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学厚黑学活用心理学
33140400000012

第12章 放弃不等于失去

适时放弃才会有收获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地放弃。也许在你殚精竭虑时,你会得到曾经想要得到而又没得到的东西,会在此时有意外的收获。

有这样一则寓言: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问:“你是谁?”

那动物说:“我叫‘聪明’。”

樵夫心想:我现在就是很愚钝,缺少‘聪明’啊!把它捉回去算了!

这时,“聪明”突然说:“你现在想捉我,是吗?”

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趁它不注意时赶紧捉住它。

结果,“聪明”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把我捉住带回去,是吗?”樵夫的心事被“聪明”看穿了,所以就很生气。心想: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聪明”知道了。它又开口道:“你在为没有捉住我而生气吧?”

于是,樵夫开始从内心检讨:我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反映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它看穿。我应该把它放弃,专心砍柴。还是顺其自然地好,干吗生气徒增烦恼呢?

樵夫想到这里,就挥起斧头,专心地砍起柴来。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却意外地压在“聪明”的身上,“聪明”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其实,适时放弃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呢?与其在一个目标停止不前,倒不如整理一下思绪,寻找下一个目标,重新开始奋斗。这也好过一种永远都没有回报的付出吧。虽然,要放弃已有的一些东西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会去放弃。

有一个非常干练的推销员,他的年薪有六位数。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来是学历史的,在做推销员之前还教过书。

这位成功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前半生:“事实上我是个很没趣的老师。由于我的课很沉闷,学生个个都坐不住。所以,我讲什么学生都听不进去。我之所以是没趣的老师,是因为我厌烦教书,对其毫无兴趣。可这种厌烦感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学生的情绪。最后,校方终于不与我续约了,理由是我与学生无法沟通。其实我是被校方免职的。当时,我非常气愤,痛下决心,走出校园去闯一番事业。就这样,我找到推销员这份我能胜任并且愉快的工作。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不被解聘,也就不会振作起来!事实上,我是一个很懒散的人,整天都病怏怏的。校方的解聘正好惊醒我的懒散之梦。因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人家解雇了。要是没有这番挫折,我也不可能奋发图强起来,闯出今天这样的成绩。”

还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建筑师,一直苦闷自己无法突破前辈们出色的建筑设计,只能跟在大师后面亦步亦趋。这使他感到十分沮丧。

于是,他暂时告别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带上所有的积蓄准备游览全世界的著名建筑。当他跋山涉水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游览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雄伟建筑,最后来到一个无与伦比的辉煌建筑——闻名世界的泰姬陵时,他被这绝无仅有的建筑迷住了。他的灵感顿时泉涌般喷泄而出,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出色的建筑设计。他成了知名度颇高的建筑设计师。

适时放弃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更加清醒地审视自身内在的潜力和外界的因素,会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成为一个快乐明智的人。因此,在生活中要懂得适时放弃。这是由于放弃不仅能去掉累赘,更能驱除烦恼。

缺憾也是一种美丽

人生没有绝对的完美,而且永远是有缺憾的。人有缺陷不是一种悲哀,悲哀的是为了掩饰缺憾而错失人生中的美丽风景。人的世界本来就有诸多缺憾,不完美才是完美,太完美了就是缺陷。缺憾有时候也是一种美丽。

一位姓刘的挑水夫住在一个偏远的山区,以给富裕人家挑水为生。每天挑水时,他总是小心翼翼地把两个桶子分别吊在扁担的两边。这样过了一天又一天,其中一个桶子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裂开了一条小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因而每次在挑水时,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的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往往只剩下半桶水。

虽然挑水夫对自己的两个桶子没有任何的偏见,但破桶子还是常常对自己的缺陷感到羞愧。它为自己只能尽到一半的责任而感到非常难过。

一天,破桶子终于忍不住了。它对正在小溪旁挑水的老刘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老刘不解地问道。

“你每天辛辛苦苦地来这里挑水,可我每次都要漏掉大半桶水,害得你只能送一桶半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您即使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子说。

老刘听了后,并未替破桶子感到难过,反而微笑着说:“在我们回家的路上,请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当他们走上山坡时,破桶子眼前一亮。它看见了缤纷的花朵开满路旁的一边。老刘对它说:“你看,这些花儿开得这么灿烂,可都是你的功劳呀!”破桶子高兴极了。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又有一半的水在路上漏掉了!

