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懂点医
33130300000030

第30章 Chapter 13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据统计发病率占人口的10%左右,男女之比约为3:5,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比例为1:3.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返流、遗传、药物等均有关系。盐酸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如果胃酸分泌过多,过多的酸性物质破坏胃粘膜,而致溃疡发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病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侵犯胃粘膜,受损的胃粘膜更易遭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破坏。由于一些疾病或者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幽门括约肌松弛,胆汁返流,胆汁腐蚀胃粘膜,造成胃溃疡病。

●药物的影响

某些解热镇痛药、抗癌药等,如消炎痛、保泰松、阿司匹林、肾上腺皮质激素,氟尿嘧啶、氨甲喋呤等曾被列为致溃疡因素。在上述药物中,尤为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容易发生胃溃疡。

●吸烟导致溃疡

吸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幽门括约肌张力减低,影响其关闭功能而导致胆汁反流,破坏胃粘膜屏障。

●某些食物的影响

食物对胃粘膜可引起理化性质损害作用,如咖啡、浓茶、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以及不规则进食,如偏食、饮食过快、太烫、太冷和暴饮暴食可能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

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后,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患者食欲多为正常,但是可能因为害怕食后疼痛发作,而惧怕饮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多汗等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

疼痛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表现,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胃十二指肠的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

患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愈合后又易复发,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10~20年,甚至更长。

家庭护理要点

●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无论在本病的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很重要。当溃疡活动期,症状较重时,要卧床休息1~2周。

●调节饮食

细嚼慢咽,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并中和胃酸,并有提高粘膜的屏障作用;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当急性活动期,以少食多餐为宜,每天进餐3~5次,待症状得到控制后,应鼓励患者较快恢复到平时的一日三餐;饮食宜注意营养,但无需规定特殊食谱;餐间避免零食,睡前不宜进食;在急性活动期,应戒烟酒,并避免咖啡、浓茶、浓肉汤和辣椒、酸醋等刺激性调味品或辛辣的饮料,以及损伤胃粘膜的药物;饮食不过饱,以防止胃窦部的过度扩张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

●积极配合

患者要对疾病的治疗抱有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尽量减少焦虑、紧张、失眠等症状,必要时家人要给与抚慰。

●用药指导

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包括制酸药和抗分泌药2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

加强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物,已知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减弱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加强胃粘膜保护作用,促进粘膜的修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环节之一。

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停用诱发或引起溃疡病加重或并发出血的有关药物,包括水杨酸盐及非类固醇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利血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