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
33164800000323

第323章 礼政四学校(5)

制科取士之法考湖广通志

刘子壮

古之有天下者。必求圣贤以共之。以为非此不能安亿万之众也。且以为非此不能居亿兆之上。而使之相安。故有以天子而下访匹夫之事。其后道微。上以功名为悬。而下有富贵之志。上下交相疑。而以术为御。于是法日密。而治亦日不古矣。尧之举舜也。内有四凶。外有洪水。而其所详者。乃在家人父子之间。又将以是试之。谓夫其道不出乎此也。伊尹乐尧舜之道。而汤与之伐夏。武王以吕尚为军师。而所陈者敬义。当其时。或币聘之。车载之。学焉而以为师。数千岁后。惟昭烈于武侯有之。此时未有制科。而其所取之士如此。其士固异。其取之也亦不同。其所以相与有成也。亦自非后之所能及。至士出于取。取立以法。则宾师之位虚。而道德之意微矣。周最近古。有三年宾兴之典。此后世制科之原也。然考其制。由乡学者。乡大夫掌之。而用之大司徒。由国学者。大乐正掌之。而用之大司马。然皆书其德行道艺。而无所谓文字之观。礼曰。以宾礼礼之。犹有尊贤敬士之意。而无一切束缚猜禁。与夫徒隶役使之事。及周之衰。诸侯不贡士。士不养于学。乃各以其所学。显于列国。进而为游谈。退而为着术。而上以文取士。士以文自见之原。自此始矣。至汉文帝访贾谊。武帝策董仲舒。遂为天子临轩策士之始。其所言者皆天下大务。一代治乱之故。惜其君徒能知其言之善。而不能登之师傅。以竟其学。使二君者。能如汤武之于伊吕。其所表见必有进于古。岂特如是而已哉。隋唐沿之。武后有洛阳殿之亲问。而其后直言如刘蕡者。乃不得第。其时士人不知有三代之学。而人君又多不自亲问。其言既不得通于上。而上亦无为天下得人之意。故其文不显。而士亦无所见。宋明以来。视为故事。规规乎声偶之文。字画之整。固宜其无明道知治之士也。此制科之在天子者也。汉用仲舒言。令列侯郡守。择吏民贤者。岁贡各二人。而茂才孝廉于是始。其后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教射策。又为限年之法。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魏立九品中正之法。择本州岛人为中正。吏部凭之授官。斯二者。犹兼经术德行。未专以文取士也。至晋举秀异。宋用策试。隋置进士。始专以文取士。而士皆投牒自进矣。唐制有三。自天子有制第。而其在学馆曰生徒。在州县曰乡贡。皆升有司而进退之。其科有十二。而行之久者。进士明经二者而已。然其法以声韵帖诵为工。当时所尚者诗赋。而后世论善诗者。反不在其中。宋承明经进士之旧。而进士为盛。又分经义诗赋为二焉。论者曰。能择师儒如胡瑗。以教国学。慎司如欧阳修。以主文柄。则士得其养。而文可以正。此皆争之于其末也。有明专用经义而兼取论策。其意兼以明道求治。而士皆习录纂组。中无实得。苟取科第。其它又往往由于诡道。则士愈贱。而法亦欲变而无所之矣。此制科之在主司者也。合而考之。师焉。宾焉。臣焉。此三代以上之法也。经术焉。诗赋焉。文义焉。此汉唐以下之法也。亲策而不能用其人。不亲策而不能知其人。或得其人而知之不能深。用之不能尽焉。此天子制科之异也。不待上之举之。而以名字自进。不必其人之可取。而以文辞为断。又不必其文词。而以诡道得使人谓制科可废焉。此主司制科之异也。夫古之时得一士而可以治天下。今之时取数百士而天子尚不知其人。何则。古之人以为吾之治天下惟审乎此。而今之人以为吾之有天下不恃乎此也。故略之。古之时必先知而后官之。今之时皆先官其人而后察之。是以上无真确之见。亦无破格之举。而下亦循资守分。无敢自言其有志于天下之大。吾尝见国家乏人。至治不着。而蓄道怀志之士。需时待命。而无以显于当世也。不揆疏昧。辄条其考如右。伏惟裁之。

