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叫我们老到点
33155200000060

第60章 名声既出,利益生矣

“名”和“利”是人们一生所向往和追求的,但也是最难得到和把握的。名能生利,利中有财,人们一般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一个“财”字。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房住,没有衣穿,没有饭吃,它始终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但是中国人不谈名利,这似乎是祖上留下的传统。正如莎尼兰所说,名誉是你的一封最有效的自荐信,你一生的前途都得依赖着它。也有人说,名誉也是人的第二生命,那么我们怎么样把握和利用这第二生命呢?

追逐名利是人的普遍心态,他们为了得到名利也付出一定的代价。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形势下,追求利益已成为浩荡潮流。狐狸能借助老虎的名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商场上,名人效应法是用于直接促销的常见形式,因此,很好地利用显赫有名的人物可以帮你开通财富的大门。

在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出版商为了堆积在仓库中的大批滞销书籍而伤透脑筋。有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节目,里面介绍本国的总统很爱读书,于是他灵机一动,马上就想到在总统身上大做文章。

那位书商透过朋友的转介绍送给总统一本精装的样书,并三番五次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于是礼貌的说了一句话:“这是一本好书。”书商知道后,便就以总统所说的那句话来做广告,广告词就是:“有一本总统认为很好的书,正在热卖中!”结果广告刊登出来之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积压如山的书籍便全部销售一空了!

隔了一段时间,又有一批书籍滞销,书商先前尝到了甜头,于是他又寄了一本书给总统,这一回总统毫不领情地说道:“这本书很糟糕啊!”没想到书商闻之,脑子一转,大肆宣传广告:“有一本总统认为很糟的书正在出售!”不久之后,那本滞销的书籍同样也是疯狂热卖!

过了几个月,书商又再度碰上了滞销的问题,他以同样的手法将那本书寄给了总统。这一回,总统学聪明了,对那本书的好坏不再发表任何的评论。

书商得知总统一言不发,不对书籍作出任何的评论,于是他在广告上如此写着:“有一本总统无法评论的书籍,欲购从速!”很多人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书籍让总统无法评论,于是那一本滞销的书籍,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又被抢购一空了!

与其说这位精明的厚黑商人是用些小人之策,倒不如说是利用了人们盲目崇拜名人、盲目追求时髦的心理,再借名人的效应达到自己的目的。俗话说,“兵不厌诈”,所以只有深谙顾客心理,收放自如,将计就计,才能达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目的。帆船出海,风筝上天,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所以,人的成功,需要借力,想要“生利”,也可以“借名”。只要你学习那些厚黑者如何借,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借助“名”足以让你收获大利。

在现代的商场中,心理学表明,“名”对人们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许多人崇尚名人,对名人的话惟命是从,在商业中,如果你的商品与某位名人挂上钩,销路自然大开。现今,许多商业公司不惜重金聘请名人打广告、作形象代言人,实际上也是借名之计的应用。生活中,有头有脸之人所使用的东西,很容易使普通人产生“我和某某用的同一个品牌”这种炫耀的想法。

“名”和“利”一直都是有联系,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如今的商业社会,一个人一旦有名,利必然会随之滚滚而来,你不想让它来都难。“名”早已成了商业利益的重要资源,商人是绝不会放过任何产生利润的机会的。当然,一个企业不仅仅是花钱请名人做广告,想方设法创造名牌,还要会努力保住名牌效应,以争取最大的商业利益。

借用名人效应的“厚黑”手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陈永泰是台湾的巨富,他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和名人站在一起,自己不久也会成为名人。作为东亚四小龙之一的中国香港,它凭借一个“借”字来成就其璀璨明珠的繁荣现状。它凭借与外国的大公司合营,借别人的知名品牌,借用外国原材料,借用外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从事加工制造,从事出口贸易。它凭借“借风腾云”的思维,迅速使香港走向了繁荣。

所谓的名人效应法,就是指在推销事物的时候利用人们慕名的一种心理。企业积极发展与名人的关系,巧妙地利用名人的知名度开展商品的推销工作,这已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可。世界进入现代,人类更加聪明,也更加现实;信息时代,网络虚拟世界的诞生,更给“名”的纵横驰骋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广阔天地。因此,“名”的重要性也得到空前的发扬。

古往今来欲成事者,必须懂得“好风凭借力”、“狐假虎威”的为人处世之道。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每个人总有当狐狸的时候,即便是强大的虎也不是一日可成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善于借用他人之力来开创自己的事业。把“名誉”当作利益的跳板,你才能坐收更多的财富;借别人的光芒来照射自己,你才能知道自己走的道路是否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