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
33164800000295

第295章 户政二十八钱币下(3)

交易之大且多者。令以银而勿复以钱也。此皆洞悉其弊而不可以易者。今俱宜勿之弛也。铜店之移于内城。而察之綦严者。今亦知其无销毁之弊。而听之自便。夫岂谓竟无销毁者乎。则小物销毁。与销钱卖铜之深弊。隐人于不觉。而为害最巨者。其奸断不可容。今欲治之无他法。惟有禁铜而已矣。禁铜不惟严于大。而更严于其小。民间已有之铜器。不必令其交官以滋扰。惟市肆之间。大小铜器。俱使不得鬻。毋为姑息之令。而限以岁年。令出三月之后。俱不许有铜器在市。或有恶铜货之弃于家。而愿交官者听。量其值厚偿之。勿使亏折。严官吏抑勒之令。将市无铜器可鬻。民虽欲销毁无所用之。而销钱卖铜之弊。不禁而自除。此仿禁赌之法。专禁赌具而赌自息。所谓去弊之源而浚之使清者也。而愚尤有请者。宜仿 国初各省铸钱之法。江宁则曰宁。浙江则曰浙。山东则曰东。河南则曰河。福建则曰福。云南则曰云。山陜川广诸省。莫不皆然。而一省只供一省之用。勿许出境。将不数年而各省之钱皆满。宝源宝泉。但铸京钱。供畿辅之用。虽载出他省。但可传观。为京师之国宝。不必需之以流通。如当年顺治康熙之时。各省用各省之钱。京师则用京钱。其制小于各省。而各省未尝待用京师之钱。即今京师之民。犹呼大钱五十为一百。一百则曰二百。其遗意犹然可想。且此法行而经纪铺户。一切诸弊皆绝。并各省盗铸之患。亦永永无有矣。且 国初盗铸之民。所在甚多。其时铜禁未严。销毁既多。而盗铸亦滋。故其时钱。日益多。而铜日益少。为累于办铜之官者。至久未息。若今之法行。数年之间。各省之钱皆满。可俱罢铸。京师之钱。不取用于四方。宝源宝泉。亦可虚设。 国家经费。节省无穷。钱铸不销。而钱且日贱。铜器不鬻。而铜可不问。人主之利权不分。国家之体制俱严。历年办铜之官。皆得息肩而无累。民用不挠。民心自定。凡多方筹划者。俱可无庸矣。所谓兴其利之本。而守之使固者也。此当今钱法之亟务也。

通行钱法疏康熙十八年

给事中徐旭龄

今各省炉铸已通行矣。臣窃有请者。定例钱一千。算银一两。民间则算银七八钱。一也。宝泉局钱。论官价则增息。较民价则亏本。二也。民价贱。贱则不行。三也。远近异价。异价则不通行。四也。不铸省则难稽。铸省则不流通。五也。披甲领钱。用不敷银。六也。外营领钱。价无出。七也。营兵领钱。与民贸易。出入互异。辄见纷争。八也。州县领钱。转派百姓。骚扰更甚。九也。放依官价。收则取盈。利归有司。困重在民。十也。停炉铜觔。至今不清。十一也。凡物少则贵。多则贱。向因贱停铸。今未贵开炉。十二也。凡物精则贵。麤则贱。今民价反贱。官弊可知。十三也。势必至虚开炉。只市贱钱。以冒工料。十四也。价既参差。钱又不精。私铸易行。官钱易滞。十五也。敢请敕部。逐款确议。必使利归于上。富藏于下。害绝于民。弊革于官。庶价一钱贵。可永远而不敝矣。不然何以立法哉。

