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
33164800000176

第176章 户政七赋役四(1)

浮粮变通议

王应奎

粮曷以浮名也。苏州府现额三百五十万石矣。松江现额一百二十万石矣。然在宋时。苏州府不过三十余万也。松江府不过二十余万也。即有元增定赋额。苏州府亦八十余万而止。松江府亦七十余万而止。是今日之赋额。较之于宋。浮至七倍。比之于元。亦浮至三倍。不特此也。即如湖广全省。额征二百三万。而苏州一府之数浮之。福建全省。额征一百万有奇。而松江一府之数浮之。岂天下之田皆生粟。而二郡独雨金欤。建文诏免。而复于永乐。文襄请减。而增于万历。岂非极重难反之势哉。近世抚臣之请减浮粮者相继。而事寝不行。大抵以苏松财赋重地。为国家之根本。难议蠲恤耳。于是有为变通之说者。或曰。明时虽曰重额。而漕运赠米。即在正米之中。且平米一石。派本色五斗外。止征折色银二钱五分。周文襄巡抚江南时。重粮田纳银一两。准米四石。输布一疋。准米一石。正额如此。加耗可知。今则每米一石。除去本色。折色至五钱有奇。而加耗犹在外。既有五米十银。复有浮数不赀。或致一亩之租。不能办一亩之税。此加耗之害非浅也。浮粮难豁。耗赠不可减乎。或曰。故明折色。于次年二月。然后分十限开征。今则于本年正二月间。通行截票。其时宿土未翻。青苗未插。天时之水旱未卜。秋成之丰歉未定。遂以监司督之有司。有司督之里役。里役督之编户。有不如限者。则虎吏即随其后。苟非操券于债家。入衣于质库。其将何以应之。此早征之为祸最烈也。浮粮难豁。催科不可缓乎。或又曰。征输之法。减一分则小民受一分之惠。试以苏松之田计算。如极重科则。每亩三斗以至四斗外者。每平米一石。请减一斗科则。二斗以外者。每平米一石。请减七升科则。二斗以内者。每平米一石。请减五升。其一斗五升以下地荡山涂等。则不在议减之列。如是则于国计无亏。而三百年之痼疾。自此而有起色矣。全豁难议。递减独不可行乎。夫是三说者。皆变通之得其道者也。但减耗缓征之说。可以救一时。非所以垂万世。科则递减之说。可以苏民困。非所以裕天储。为今之计。莫若以苏松之浮粮。摊之于天下轻额之田。每亩以一合为率。而两郡所浮。便可以减其大半。是天下无加征之苦。而两郡有减赋之实。国用无毫厘之亏。而民生有再苏之乐也。昔宣德正统间。苏州一府。逋税七百九十万石。巡抚周文襄察知其故。遂规画便宜。令民田加耗一斗有差。以通融官田之亏欠。至嘉靖中。知苏州府王仪。请尽括官田民田而裒益之。于官田之重额者。以其粮摊之轻额之民田。此摊之之说。昔人已有行之者。然以苏松之粮。而即摊之于苏松。何如以苏松之粮。而摊之于天下。盖普天莫非王土。率土莫非王民。固不应苏松两郡之黎庶。独受此偏重之累也。语曰。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皇帝清问。则大臣入告。庶南山复禹甸之畴。大东无饛簋之叹乎。谨议。

