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编
33164800000113

第113章 吏政七守令上(1)

读史县令笺

张望

君子之仕。以为人也。至于辅弼佐理为宰相。为宰相必自县令起。令者。县之父母也。父母莫不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视其寒苦。通其饱饥。忧其疾贫。祝年乐丰。教者悦其性也。事者程其功也。劳者勤其力也。戒者防其淫也。必有痈疽而决之。必有蛇而除之。夫如是。故顺不逆。顺不逆。故天人交。顺不逆。故服其事。服其事。故富有财。富有财。故礼无争。礼无争。故闾阎洽。闾阎洽。故上下和。上下和。故县君百姓信爱。昔唐贞观二年。诏县令亲民。不可不择。开元初。引见京畿县令。戒以惠爱黎元之意。四年召新除县令试理人策。九年举县令。视其政善恶。为举者赏罚。二十四年。颁令长新戒。周显德二年。制举令录法。明正统元年。诏廷臣举堪任知县者各一人。十年命举县官治行卓异者。如此举重民命矣。夫上所与共天下者民而已。书言邦本。诗歌父母。故曰得其民者。得其心也。故曰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虽曰国非可以一人兴也。非可以一人亡也。而其所兴亡。必自于县令。故贞观之诏曰。县令。亲民者也。士而入官。宁可不读书而加之意耶。故笺陈之如右。胪列其人。当有先后错举者。史不可详。亦姑已焉。

吏难一

张惠言

古之吏难乎。今之吏难乎。古者民食君之食。而衣君之衣。服君之教。而事君之事。生齿以往。至于老死。皆有以给之。人民车辇。马牛六畜。皆得以数计。故其民有贫富而无冻馁。而其为州党之吏者。其始皆与其民辈作辈学。其德行道艺。为众所兴也。而还以长其乡里。故众服以听其所治。上者五百家。降是乃百家。以下至五家而止。其人习。故不察而悉。其事简。故不劳而详。当其时。吏奉法守条教。而天下治。后世之吏则不然。出五百里。乃听仕宦。南人使之治北。山人使之治泽。其土俗固非素悉也。州县大者数百里。小者乃百里。户口以万计。簿书案牍出入之扰。强者弗能胜也。送迎之烦。供亿之礼。舟车厨传之费。廉者勿能节也。民富者。贫者。安居者。转徙而流亡者。吏不肖。不知其何以然也。贤者知之矣。然而不可如何。何则。耕无以为之田。贾无以为之赀。居无以为之宅。禀而粟之则无以食之。迫而抑之则乱。故不得不听其贫。而转徙以至于流亡。不幸而有盗贼水旱之患。虽贳其租。宽其赋。日赈而月贷之。民之死生。固不可知也。幸而水旱不告。盗贼不发。租税以时入。徭役以期办。上下相庆。以为太平。而颠穷之民。父卖其子。夫鬻其妻。为臧获奴婢以自存者。吏不得而知也。饥寒之不忍。起而为窃盗。矫虔无行。以入于刑僇。枕首死者。吏不得而知也。失业无告。槁项以死。填委于沟洫者。吏不得而知也。然则吏无虐无墨无失法。而民之死者。已不可胜数矣。呜呼。今之吏而欲古之治。其亦难矣。夫民赖上之力。以生其生。以长其子孙。自食其力之所出。而以其余奉上以相养。故尊其君而亲其长。无事则长安。有事则可用。今也。民自以其力。养生营死。以幸脱饥寒死亡之患。而未可必得。而又损其所以自养者。以给君长。奉期约。吏有求焉。号嚣而令之。帖帖若奴隶。锱铢而算之。充充若外府。然而有以穷困告者。庸吏作色。贤吏蹙齃。卒莫起而为之筹。若是。求民戴其上。不可得也。愚以为方今之患。独患吏与民阔而不相亲。民之视吏也。惮然若神鬼之不可即。吏之视民也。芸然若履崇山而视原隰之草木。无所别之。民之疾痛颠连而濒于死者。有执途人而哀之者矣。未有号呼求拯于州县者也。其愚者。不知州县之职之宜生我也。其知者。知号呼之无益也。且不唯无益而已。州县出一令。行一法。传呼者数十人。奔走者数百人。利未见而已受其害。故贤士大夫。多以为戒。而民亦愿相与休息而无为。夫立法而不便者。上不悉下也。法便而民不劝者。下不信上也。今夫良将领百万之众。虽下厮养。莫不知其所为。而士卒亦莫不与其将同腹心。并耳目者。非能日侦伺而人抚循也。审于其利。达于其害。法度明而诚信着也。故苟有以相亲。则百万之众。措之若指臂。苟无以相亲。则内治一妾。外驭一仆。且不足审其旦暮所事。而何以谋长乎。里有正。图有保。是古之闾胥酇长也。宜择士人有行者为之。诚能略仿周官管子之意。立之教法。使各掌其治。以时课而问焉。暇则与之论利害。省谣俗。闾阎幽隐之故。必可知也。令有谋焉则修之乡。乡以修之都。都以修之国。千里之远。可使犹一家也。上有以知其下。故举而不过。下有以信其上。故令而不牾。然则生民之政。举而措之可也。