开铜源节铜流疏乾隆九年

晏斯盛

臣惟钱币。 国家大政也。民生日用急需也。常苦于钱之少。而钱亦日铸而不敷。价遂日昂。臣尝计划此事。未有成局。不敢上闻。而我皇上念切钱艰。不便兵民。楚北尤甚。臣愚以为先当广铜之源。尤当节铜之流。钱斯日盈而不竭也。禹贡荆州之地。厥贡惟金三品。则铜固其所自有。第恐其地。有妨于庐墓。有荒于田。或舍本趋末。招流集匪。易聚难散。是以守土者虽有其地。不敢轻言是矣。然而深山大陵。无关庐墓之气脉。无致田亩之荒废。而就其本地之民。百十里之内有户。可稽其丁壮之夫。耕作而外。许其赴厂。足沾余利。所得之铜。亦足供本地鼓铸。而止不许售卖别用。则聚人不至过多。倘矿竭而散。亦不过百十里内户中相识之人。仍有家可归。有业可作。无虑其哗聚而滋事也。查范毓所办洋铜。足供六年之用。而其间或有缓急之需。则本地所产。实为近便。上年十一月内。郧阳府民人陈尔言等。呈称竹山县枫树垭地方。铜线甚旺可采。又房县郧西县地方。亦产铜矿。均可开试。经臣准行郧阳府。令该县雇倩匠工。确行采试。并行安襄郧道督试在案。如果矿旺可采。即议立章程。规其久远。似可举行。以裕铜源。虽然。以采铜为源。或有旺不旺之分。而使已去之钱皆返而为铜。则节铜之流。而源可自裕而不匮。尤要务也。今宝泉宝源之钱行久矣。然自京师及畿辅近省而外。至于湖广南北稍远之省。制钱之重一钱二分者。既不多见。惟康熙年间。重八九分一钱之小钱。通照大制钱行使。中间杂以翦边锤扁沙板。及铅锡各种在内。而钱之滥极矣。夫制钱行将十年。而千百中仅见一二。雍正钱距今二十余年。康熙大制钱。距今百年。而千百中存者。亦仅一二。其见且存者。又多翦去其边。锤扁其质。则人情惟铜之为利。而销毁之形。亦大可见矣。是何不禁之早哉。或曰。民间目前。惟有此钱。禁之将尽困。而钱恐更致大贵。殊为未便。非也。因循久之。日铸日销。何所底止。且禁之有渐。何至重困哉。请先行出示。限三月内将沙板翦边锤扁铅钱古钱一切缴地方官归局。仍给与铜价。其康熙年间小制钱。不关销毁。亦平减其价。不得与现行大制钱等。如此则钱之流稍清。而不至以官钱为弊薮也。虽然。此犹急则治标之一端也。考太公始立九府圜法。函方轻重以铢。即周礼地官泉府之制所由行也。夫圜者。均而通之之谓。轻重以铢。即均之之用也。又周景王欲铸十二铢钱。单穆公以为废轻作重。民失其资。且曰。民患轻则为作重弊以行。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有子权母而行。大小利之。是固权时轻重。而均之之遗意。自秦以下。如半两五铢四铢三铢八铢五分赤仄两柱榆荚荇叶鹅眼綖环。皆旋行旋改。大约本重则销毁多而患钱少。本轻则私铸多而患钱滥。其势然也。我 朝顺治元年。钱重一钱。二年改铸一钱二分。十四年加至一钱四分。康熙二十三年。以销毁弊多。乃改铸一钱。嗣又虑滋私铸。四十一年仍复一钱四分。雍正元年以后。钱文精致。工本愈重。行之稍久。虑滋销毁。改照顺治二年。每文重一钱二分。然钱质仍重。销毁犹然有利也。是以康熙年间小制钱尚存。而年年鼓铸之大制钱。远省遂不多见。莫若将制钱再轻二分。改照顺治元年。每文以一钱为准。而与康熙年间小制钱行。则销毁无利。钱可广而不匮也。或曰。今钱加用点锡。不能销毁。毋庸改作。是矣。然臣闻铜匠有分金炉一项。能使五金判质。是钱之加点锡黑白铅者。仍可销为净铜也。是钱莫若再轻之。使销之无利而自止也。康熙年间小制钱。至今尚存。前效可睹矣。

广铸钱

郭起元

圣人创制天下。后世无以易焉者。禹贡惟金三品是也。珠玉非常用之物。布帛菽粟。质重而艰于致远。故惟三金为常币。而黄金少出直高。白银与铸钱相需而行。此物理之自然也。自太公圜府以来。单穆公曰。民患轻。作重以行之。谓之母权子。民患重。作轻以行之。谓之子权母。母子相权。以衡万物之平。后人以私意胜。因时逐利。重之则如吴之当千。蜀之直百。晋之比轮。梁之两柱。轻之则如汉之榆荚。魏之鹅眼。宋之綖环。隋之皮纸。究且物价昂贵。而民生日敝。历稽往制。惟汉五铢钱。唐开元钱。轻重适均。宋钱失之仄薄。元人黩货。囊括天下之财。使民间用钞。明沿元习。设宝钞库。禁用银钱布粟。继而知其不便。令钱与钞兼行。民胥重钱轻钞。虽多方行之。而钞法终以壅格中止。嘉靖铸金背钱。每文重一钱三分。万历铸火漆钱。重一钱二分。旋边钱亦重一钱三分。与金背通行。终明之世。当十当五。及铅锡等。未有能久行者。总之行质轻直重之钱。是以威力持。固无可久之理。而靳工费。贪赢羡。则钱麤恶而私铸起。此钱弊之大较也。 本朝立法。大公至正。宝源宝泉二局。不惜工本。铜质精良。方员肉好。康熙雍正乾隆钱胥重一钱四分。可谓损上益下之至矣。每钱八十准银一钱。法令画一。无往代纷更之弊。宜乎民间乐生安业。欣欣然于泉布流通之日。而蚩蚩者氓。常咨嗟叹息于制钱之少。奸人黠匠。私铸铅锡钱。贩与市侩。杂用罔利。制钱七八。杂以私铸二三。向时犹检择相争。今则竟自持去。可见官钱日少。民共谅其不可多得也。为今计者。亦曰广铸而已矣。原铸之所以不广。由于买铜而非采铜也。 国家鉴前代开冶之害。一切银铜坑。俱封不开。而民间括铜。往往胥吏侵渔。入官者少。故购铜于海洋。道远费重。至不以时。窃以铜与银异。银坑利重启争宜闭。铜坑利轻用广宜开。凡云南江西湖广等处。产铜坑场。胥宜以时开凿。设官募工采炼。以资冶铸。其民间旧铜。令捐例赎锾之人。以是充办。则铜至者多。而出钱必广矣。然更有说焉。臣于康熙中年见用钱者。顺治康熙钱相半。斤两尚轻。每钱一百。准银一钱。物不昂贵。银本亦省。今以银一两。易钱八百。或七百余。而物价不减。本银多耗。窃疑制钱太重。是以私铸易行。今诚于制钱之外。另铸轻文重一钱。与制钱相辅而行。制钱六七轻钱三四。物价可平。银本不耗。而私铸无所容其奸。有合于以子权母。亦因时制宜之义也。