破桶子再次向老刘道歉。老刘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条小路的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子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呢?虽然你有缺陷,但是我在你经过的路旁撒上了一些花种,每回我从小溪边来,你就替我浇花了。一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这条小路,使每个在这里走过的行人都很愉快。如果没有你漏下的水,又怎么会有这些盛开的鲜花呢?”这时,破桶子才明白,原来正是自己的缺陷,才让这条小路变得如此美丽。

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为有缺憾而烦闷和忧愁,应当积极地去面对人生。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正是缺憾让我们达到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一个名叫阿雄的男孩出生时两眼全盲。医生判断是先天性白内障。阿雄的父亲带着他四处去求医,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哀求的口吻问医生,能不能治好这种白内障?可是每个医生都会抱歉地给他同一个答案:“对不起,我们目前还找不到治疗的办法。”

阿雄的父亲为此感到特别的沮丧。但是,父母的爱和信心却使阿雄的童年生活依然过得多彩多姿,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残障。

然而,在阿雄六岁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下午,他的小伙伴们约他一起去玩球,正玩得非常高兴的时候,一个名叫阿牛的伙伴忘记了阿雄看不见,向他丢过去一个球,并且说:“小心,球要打到你了!”

果然,双目失明的阿雄被球击中了。虽然他没有受伤,却十分不解。他问母亲:“为什么阿牛知道球会打到我,我自己却不知道?”

母亲叹了口气,知道她担忧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她默默地握着儿子的小手,数着他的手指头说道:“一、二、三、四、五。这五根手指就像人的五种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这五种感官,会将信息传达到你的大脑。”

说罢,她把代表“视觉”的手指弯下来对阿雄说道:“你和别人不同。你只有四种感官,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是没有视觉。”她轻声说。

忽然,母亲严厉地对阿雄说道:“阿雄,你站起来!”母亲见他站起来后,便把球捡起来,向他轻轻抛去:“准备接球!”阿雄感觉球已碰到手指,便合拢双手,把球接住了。

“太好了,阿雄!”母亲说:“你永远都不要忘了刚才做的事情。你虽然只有‘四根’手指,但也一样能接到球。”

从此以后,阿雄永远都没有忘记“只用四根手指”也一样能接到球的事实。并且当他因为视觉的残障受到挫折时,他从来都没把自己的缺陷当做是一种遗憾。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虽然不能拒绝缺憾,但我们可以超越并升华缺憾,并且在缺憾的人生中不断地追求完美。

别让坚持成固执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因为不懂得放弃、不肯放手,而不得不面对许多无奈的痛苦。其实这些让我们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困境,貌似无法解脱,但在我们懂得放弃之后,都变得豁然开朗了起来。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如果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因此坚持不愿换麻布。发现麻布的樵夫见屡劝同伴不听,最后只得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他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甚至还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

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了。

另一个故事是:

有一位登山队员去攀登珠穆朗玛峰。经过奋力拼搏,攀爬到7800米的高度时,他感到体力支持不住,于是断然决定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为什么不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

他从容地说:“不,我最清楚自己了。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能力的极限,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感到遗憾。”

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相信自己做不到的事,就是做不到,也会坦然处之,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更不会影响自信心。这就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信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放弃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一种智慧。

在社会的压力下,还有的人错误估计自己的能力,导致失败的结局。

有这样一个故事:

动物们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一头犀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大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跳上舞台,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

“不大——”台下传来的是嘲讽的笑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嘭”的一声,它的肚皮撑破了,一命呜呼。

放弃是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情,何必硬撑着去做?

坚持固然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错误。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以便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中国有句老话:“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去除那些对你是负担的东西,停止做那些你已觉得无味的事情,只有放弃才能专注,才能全力以赴。因此,做一个明智的人,既要懂得选择,也要明智地在该舍弃的时候放弃,做出另一种有意义的选择,从而使自己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传说东南地区的珍品,当数荆山的鹿脐最为贵重,而且人人欲得。荆地有个捕鹿的人,紧紧追逐一只鹿不放。鹿被逼迫得急了,只好把身上的脐挤出来,扔到树林里。追捕的人在那里得到鹿脐,也就不再追了。鹿因此得到机会逃脱了危险。这说的就是舍弃自身的小利,来保住性命。