浮粮变通议

沈德潜

苏松之困。莫甚于浮粮。其始也。贾似道倡买官田之说。而增其额。其继也。明祖怒吴民之附强寇以守城。而重其赋。其后也。杨宪改一亩为二亩。赵瀛均官田于民田。而民益受其累。迁延至今。日积月盛。较宋时原额。七倍有余。元时原额。亦二倍有余。宋时苏松税额共五十余万元时共一百五十余万今共三百七十余万而民困遂不忍言。心经国者。不得不思有以苏之矣。顾一旦欲遽复宋元之旧其势不能。何也。苏松为天下财赋之区。军需廪禄匪颁之类。仰藉日久。地方官惟恐度支不给。则必执祖制之说。出而争之。争之而胜。势益牢固。而不可复减。就今日财赋言。惟有变通之说矣。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其在斯时乎。议者纷纭。迄无定论。愚辄先举众议之非。而后折衷之道。庶可举行。议者曰。天下之税。贵乎能均。苏松之田。居天下八十五分之一。而所出之赋。任天下一十三分之二。比之他省。不均之甚。今于他处稍增。而苏松可以全减。此其说非也。夫加赋之名。普天共畏。在此日可以稍增。在异日即同为故例。此端一开。有加无已。试思同为天家之赤子。乃移此之祸。置之于彼。譬犹剜臂之肉。补股之疮。旧痛稍已。新痛又加。且苏松之减者。后或缘他故而仍增。而他处之增者。定为规则。而不可复减。其弊何可胜穷。议者曰。时下蠲租之诏。虽多取于下。而实多赦于民。夫多赦云者。因逋久不赀。而后为此举也。财无所出。因而征比。征比不已。因而逃亡。逃亡不已。因而赔累。与其追迫既穷而赦免之。何如追迫未加而善处之。且蠲租所及者。多包揽侵蚀。奸胥豪右之徒。于良民未必均蒙其惠。可以暂行。不可经久。议者曰。前明之世。有司宽于考成。完及七分者。即为上考。今宜仿其遗意。于州县最重者。别立惩劝之典。不与小县一例考成。则官可久任。而民得抚字之益。不知部议从宽。官既稍安。民亦懈怠。民之良者。或缓征而不误其期。民之黠者。遂沿而欺罔其上。徒有重赋之名。终鲜输将之实。以云无弊。未之前闻。议者又曰。苏松版荒。随在多有。今于田之可耕者。招集穷民。量给牛车。兼予谷种。使之耕作。几年以后。履亩升科。新赋既增。旧赋可减。夫版荒非必不可耕之土地。特恐既已升科。渐次增加。赋从上上 。官私交迫。力难任役。旧赋之累未去。新赋之累日滋。小民谁肯不顾身家。冒然承佃。此亦非救时之策也。然则变通之术奈何。曰计莫切于量减已。尝考明宣宗时。周文襄忱抚吴。与知府况锺。奏减官田之税。因田则之多寡。酌量裁减。苏郡减至八十余万。松郡减至三十余万。户部责其变乱成法。而宣宗不之罪也。其时民因稍苏。国家殷盛。今诚举古人之善法。仿而行之。以救民穷。以培国本。书之简册。传之千秋万世。洵圣朝盛典也。抑又有说焉。嘉湖常镇诸郡。虽境分二省。与苏松实接壤也。而赋之多寡轻重。难以较量。岂四郡之田额皆狭。而苏松之田额独宽。四郡之年岁皆歉。而苏松之年岁独丰。四郡之民俗皆贫。而苏松之民俗独富。为目前变通计。或准嘉湖常镇中赋之重者。以定苏松之则。使他郡之民亦免追呼。****困渐除。民力渐裕。而亡身破家。鬻卖男女之患。不至复见于盛明之世。所谓先举众议之非。而后可行折衷之道者也。若夫因东南之重困。悉举而更张之。使仍复宝佑以前旧额。此圣天子之隆恩。而非草茅所敢妄论者矣。谨议。

