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孩子爱心的162个动物故事
33174000000159

第159章 北温带寒冷地区的大型山猫

猞猁的栖息环境较宽,可可西里的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荒漠和高寒草甸等都有猞猁的足迹,它们栖居于岩洞、石缝之中。猞猁基本上属于北温带寒冷地区的产物,即使在北纬30度以南,也栖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带,是分布得最北的一种猫科动物。

猞猁属于中型的猛兽,因为它的体形略小于狮、虎、豹等大型猛兽,但比小型的猫类大得多。它的毛色变异很大,脊背的颜色较深,全身都布满豹一样的斑点,这些斑点有利于它的隐蔽和觅食。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耸立的黑色笔毛,约有4厘米长,其中还夹杂着几根白毛,很像戏剧中武将头盔上的翎子,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势。耳壳和笔毛能够随时迎向声源方向运动,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笔毛就会影响它的听力。

猞猁捕食各种鼠类、旱獭、兔、鼠兔和一些鸟类,有时也猎食体型较小的幼龄岩羊等中型动物,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间隔9—10年出现一个高峰。

猞猁有时还袭击麝牛、狍子、鹿,以及猪、羊等家畜。在捕捉猎物时,常借助于草丛、灌丛、石头、大树等做掩体,埋伏在猎物经常路过的地方等候着,两眼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它的忍耐性极好,能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卧上几个昼夜。待猎物走近时,才出其不意地冲出来,捕获猎物,毫不费力地享受一顿“美餐”。如果一跃捕空,突击没有成功,使猎物溜走了,也不会穷追猎物,而是再回到原处,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机会。

有时它也悄悄地漫游,看到猎物正在专心致志地取食,便蹑手蹑脚地潜近,再潜近,冷不防地猛扑过去,使猎物莫名其妙地束手就擒。猞猁也善于游泳,但不轻易下水。

它们都是趾行性动物,大多数均能攀缘树木。视觉、嗅觉、听觉敏锐发达。大部分都是单独生活的。除猎豹外,它们捕捉猎物一般都采取隐藏伺候或悄悄接近然后猛扑过去的办法。在夜间,当林中一片寂静、栖居在树上的鸟类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候,便伸出利爪得心应手地猎取食物。事实上,通过猞猁等食肉动物这种迅速而有效的方式而捕杀的个体,是野生动物的自然死亡的生命的一部分,也构成了自然界平衡发展的一部分。

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避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假装死去,从而躲过敌害。但它也有逃脱不掉的时候,在自然界中,虎、豹、雪豹、熊等大型猛兽都是猞猁的天敌,如果遭遇到狼群,也会被紧紧追赶、包围而丧命,一般都难以逃脱。

也许,它们还需要进化的更聪明一些,但它们能摆脱掉被那些大型猛兽捕捉的命运吗?估计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