其实,做人也是一样。我们需要懂得选择,更需要懂得舍弃。

在师范院校毕业之际,痴迷音乐并有相当音乐素养的卢卡诺·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歌唱家?”其父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帕瓦罗蒂于是只选了一把椅子——做个歌唱家。经过七年的努力,帕瓦罗蒂首次登台亮相。又过了七年,他终于登上了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坐上了世界歌坛巨星的宝座。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文学巨匠鲁迅本来是学医的,香港富商李嘉诚也曾立志学医,革命导师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一个诗人……但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他们的放弃是正确的、明智的。

生活中,我们时常要面对各种选择。在选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舍弃。舍弃许多椅子,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把。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是脆弱的,但目标只能确定一个,这样才会凝聚起人生的全部合力,将其攻下。确定了目标选定了路,不管路有多崎岖,同行者怎样寥寥,你都要忍受孤独和寂寞将它走完。尤其在诱人的岔路口,你必须不改初衷,有心无旁骛的坚定信念和超然气度。

有一个叫秦裕的奥运会柔道金牌得主,在连续获得203场胜利之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而那时他才二十八岁。此事引起很多人的猜测,以为他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然,秦裕是明智的,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运动的巅峰状态已是昨日黄花,以往那种求胜的意志正在迅速减退,所以他选择了退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没有人能获得永远的胜利,没有人能永远让自己的人生保持在巅峰状态。那么,为什么不及早放弃,再选择另外的方向重新前进呢?

应该说,秦裕的选择虽然若有所失,甚至有些无奈,然而,从长远来看,却也是一种如释重负、坦然平和的选择。比起那种硬充好汉者来说,他是英雄,因为他是从人生最高处的亮点走下,给世人留下的是一个美好的印象。

在人生中行走,为了要达到目标,必须放弃一些事情;为了更成功,必须停止一些事情。大丈夫立世,应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放下包袱才能前进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舍弃的。背着包袱赶路的人,要么步履维艰,要么就落在后面。只有放下包袱,才能步履轻盈,迈向成功。

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地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沙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年轻人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年轻人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年轻人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总是念念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年轻人听从了大师的话,放下了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快了,走路也比以前快多了。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很多时候人们羡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鸟儿。其实人也该像鸟儿一样的,欢呼于枝头,跳跃于林间,与清风嬉戏,与明月相伴,饮山泉,觅草虫,无拘无束,无羁无绊。这才是鸟儿应有的生活,才是人类应有的生活。然而,这世上终究还有另一些鸟儿,因为忍受不了饥饿、干渴、孤独乃至于“爱情”的诱惑,从而成为笼中鸟,永永远远地失去了自由,成为人类的玩物。与人类相比,鸟儿面对的诱惑要简单得多。而人类,却要面对来自红尘之中的种种诱惑。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些诱惑中迷失了自己,从而跌入了欲望的深渊,把自己装入了一个个打造精致的所谓“功名利禄”的金丝笼里。

这是鸟儿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然而更为悲哀的是,鸟儿被囚禁于笼中,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仍欢呼雀跃,放声高歌,甚至于呢喃学语,博人欢心;而人类置身于功名利禄的包围中,仍自鸣得意、唯我独尊。这,应该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哀。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淘金的过程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我们要学会放弃过去,憧憬新的未来,寻找属于自己的新的幸福。怀一颗平和心,挡住各种诱惑;做一件平常事,学会放弃许多;当一个平凡人,简简单单地生活。

给自己一个放弃的机会

舍不得家庭的温馨,就会羁绊启程的脚步;迷恋手中的鲜花,很可能就耽误了美好的青春。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学会放弃,才有可能获得。

药材商人来到一个村子,向村民收购灵芝,出价十分高。但此时正值冬季,高山上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几十摄氏度,上山采药十分危险,许多村民都因此而放弃了。

有父子三人决定冒一次险,因为商贩出的价格实在是太诱人了。他们登上了高山,并且到了冰川地带,但却一无所获。当他们准备回去的时候,山上刮起了暴风雪,气温骤降。年事已高的父亲被严重冻伤,无法行走了。他倒在冰冷的雪地上,明白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下山了,便果断地对两个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快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下山。”

两个儿子不肯丢下父亲,更不愿从父亲身上脱下大衣,坚持要背父亲走。

父亲不断斥责他们这种自杀行为,但却无法阻止他们。可是,他们背着父亲只走了一小段路,就迷失了方向,父亲也冻昏过去了。

儿子们泪流满面,一声声喊着“爸爸”。大儿子脱下身上的大衣盖在父亲身上,试图把父亲救过来。过了许久,父亲已经没有一丝气息,大儿子也被冻伤了。他对弟弟说:“看来我要在这里陪父亲了。小弟,你把我的衣服脱下来穿上,设法走下山去,家里还有母亲、奶奶在等着我们。”