唐摭言后序

程晋芳

余承乏为四库全书纂修。校唐摭言十五卷既毕。序以系之曰。曩余读柳子厚送崔子符罢举序。谓进士科必不可废。尚之以孝弟。孝弟犹是人也。尚之以经术。经术犹是人也。喟然叹曰。子厚不学至是乎。千古以降。墨守成规。俾人才不古若。皆子厚之说误之也。及读摭言。而益信余言之不谬。有唐三百年中。风气浇漓。不逮汉晋远甚。其未得科第。则干渎而不耻。既得之。则矜诩而不休。至于谤詈主司。讥斥同辈。相习为故然。幸而制科频举。不专用此途。故能尽人之才。不然。唐之为唐。未可知也。夫有国家者不恃吾制度之精详。而恃吾所以设制度之意。如使进之以孝弟。而吾实有上孝兴弟之心。进之以经术。而吾实有笃古穷经之志。士何由而不应。而患其作伪以相欺耶。且同是人也。以诗赋名之。而为进士。以德行名之。而亦为进士。吾宁取德行名焉。乡举里选之法行。而犹有上书干进。投文邀誉者乎。由宋及明。考核之法益密。而制科益希。又莫唐若矣。正人心。求治法。司马温公二程子紫阳朱子之说具在。酌其中而行之。使与科第相济相维。而不求速效。将士风丕变。浮靡之习益蠲。

议时文取士疏乾隆三年礼部议覆

查兵部侍郎舒赫德奏称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当为之职事也。今之时文。徒空言而不适于用。此其不足以得人者一。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蔓衍支离。以为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其不足以得人者二。士子各占一经。每经拟题。多者百余。少者不过数十。古人毕生治之而不足。今则数月为之而有余。其不足以得人者三。表判可以预拟而得。答策随题敷衍。无所发明。其不足以得人者四。且人才之盛衰。由于心术之邪正。今之侥幸求售者。弊端百出。探本清源。应将考试条款。改移而更张之。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等语。谨按取进之法。三代以上出于学。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后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科举之法。每代不同。而自明至今。则皆出于时艺。三代尚矣。汉法近古。而终不能复古。至汉以后。累代变法不一而足。其既也莫不有弊。九品中正之弊。毁誉出于一人之口。至于贤愚不辨。阀阅相高。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者是也。科举之弊。诗赋则祇尚浮华。而全无实用。明经则徒事记诵。而文义不通。唐赵匡所谓习非所用。用非所习。当官少称职吏者是也。时艺之弊。则今该侍郎所陈奏是也。圣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乎因时而补救之。苏轼有言。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道在于责实。能责实。则虽由今之道。而振作鼓舞。人才自可奋兴。若惟务徇名。则虽高言复古。法立弊生。于造士终无所益。今谓时文经义。以及表判策论。皆为空言剿袭而无用者。此正不责实之过耳。夫凡宣之于口。笔之于书。皆空言也。何独今之时艺为然。且夫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且就此而责其实。则亦未尝不实于用。而未可概訾毁也。何也。时艺所论。皆孔孟之绪余。精微之奥旨。未有不深明书理。而得称为佳文者。今徒见世之腐烂抄袭。以为无用。不知明之大家。如王鏊唐顺之瞿景薛应旗等。以及 国初诸名人。皆寝食梦寐于经书之中。冥搜幽讨。殚智毕精。始于圣贤之义理。心领神会。融液贯通。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而后可称为文。虽曰小技。而文武干济。英伟特达之才。未尝不出乎其中。至于奸邪之人。迂懦之士。本于性成。虽不工文。亦不能免。未可以为时艺咎。若今之抄腐袭烂。乃是积久生弊。不思力挽末流之失。而转咎作法之凉。不已过乎。即经义表判策论等。苟求其实。亦岂易副。经文虽与四书并重。而积习相沿。慢忽既久。士子不肯专心学习。诚有如该侍郎所云。数月为之而有余者。今若着为令甲。非工不录。则服习讲求。为益匪浅。表判策论。皆加覆核。则必淹洽乎词章。而后可以为表。通晓乎律令。而后可以为判。必有论古之识。断制之才。而后可以为论。必通达古今。明习时务。而后可以为策。凡此诸科。内可以见其本源之学。外可以验其经济之才。何一不切于士人之实用。何一不可见之于施为乎。必变今之法。行古之制。则将治宫室。养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师。讼狱听于是。军旅谋于是。又将简不率教者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其毋乃徒为纷扰而不可行。又况人心不古。上以实求。下以名应。兴孝则必有割股庐墓以邀名者矣。兴廉则必有恶衣菲食敝车羸马以饰节者矣。相率为伪。其弊滋繁。甚至借此虚名以干进取。及乎官之后。尽反所为。至庸人之不若。此尤近日所举孝廉方正中所可指数。又何益乎。若乃无大更改。而仍不过求之语言文字之间。则论策今所见行。表者赋颂之流。是诗赋亦未尝尽废。至于口问经义。背诵疏文。如古所谓帖括者。则又仅可以资诵习。而于文义多致面墙。其余若三传科史科名法书学算学崇文宏文生等。或驳杂纷歧。或偏长曲技。尤不足以崇圣学而励真才矣。则莫若惩循名之失。求责实之效。由今之道。振作补救之为得也。我圣主洞见取士源流。所降谕旨。纤悉坐照。司文衡职课士者。果能实心仰体。力除积习。杜绝侥幸。将见数年之后。士皆束身诗礼之中。潜心体用之学。文风日盛。真才日出矣。然此亦特就文学而已。至于人之贤愚能否。有非文字所能决定者。故立法取士。不过如是。而治乱兴衰。初不由此。无事更张定制为也。所奏应毋庸议。