书扬州田赋后

胡渭

今天下号为财赋之薮者。江东浙西数百里之地。苏松常嘉湖五郡而已。或濒太湖。或夹松江。自唐以来。其田日增。大率围占江湖以为之者也。禹之治水也。空其旁近地以居水。故水潦大至而得所潴。其于震泽。亦当若是。绍兴二十三年。谏议史才言浙西民田最广。平时无甚害者。太湖之利也。近年濒湖之地。多为兵卒侵据。累土增高。长堤弥望。名曰坝田。旱则据之以溉。而民田不沾其利。涝则远近泛滥。不得入湖。而民田尽没。此上流围田之害也。其下流。则吴南古有笠泽。在松江左右。春秋时此泽尚存。不知何代始变为田。其地即叶少蕴所云。平望八尺震泽之间。水弥漫而极浅。与太湖相接。可堤而为田者也。在今吴江县界。五代梁开平三年吴越于吴县之松陵镇置吴江县故苏子瞻云。若欲吴淞江不塞。吴江一县之民。可尽徒于他处。上源宽阔。清水力盛。沙泥自不能积。何致有湮塞之患。单锷云。松江涨塞。是以三春霖雨。则苏湖常秀。皆忧弥漫。虽增吴江一邑之赋。顾三州逋欠者不赀。笠泽既尽为田。仅存松江一衣带之水。上源狭隘。水不清驶。故江尾之潮沙日积。茭芦丛生。而太湖之水。入海逾缓矣。好利者。因其塞而堤土以为田。潮沙茭芦之地。悉成陇亩。元潘应武曰。淀山湖中有山寺。宋时在水心中。归附后。权势占据为田。今山寺在田中。虽有港溇。皆浅狭潮水。湖水不相往来。归熙甫云。傍江之民。积占茭芦。指以告佃为名。所纳升斗之税。所占即百顷之田。而税又多吏胥隐没。昔宋时围田。皆有禁约。今奸民豪右。占田以遏水道。更经二三年。无吴淞江矣。此又下流壅塞。以邻为壑。五郡同菑者也。自江左偏安。限于一方。务尽地力。以给军兴。而不暇计久远。此与战国时大河堤内之地。利其填淤肥美。耕田筑室其中。其弊正同。而后之论垦田者。谓人功之修。浙西最盛。不知扬州土涂泥。故田下下。而围田之土。则涂泥之尤者。十年之中。不能五稔。而又累及于上流。得不偿失。田之日增。民之所以日困也。乌足道哉。然宋时两浙之田。每亩税不过一斗。见杜实桓上巡抚周忱书按熙宁二年郏亶上书曰国朝之法一夫之田为四十亩出米四石此即杜说所自出民犹易办。自景定公田之法行。丞相贾似道主其议浙西于是乎多官田。下逮元明。籍没之田愈多。皆按其租簿以输额。而浙西之税粮。天下莫比矣。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九。以今观之。浙西又居两江十九也。即苏州府计之。以准其余。垦田九万六千五百顷。居天下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余顷田数之中。而出二百八十万九千石税粮。于天下二千九百四十余万石岁额之内。其征科之重。民力之竭。可知也已。苏州一府。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税粮五郡之冠。夫夺民之产以为官田。而重税之。殊非为民父母之道。然其所夺者。皆豪家富人之田。与小民无涉。小民佃官田。亦与输豪家富人之租。不甚相远。而私田之赋自若也。迨其后。版籍淆讹。逋租无算。国家有官田之名。而无官田之实。有司考成。坐此为累。至嘉靖二十六年。嘉兴知府赵瀛创议。田不分官民。税不分等则。一切以三斗起征。苏松常三府。从而效之。自官田之七斗六斗。始官田有多至一石以上者宣德五年诏递减三分二分故止于七斗下至民田之五升。通为一则。而州县之额。各视其所有官田之多少轻重为准。多者。长洲至亩科三斗七升。少者。太仓亩科二斗九升。顾宁人曰。国家失累代之公田。而小民乃代官佃无涯之租赋。事之不平。莫甚于此。嗟乎。田犹是下下之田也。而赋则不啻倍蓰于上上。三江震泽之区。昔之民溺于水。今之民溺于赋。有能恻然于东南民力之竭。而为之旷然一变其法。使水复底定之。而赋不失则壤之规。斯真所谓功不在禹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