弟弟悲痛万分,他摸摸父亲,再摸摸哥哥。父亲的身体已经僵硬,哥哥的身体还有一丝余热。他脱下自己的大衣,盖在哥哥的身上,企图救活他。

第二天,暴风雪过去了,父子三人倒在一块儿:父亲盖着大儿子的大衣,大儿子盖着小儿子的大衣,而小儿子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棉衣。

村人们把他们抬下山,边走边流泪。他们说:“什么叫骨肉相连?他们父子三人就是。”但也有人惋惜地说:“应该有两个可以活下来,但他们错过了。”

的确,如果两个儿子穿上父亲的大衣,徒手下山,是可以回到家的,但他们舍不得父亲。

一年后,他们的家人也在痛苦中郁郁而终。如果当年舍得一个人的生命,就可以保住四个人的生命,但他们在爱的面前,却丧失了必要的理智。

有时候,舍弃爱,反而是一种博爱,它和爱与不爱的问题无关。

人生有些错误是无法挽回的,有时,需要你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放弃。外在的放弃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弃让你得到解脱。人生充满了无奈,有时放弃本身也是迫不得已。

这种放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放弃便意味着永远不再拥有。但是,不会放弃,想拥有一切,最终将一无所有。这是生命的无奈之处。

一个决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个决定是对是错,恐怕要用一生做赌注,有时甚至会是生命。其实,有未必真得,无未必真失。有无随缘、得失在心,人生的遭遇不可用“得失”二字定论。

苦苦地挽留夕阳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伤春光的人是蠢人。什么也舍不得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加珍贵的东西。

不要死守陈旧的观念

人的思想、行为、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都是观念的反映。所以,观念决定一切!在对待人生这个问题上,如果一个人认为人生就是为享乐的,从而做出许多为了个人私欲损人利己,甚至危害社会的事情,那么,这种人的一生,就可能有永无止境的痛苦。

一位盲人应朋友相邀去做客。他们聊得很投机,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朋友要盲人留下来,可盲人坚决拒绝了朋友一家人请他留宿的好意,执意要回家。他说:“你们不用担心,这条路我不知走过多少回了,熟得很!不会有事的。”

朋友劝道:“现在天都那么黑了,不比白天啊!”

“可白天、黑夜对我们盲人来说都一样。你放心,这条路有多少沟沟坎坎,我都很清楚。再说了,黑夜之路对我们盲人来说更有利,没有来来往往的人和可怕的车辆,比白天还安全呢!”

朋友一家人没办法,只好递给他一个手电筒说:“拿着吧,说不定路上用得着!”

盲人难辞朋友一家人好意,只好接过手电筒一个人上路。

在漆黑一团的路上,他关掉手电筒开关,心里还笑话着朋友一家人怎么这么粗心。要知道,手电筒对一个走夜路的盲人来说,不是等于废物吗!

盲人正这样想着,迎面走来一位醉汉,一头撞到盲人身上。两人同时掉进深沟里。醉汉从臭水沟里爬出来,生气地骂道:“你瞎啦,天这么黑你也不打个光亮!”

“我瞎你也瞎了吗?”盲人冷得直打哆嗦,把手电筒打开照着那人的脸。

醉汉骂骂咧咧:“伸手不见五指,有手电也不打,神经病!”

盲人听了醉汉的话,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

在对待同一件事情时,由于人的观念不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同,各种行为也就不同。有的人因为具备先进的观念,虽然一穷二白,却白手起家,出人头地;有的人即使坐拥金山,但由于观念落后,导致家道中落,最后穷困终身。因此,对于正确的观念,我们自然要牢牢遵守,对于愚昧的观念,我们却要学会抛弃,方不为其所累。

明智的放弃才可取

坚持一件对的事情,往往令人敬佩,而盲目地坚持一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则是非常愚蠢的。当我们发现自己做的是一件自己根本就无法做到的事情时,就应该明智地放弃。

从前有一个国王,后宫的妃子们为他生了一群白白胖胖的王子,而他最宠爱的妃子为他生了一位漂亮的公主。国王非常疼爱小公主,视如掌上明珠,从不舍得训斥半句。凡是公主想要的东西,无论多么稀罕,国王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来。

在国王的骄纵下公主渐渐地长大了。她开始懂得装扮自己了。一个春雨初晴的午后,公主带着婢女徜徉于宫中花园。只见树枝上的花朵,经过雨水的润泽,花瓣上挂着几滴雨珠,越发的妖艳迷人;蓊郁的树木,翠绿得逼人眼。公主正在欣赏雨后的景致,忽然目光被荷花池中的奇观吸引住了。原来池水热气经过蒸发,正冒出一颗颗状如琉璃珍珠的水泡,浑圆晶莹,闪耀夺目。公主完全被这美丽的景致迷住了。她突发异想:“如果把这些水泡串成花环,戴在头发上,一定美丽极了!”