请分试以广真才疏康熙十七年

给事中姚祖顼

臣备员省垣。出入 掖廷。仰见我皇上励精图治。宵旰靡遑。复于万几之暇。留心经史。笃志勤学。真足度越百王。垂法万世矣。乃尤圣不自圣。下诏求贤。令内外诸臣。各举品行端方。文词卓越者。以备顾问著作之选。甚盛典也。诸臣仰体皇上崇文德意。各举所知。共一百八十六员名。凡草野潜修之士。以服官通籍之彦。辐辏 辇下。踊跃欢忻。莫不愿献刍荛。期以摛藻陈词。鼓吹太平。诚臣子不世之遭逢也。惟是考课之法。圣意渊深。非凡愚所能测。但臣之愚忠。鳃鳃过计者。以天生人才。原供一代之用。而人之负才不一。有所长即不能无所短。优于此又或者绌于彼。故汉诏有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等科。又诏举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域者。如公孙宏为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一曰致贤馆。其有德任毘赞佐理阴阳者居之。次曰翘材馆。其有才堪九列将军中二千石者居之。又次曰接士馆。其有一行之士一艺之长者居之。俱未尝拘一格以绳天下士也。今我皇上所重者。学问渊通。必晓畅治乱天人之理。以有适于用者为上。其词藻瑰丽。声韵铿锵。一切风云月露之章。乃其绪余。轻重不愈晓然耶。即如孔孟诸贤。亦分四类。信兼才之难矣。伏乞皇上睿裁。并阁部大臣。酌定考课之条。其有淹贯经史。羽翼传注。优于理学者为一选。其有留心时务。考究政治。长于经济者为一选。其有才华典赡。文词高古。工于诗赋者为一选。临期命题。出自上裁。各抒所长。不必求全。勿以幽僻典故为博。勿以雕虫末技为能。总期遴选实学。以副求贤至意。非仅空言浮词。侈为文人墨士之点经已也。抑臣更有进者。历代荐辟。原无定额。少者或数十人。如宋熙宁三年。诸路荐送者。二十二人。至则试舍人院。赐官有差。多者至数百人。如明初洪武十三年。诏赴京者八百六十余人。各授以官。今一百八十六人之中。到京者一百四十有余。未到者亦甚少矣。其中或有真病实情。安于隐逸者。尧舜之世。自有巢许。亦可听其肥遯。不必过为强之也。其已到者。内有葛衣凉冠。不耐严寒。若必俟齐集。既无定限。徒烦咨催。经年累月。恐终难齐。而且虚糜饩廪。甚无谓也。合无立沛恩纶。定期考校。不越理学经济文章。以觇其夙抱。则得人之盛。传之史册。流馨百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