吏难二

张惠言

夫吏诚有以信于下。而有志于生其民。则必无狃于目前旦夕之安。而务治其原本。今夫古之所谓休息无为者。不为矫绝之法。不立诡俗之制。不咈乎民心以求誉。如此而已。非谓泛泛焉任其自生自死自荣自悴于其下。而我不与知。乃曰上与民不相扰也。若夫管子之治齐。子产之治郑。孟子之治滕。矫然一变其故。纲立纪具。月之间。犁然也。故三子之治。可谓究其本矣。非之而不惧。沮之而不挠。及其经制既定。上下晏然。子孙蒙业。数十百年而可以无坏。然则休息无为。未有大于此者也。今之贤吏。曰。宽徭役。谨赋税。去其盗贼。而理其狱讼。则民安而治得。是则然矣。然而其所及者。乐业之民也。若其失业者。虽有宽徭恤役之令。而彼无与也。饥寒之不恤。则所谓盗贼者皆此人矣。吏见其盗贼也。而以为不足惜。呜呼。孰知其始之本非盗贼耶。而况有不肯为盗贼而死者耶。天下之地。皆足以衣食天下之民。而利之所出不均。故得其源者生。而失其源者死。且夫一人之利。而二人资之则微。十人之利。而百人资之则匮。今民之所以求利者。一人得之。则千人趋之。然则利安得不绌。而民安得不贫。是故欲民之无饥寒。莫若均利源。欲利源之均。莫若正民业。管子曰。圣王定民之居。成民之事。四民者勿使杂处。故教有恒而事有考。古者度地居民。而颁执事。其要如此。今计一县之中。田上下之率给几何人。山泽所出给几何人。四方货贿。市井之赢息。所食者几何人。谣俗所资。技艺工匠之巧。须几人也。硗瘠之可化者几何。草木水石之未取者几何。四圻之内。都会者何所。乡里市肆之不当其所者几何。行资四方。而不弃其乡里者几何人。通游者何所利矣。总其数而乘除之。必使所业与利相当。而济其有余不足。其农之能尽地力者。工之能立物利者。商之能裕本计者。所在以告。吏发币聘之。建以为师。使长其曹辈。而教其不及。稽其怠惰者不任者斥之。农聚于疆。工聚于肆。贾聚于市。田而不能播耰者。不容于疆。艺而不能饬材者。不容于肆。贸迁而不能阜通者。不容于市。其无田而无资者。使相假贷而时其出入。男年十六而不业业。女年十三而不治丝枲者。罚其父母。****劝其业而利修。其有饥寒者或寡矣。或曰管子之法。四民各处其所。今民之杂处久矣。亦将分之乎。否乎。曰。夫分民者。非夺其居而徙其乡也。百室之聚。必有市有肆。有民居之廛。其为贾者必就市。而工者必就肆。其常也。吾因其宜而安集之。使其不至哤杂而已。何难焉。曰民既习其业矣。利不足。又使其它习。如之何。曰非徙已习之业也。禁其方欲习者而已。夫习焉而不获其利。苟愿有徙者。吾有以安之。而又有以教之。则彼亦乐得其所矣。今夫一家之中。有操作者。有厮役者。有刍圉者。其为之者。皆其人之所自欲也。而分处其所为者。则主伯之事也。今一邑之民。为士者。为农若工贾者。问吏以其数。则茫然而不知也。呜呼。仆隶无经事。而主伯且得有其家者哉。

守令篇

洪亮吉

守令。亲民之官也。一守贤则千里受其福。一令贤则百里受其福。然则为守令者。岂别有异术乎。亦惟视守令之居心而已。往吾未成童。侍大父及父。时见里中有为守令者。戚友慰勉之。必代为之虑曰。此缺繁。此缺简。此缺号不易治。未闻及其它也。及羽冠之后。未入仕之前。二三十年之中。风俗趋向顿改。见里中有为守令者。戚友慰勉之。亦必代为虑曰。此缺出息若干。此缺应酬若干。此缺一岁之可入己者若干。而所谓民生吏治者。不复挂之齿颊矣。于是为守令后。其心思知虑。亲戚朋友。妻子兄弟。奴仆媪保。于得缺之时。又各揣其肥瘠。及相率抵任矣。守令之心思。不在民也。必先问一岁之陃规若何。属员之馈遗若何。钱粮税务之赢余若何。而所谓妻子兄弟。亲戚朋友。奴仆媪保者。又各挟溪凿难满之欲。助之以谋利。于是不幸一岁而守令数易。而部内之属员。辖下之富商大贾。以迄小民。已重困矣。其间即有稍知自爱。及实能为民计者。十不能一二也。此一二人者。又常被七八人者笑。以为迂。以为拙。以为不善自为谋。而大吏之视一二人者。亦觉其不合时宜。不中程度。不幸而有公过。则去之亦惟虑不速。是一二人之势不至归于七八人之所为不止。且有为今日之守令而并欲诮三十年以前守令之无术者。然吾又尝验之三十年以前守令之拙者。满任而归。或罢任而反。其赢余虽不多。然恒足以温饱数世。今则不然。连十舸。盈百车。所得未尝不十倍于前也。而不十年。不五年。及其身已不能支矣。无待其子孙也。则岂前之拙者诚拙。而今之巧者诚巧乎。亦心微有不同者乎。

