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闹市听“花”开:性心理咨询个案实录(高校青春季)
33160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体制、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也反映在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生长发展过程中。要做好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引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须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变化的不同和特点有深刻和透彻的了解,否则就只是隔靴抓痒,不得要领。

叶紫老师是我校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从事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呈献在大家面前的这本《闹市听“花”开》尽管还算不上心理学的经典之作,也不是理论专著,却有着极为深厚的实践基础,以及极强的时代性和鲜明的实践特色。这本书从多方面揭示了当代青年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既开放又保守,既鲜明又含混,既敢爱又不知所措的心理特征。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书中的这些实录个案,对年轻人、心理工作者和家长们都会有所裨益。

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日益发生变化,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及学界对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出现针锋相对的评价,有褒有贬,不一而足。这些评价,更多的是人们对我国社会转型中必然出现的年青一代对不合理的封建道德冲击的不理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性道德。性道德既有动物生理性的一面,还有更强的社会性和民族性。这是个极为复杂且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当代年轻人必须正确认识和正确解决的大事。我个人认为,若一味地开放而不加以引导,不注意步骤固然不一定就好,但只知道限制、鄙视年轻人性觉醒过程中的迷茫和冲动也是危险的。这更需要心理工作者做好疏通和引导工作。叶紫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在长期做年轻人的心理咨询工作时,碰到最多的也是年轻人最难以启齿又求助无门的心理困惑也正是这方面的问题。可喜的是,她们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并取得了年轻朋友们的信赖,对建设和谐校园,帮助年轻朋友们健康成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本书即将付梓,我想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是为序。

侯德富

2009年8月15日

(侯德富教授为广东私立华联大学董事长兼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章”、“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中国关心成长卓越贡献人物”等荣誉)

前言

对人类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生命都源自性。我们在礼赞生命的同时,也应该礼赞性。性既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机制,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方式之一;既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最隐私的秘密,也是成人茶余饭后、寝室卧谈、网络交流最流行的话题之一。有时,性既是充满温馨、令人迷醉、无限向往的天堂,又是变化无端、神秘莫测、痛苦无奈的地狱。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无法回避。

何为性?由此产生的性心理又是什么状态?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说:“爱情是诗化的性欲。”的确,在很多情况下性和爱难分难解。性是爱的起点和终点,爱是性的核心和升华,性和爱相辅相成。俄罗斯著名心理医生、性学专家尼古拉·纳里岑在其著作《情爱心理》中写道:“爱情——这是一座漂亮的建筑,而且它的无与伦比是由它的建筑师——坠入爱河的人决定的。任何一座建筑,只要它是名副其实的,而且日久天长,就必须有一个像样的基础。爱情这座建筑正是耸立在性这样一个基础上的。要知道,没有基础的上层建筑,要么是空中楼阁,建造者自欺欺人,要么是个纸板房,建造者本人会受到人们的愚弄。其实,单纯的基础本身并不是舒适的居所,因为基础嘛,那里总是脏乱、潮湿、简陋。”性和爱的关系错综复杂,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性和爱的诱惑和吸引,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心灵的陷阱。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归纳为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问题之一。”由此可见性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非同寻常。科学文明的性教育可以促使人类对自身有更加科学、全面的了解,也会促使性关系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然而,在人类发展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身的性活动并没有得到科学、公正的对待,性教育更是滞后,导致性压抑和性压迫等现象出现,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

目前,在西方,性教育早已进入学校课堂,而且越来越规范。性心理咨询已成为心理咨询的重要内容,性问题治疗也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性观念有所改变,性问题慢慢暴露出来,对性问题的咨询也逐渐增加。在高校,心理咨询师需要面对的有在校学生的婚恋问题,也就是性关系方面的问题。青年学生面对性和爱束手无策,或因处理不当造成的心理困惑比较多,不少极端心理危机事件也是由此类问题激发的。为此,如何引导青年学生化解性心理困惑,走出性心理误区,建立成熟理智的婚恋观念是心理咨询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本书记载了笔者十多年来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经手的12个案例,写作的目的在于确定青年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爱情婚姻方面的实际问题,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给予指导。需要说明的是,本书选择的个案均依据笔者原始的咨询手记实录,不过,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笔者将这些个案作了适当的技术处理,并将类似案例进行了综合整合。为了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对心理咨询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领略咨询师的工作风采,笔者将11个案例的咨询过程加以情节化描述;最后1个案例以咨询报告的形式撰写,以体现咨询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为实录,笔者摘取了一些个案的真实咨询片段,主要是为了呈现整个案例的框架结构和细节处理方法。当然,笔者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每个案例的处理所采取的方法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也许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此进行积极探讨,给予启发和督导,以不断提升笔者的咨询能力。同时,本书还设置了知识链接、心有灵犀、心海漫谈、海外视窗、心理测试等栏目,收集了古今中外关于心理学领域的部分名家学说、学科的发展动向和闲情趣闻等,以增强科普性,更为了拓宽读者的视野,引导大家站在更深、更广的角度探索、思考。

在本书的策划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陈已寰教授的热情鼓励,下定决心利用这个暑假动笔写作,在此深表感谢。还要感谢朱继琢教授、王学礼教授、陈耀腾教授、吴恒春教授、沈媛芬教授、张铁军处长和何斌处长等在平时的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更感谢个案当事人对自己的信任,在助人自助的同时,笔者也和他们一起成长、快乐向前。

在本书的创作和审稿过程中,笔者征求了一些同行和朋友的意见,再次对他们表示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爱子韦文,他是这本书稿的第一个读者,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为这本书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在此,笔者非常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感谢他们的真诚和敬业,使得这本书得以尽快问世。

最后,十分感谢校长侯德富教授,几年来他给予笔者很多督促和包容,更感谢侯校长能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书撰写序。

期待着读者朋友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

叶紫

2009年8月16日

于广州天河

随着华人影片《断背山》摘取奥斯卡最佳电影桂冠,同性恋现象在我国得到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进一步关注,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与人性的再次深度反思。2004年,中国卫生部向世界公布官方数据:我国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4%,全国至少有500万~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2006年10月,中山大学正式成立了被国内外媒体视为“国内首家同性恋学生社团”的“彩虹社”,中国高校的同性恋问题一时成为人们聚焦的中心,高校同性恋现象已经不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