申铜禁酌鼓铸疏乾隆十年

陜西巡抚陈宏谋

窃惟钱以铜为质。苟非销毁。自可久而不敝。亦当积而日多。我 朝鼓铸。已百有余年。而钱文不见其多。日见其少。其为奸徒销毁。情事已着。我皇上念民用昂缺。各省渐增鼓铸。屡颁上谕。查禁销毁。内外臣工。条议防闲。至详且尽。而销毁之弊。终不能除。查不产铜之省分甚多。厂铜洋铜。官收已居大半。流通于民间者。为数无多。而统计各省。每年打造铜器。需铜无算。若非销钱。从何而得。访闻各省。大概先销康熙雍正之净铜旧制钱。获利甚厚。是以市上康熙雍正旧钱渐少。所行使者。多系新铸之点铜制钱。但点铜钱镕入净铜。亦可造器。仍然有利。恐将来亦不免于销毁。即如陜西钱价。向来每银一两。易钱八百以上。近则止易钱七百二三四十文。其昂贵为历来所未有。欲筹开铸。则洋铜未到。即使铜到开铸。而销毁不绝。杯水车薪。何能有济。夫生齿日繁。民用日广。专恃点铜新钱。已难流通足用。倘并新钱而亦销毁。虽各省再增炉局。费尽工力。终不抵奸徒俄顷之销毁。 国计民生。均有未便。不图善后。何所底止。臣于此事。时在胸臆。不揣冒眛。谬抒二策。一则绝销毁之根原。一则使销毁者。无利而自止。是否有可采择。应为我皇上陈之。一黄铜仍宜禁止也。钱出于铜。为钱计必先为铜计。考之历代调剂钱法。皆有禁铜之令。我 朝康熙十二年十八年。皆曾禁止铸造黄铜器具。雍正四年。又经禁止。计自禁铜以后。中间各省。并未增添铸局。而每银一两。已易钱九百文以上。不至如此时之昂贵。未始非禁铜之效。祇因彼时民间所用黄铜器皿。俱令交官给价。官役奉行。实多纷扰。皇上御极之初。允廷臣之奏。仍弛铜禁。原为铜觔足供鼓铸。而开禁可杜纷扰。非为民间所用器皿必须黄铜也。今销毁日甚。钱法难调。因时救弊。似宜变通。臣请仍仿照康熙年间禁铜之法。不禁现存之铜器。止禁以后之打造。通行之后。即取各铜铺邻右甘结。有再打造黄铜器皿者。各治以法。凡民间向日所用铜器。无论新旧。概不缴官。铜铺已造未卖之铜器。定限三月。听其售卖。过期不卖。交官给价。三月以后。尚有售卖黄铜器皿者。查拏治罪。铜铺内如有未曾成器之黄铜。即令交官给价。各处铜铺开张列市历历可数。地方官止须就现在铜铺晓谕取结改业。于民间一无纷扰。于铺户亦无亏损。向后倘有打造。即使潜匿迹。而声闻远近人共见闻。无难捕获也。其红铜白铜响铜器具。仍许打造。此外如佛像袋事件纽扣之类。皆可用别项铜锡为之。一概不许用黄铜。自不用销毁制钱。此杜绝销毁根源之一策也。销毁既绝。则新旧制钱。积而日多。铜觔尽供铸局。又可源源多铸。省费利用。莫善于此。铺户止于不打造黄铜。民间止于不用黄铜器皿。而率土兵民。便益已多矣。一铸钱宜改铢两也。历代钱文。轻重本无一定。而过重则防销毁。过轻则防私铸。因时救弊。历代不同。查 大清会典。顺治元年开铸。每文重一钱。作银一厘。背铸一厘二字。后因旧钱壅滞。因而改重。由一钱二分。以至二钱一分五厘。旋因过重。又改铸一钱四分。康熙年间。改铸每文足重一钱。旋因制钱易于搀和。改铸一钱四分。新钱一串。作银一两。旧钱一串。作银七钱。雍正年间。改铸一钱二分。此 本朝钱文改铸轻重之原委。惟在防销毁兼防私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