们的精力相对于早晨来说,已经消耗了一半,经过了一上午的拼搏,终于到了午餐时间,该给我们的身体增添一些养料了。在紧张的节奏中,能够悠闲的享受午餐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大多人吃的是方便的快餐,或者是公司准备的工作套餐。快餐速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然而,我们为此付出的健康代价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怎样去吃好这一顿饭。

相对于早饭的简单来说,中午的饮食就相对的要丰富一些,营养学家建议午饭要多吃一些米、面外,最好在吃一些配以蔬菜浓汤,和马铃薯或豆类能够含淀粉之类的食物,这样会消除午后的饥饿与疲劳。

另外有的人不吃早饭,把早饭和午饭都合到一起去吃,中医养生家则认为对于中午吃饭的人来说,只宜吃六七分饱。这是因为如果吃的饱会使脑部的血液和氧大部分都转移到消化道去,给人带来疲劳,使其昏昏欲睡,特别是吃脂肪过多,脂肪转化为能量所需要的时间往往较长,而若吃的精致糖较多,会使胰岛素忽而增加、血糖含量忽而剧降。这都会使人较长时间的头痛,头昏、这不但对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会造成影响,也加重了肠胃的负担,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养生家还建议午饭后可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吃过饭后不宜饮茶,而是比较适合静坐或午休。

当然还有些人中午大吃大喝,这是最损害健康的,因为没有节制的暴饮暴食,会使人的胃脏受到过多的压力,从而感觉不舒服,甚至引起一系列胃病。

所以中医养生学家建议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中午吃过饭后,可以休息三十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使胃功能得到缓解。让人体机能得到休息。

3.夜晚养生

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工作、生活,人体的各个器官都感到疲劳了,肚子也感到饥饿了。许多人回到家里都要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有的人干脆去饭店大吃一顿。实际上这两种做法都对人体健康不利。饮食专家告诉我们,夜晚不应该多吃,因为多吃会加重胃的负担,改善消化是身体健康的关键,消化好,体力增强,人的抵抗力也就会增强。虽然说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之一,但是没有正确的饮食观,人们也很难实现益受延年的梦想,随之而来的暴饮暴食则会引起各种疾病。尤其在睡眠之前,更不可饱餐。《彭祖摄生养性论》中曾提到:“饱食僵卧则伤气。”就说明了饱食过后不宜立即入睡,否则,饮食停滞。会干扰睡眠。而且,晚餐吃得太饱,血糖、血中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浓度就会增高,所以尽量不要吃太多过于油腻的东西,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

吃完饭后,由于一天的劳累,大脑皮层细胞渐渐由兴奋状态转入抑制状态时,人就有了睡眠的要求,因此在夜晚养生中,最重要的就是睡眠质量。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重要手段,是最好的节能,也是最好的储备及充电,更是恢复疲劳、走出亚健康的养生第一良方。

睡前要减慢呼吸节奏。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使各个器官都平静下来,静则生阴,阴盛则寐,最好能躺在床上做几分钟静气功,做到精神内守。

睡前可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因为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将有助于健康。

失眠的病人别忘了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目的在于帮助神经系统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在进行这些运动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上和呼吸上,这样很自然会产生睡意。拥有充足的睡眠才可以保证第二天精神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