打定主意后,她便叫婢女把水泡捞上来。但是婢女的手一触及水泡,水泡便破灭无影。折腾了半天,公主在池边等得愤愤不悦,婢女在池里捞得心急如焚。公主终于气愤难忍,一怒之下,便跑回宫中,把国王拉到池畔。对着一池闪闪发光的水泡,公主说:“父王!你一向是最疼爱我的,我要什么东西,你都依着我。女儿想要把池里的水泡串成花环,作为装饰,你说好不好?”

“傻孩子!水泡虽然好看,终究是虚幻不实的东西。怎么可能做成花环呢?父王另外给你找珍珠水晶,一定比水泡还要美丽!”父王无限怜爱地看着女儿。

“不要!不要!我只要水泡花环。我不要什么珍珠水晶。如果你不给我,我就不想活了。”公主骄纵撒野地哭闹着。

束手无策的国王只好把朝中的大臣们集合于花园,忧心忡忡地商议道:“各位大臣们!你们号称是本国的奇工巧匠,你们之中如果有人能够以奇异的技艺,以池中的水泡,为公主编织美丽的花环,我便重重奖赏。”

“报告陛下!水泡刹那生来,触摸即破,怎么能够拿来做花环呢?”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哼!这么简单的事,你们都无法办到。我平日何等善待你们?如果无法满足我女儿的心愿,你们统统提头来见。”国王盛怒地呵斥道。

“国王请息怒,我有办法替公主做成花环。只是老臣我老眼昏花,实在分不清楚水池中的泡沫,哪一颗比较均匀圆满,能否请公主亲自挑选,交给我来编串。”一位须发斑白的大臣神情笃定地打圆场。

公主听了,兴高采烈地拿起瓢子,弯下腰身,认真地舀取自己中意的水泡。本来光彩闪烁的水泡,经公主轻轻一摸,霎时破灭,变为泡影。捞了老半天,公主一颗水泡也拿不起来。睿智的大臣于是和蔼地对一脸沮丧的公主说:“水泡本来就是生灭无常,不能常驻久留的东西。如果把人生的希望建立在这种虚假不实、瞬间即逝的现象上,到头来必然空无所得。”公主见状,便不再坚持这个过分的要求了。

故事中的公主似乎有些荒唐偏执,但最终还是醒悟了。但生活中的一些人却执拗得要命,明知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所收获的事,却偏不放弃,直到耗尽精力、财力才肯罢休。孰不知,明智的放弃才是人生可取的态度。

我们多少次站在人生的岔道口上,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都要面临诸多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要我们迎难而上、努力拼搏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但如果目标不对,一味地流汗也只能意味着偏执,是一种无谓的牺牲。有人说:“我以一生的精力去做一件事,十年,二十年……再笨也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但是如果这条路不适合你,自信和执著就变成了自负和执拗。这对自己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损失了物力和财力,最终也只能落一个白忙活的下场。

莎士比亚说:“倘若没有理智,感情就会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为了制止感情的荒唐,所以才有智慧。”学会放弃,是一种自我调整,是人生目标的再次确立。学会放弃不是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也不是一种圆滑的处世哲学。有的东西在你想要得到又得不到时,一味地追求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和焦虑。这时,学会放弃是一种解脱。

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是人生的一种明智和练达,懂得这一点你的人生便悲少喜多。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明智地放弃,轻松地走向成功。

失去的未必是最好的

许多人都有这种习惯,总以为失去的是最好的。于是老觉得现今的状况比不上过去的情形,长期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不能自拔。其实,失去的未必是最好的。那种为失去而烦恼的人,大都是因为没能迅速地适应现今的环境而造成的。

一个在海关工作的小职员,虽然每天都辛辛苦苦地拼命工作,但还是被上司解雇了。他忧心忡忡地回到家,一言不发地呆坐着。他不知该如何向太太说明这一切,被上司解雇毕竟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情啊。当妻子婉转地得知了这一切之后,并没有半句怨言,反而非常高兴地对他说:“这不是很好吗?省得你狠不下心来辞去那份工作呢。这样你就可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从事你钟爱的工作了。”

这位小职员迷惑不解地问道:“我钟爱的工作?”