书李翱荐所知于张徐州

张望

李翱荐所知于张徐州。其一孟郊。翱之言称尧能知舜。于是举禹稷咎繇。二十有二人。以成唐虞之治。以为居上位流德泽于百姓者。在于择贤。得其人措诸上。使天下皆化之焉而已矣。其说是也。然而虽有尧舜之圣。择贤而用之。而郊固不适于是选。其言则是。其人则非。尧舜汤武之朝。无论大官末职。皆以贤者处之。未有贤者居尊。而庸者居卑也。未有贤者不获居尊。而亦不肯居卑也。未有居卑而不守官也。柳下惠不辞小官。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贞元十一年。郊为溧阳尉。坐水石间。长吟废事。则岂足以堪朝廷而膺禹稷咎繇之所任乎。以翱之不已殷殷流连嗟叹。若唯恐徐州之或失也。何也。岂徒以其诗人哉。郊尝投徐州诗矣。嘿嘿弗闻。曾无以动其心。良以空言不责实效。而翱且曰。使郊为他人所得。而大有立于世者。不诚夸与。

与沈位山书

严虞惇

都门握别。忽已六载。知吾弟杜门养道。立德立言。真足追配古人。具征德器深厚。学问坚定。视仆之碌碌风尘。不啻鲲鹏之与蠛蠓矣。当此时势。日就衰薄。居官无一事可为。不过要钱耳。论古人之道。自当深潜隩伏。超然事外。但吾弟年尚少。力正强。非隐居之日。又出宰百里。作民之牧。或有一二利益百姓之事。亦士君子读书用世素愿。但须拚此一官。不畏不疑。亦不必作过情之事。但从百姓起见。吾尽吾心。其它利钝。听之于天。得如朱邑之桐乡。亦足永永不朽矣。仆自少有此志。欲作一亲民之官。好作条教。少立名。此志不遂。蹉跎至今。愿吾弟勉之。只此一官尚可为。余则向背俱触。仆又见今日所称好官。纔到任。便减陋规。革常例。标榜清节。矫饰声誉。而其实私门窦。暮金日进。人皆谓之清官。欺世盗名。尤为可恨。仆所见真正清官。汤潜庵先生一人而已。清不绝物。和而不随。此人若在圣门。不亚四科之列。愿吾弟以此为法。而今之所谓刻薄苛核一流。切勿效之也。

送沈椒园序

赵青藜

青莱积歉之区。莱又新有灾。天子简自诸臣。属之侍御沈君椒园。其有以也。虽然难言之。东省为南北通衢。独此三府。僻处东偏。滨******。又多崇山峻岭。壤地硗瘠。岁即告丰。犹难仰给。其或协自他属。驮载维艰。以故民无系恋。轻去其乡。一遇水旱。流移满道。其积渐使然。匪伊朝夕也。近者亦尝遵海转关东粟以拯救之。而地方官吏。拘于成格。拨运请费。动辄需时。粒米虽多。缓不及济。此真所谓救荒无奇策者。何如有备无患之为得耶。忆在东省时。椒园与余商水利事。未尝不蒿目当事者之惮于改作也。度所自任。固将何如以上慰圣主之忧勤。士君子居一官。即尽一官之职。一民。即图一民之利。此三府者。固椒园所得以左提右挈者也。吾闻海口地昂。当夏雨时。潮汐必与俱涌。诸属邑既受境内行潦。大清河复挟济东二郡诸水注之。若尽力宣泄。开平海口。又将有倒灌之虞。此历来监司守令。忍于坐视吾民之淹没。而吾民之淹没者。亦几习以为天行地势。而莫可谁何。顾博兴乐安等邑。民有营其地作水田。若吴越种稻者。斯岂不悉于水而畜以收其利哉。又岂不畜之即泄。而为四邻隐除其害哉。相阴阳。度流泉。决壅阏。谋归宿。青固齐地也。临淄即墨。户口之众。今未必有加。何昔之食焉而卒不闻其寡乏也。就令陵谷变易。事难泥古。而利害之数。较然可。水田之营。民已自为之。因而导也。以此风彼。有放而准耳。夫人之为其事而不能必其成者。大抵有好名之心则上忌。有专利之意则下怨。故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立。精神到处。金石亦透。惟椒园其慎思而审处焉可矣。若夫兴教化。敦礼让。于既富后措之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