“是啊,你不是很有文学天赋吗?那就当个专职作家好了!”

于是,这位小职员就打扫好了自己的房间,将书桌和椅子摆放整齐,就像在海关上班时一样认真。然后,他铺好稿纸,拿起心爱的笔,将一腔的抑郁不快和颓废沮丧,化作一片激情,让灵感的脚步在稿纸上尽情徜徉,让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面孔跃然纸上,永不泯灭。

失去了小职员职位的他,却比上班时还要繁忙。深夜降临的时候,他正文思泉涌,一直奋笔疾书到曙光初现。

他明白,他再也不是那个庸庸碌碌的小职员了。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位专职作家,每天不停地奋笔疾书就是他的工作,就是他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的饭碗,就是他得以被人们认可的一张证明书。

当他明白了这一切后,他想,我既然当不成海关小职员,就努力去做一个最好的作家吧。或许小职员真的并不适合我,或许我的出路正在写作上呢。

从此,他快乐地写作着,时间也在他无暇顾及的时候一天天地过去。他完全喜欢上了这个工作,在这个新的环境中乐此不疲!终于,一部令美国文学史为之震撼的鸿篇——《红字》诞生了。这位因失去小职员工作而成为名作家的人叫霍桑。

可见失去的已经失去,即使原有的工作令你恋恋不舍,其实已经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面对现在。昨天已经如东逝之水,明天又似乎遥远。为逝去的东西而痛心疾首、呼天抢地,实为愚蠢;为遥不可及的东西而翘首以盼,也不过是画饼充饥、聊以自慰。这些都为真正的智者所不齿。

失去的已经失去,就没有必要为失去的而悲伤。因为,这种悲伤是毫无用处的。只有迅速地适应陌生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有所作为才是智者应该想和应该做的。

懂得及时抽身

安逸的生活可能腐蚀我们的心灵,舒适的工作也可能消磨我们的意志。当我们处在这样的安逸和舒适中时,一定要看清它的局限性,放飞心灵的自由,懂得及时抽身,进行新一轮的拼搏,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不被社会所淘汰。

很多时候,人总是面临两种期待:自己对自己的和别人对自己的。两种期待都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尤其是后一种。当我们在他人特别是互动的另一方的期待下如此这般地创造和扮演自己所选择的角色时,他人的期待就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有人必须做出忍气吞声的样子以完成下属的角色,有人必须时刻气宇轩昂以维护偶像的气质。

小文在朋友担任老总的公司里供职。为了朋友的信任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几次大的业务活动中表现出色,深为老总赏识。但是后来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她和老总在很多公司的企划和问题的处理上看法不一,甚至分歧很大。小文不愿因为彼此的意见不合而伤了她们多年来的友情,但也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她向别人诉说,那段日子她像钻进了一个没有门的围城,很困惑。她不停地问自己该怎么办。

她的另一个朋友给她讲了琴手谭盾的故事:谭盾初到美国时,只能靠在街头卖艺生存。那时有一个最赚钱的地盘——一家银行的门口。和谭盾一起拉琴的还有一个黑人琴手。他们配合得很好。后来谭盾用卖艺的钱进入大学进修,十年后,谭盾已是一位在国际上知名的音乐家了。一次,他发现那位黑人琴手还在那家银行门前拉琴,就过去问候。那位黑人琴手开口便说:“嘿!伙计!你现在在哪个最赚钱的地盘拉琴?”

故事告诉人们:人,必须懂得及时抽身,离开那些看似最赚钱却不能再进步的地方;人必须鼓起勇气,不断学习,才能开创出生命的另一高峰。

听完故事,小文似乎有些如释重负。后来听说她提出了辞职,再后来遇见她时,她说:“生活真是公平,我现在有了自己满意的工作,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财富,而我的朋友也用她的机智走向了另一条成功的道路。放弃不但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坚固,还成就了我们各自的事业。”小文的经历应该给我们以启迪。

很多人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虽然这些东西给你带来过快乐,但是它就像手中的沙子,你越想把它抓得紧,它就越是从你的指缝中溜走。其实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它能让你更加快乐。

从安逸和舒适中及时抽身,放弃的只是眼前的金钱和利益,收获的将是明天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