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懂点医
33130300000022

第22章 Chapter 5 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者的95%以上;在不足5%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这里着重讲述原发性高血压。关于高血压的水平分级已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列表如下:

危险度的分层以血压水平结合危险因素及合并的器官受损情况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危险组。治疗时不仅要考虑降压,还要考虑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的预防及逆转。

●低度危险组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列危险因素,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度危险组

高血压1级伴l~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有,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除改善生活方式外,还要给予药物治疗。

●高度危险组

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

●极高危险组

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很多,如遗传、高钠饮食等因素。

●遗传因素

高血压有群集于某些家族的倾向,如果父母双亲均有高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

●食盐摄入量过高

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有关,高钠饮食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过量的食盐摄入导致血液中钠离子较高,而钠离子又需要更多的水来溶解,因此,血循环中的血液量增加,心脏的排出量增加,同时心脏的负担也加重。

●精神紧张、焦虑

精神因素也是影响高血压的因素之一。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音、视觉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压,这可能与大脑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有关。

由精神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可以多年自觉良好,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血压暂时升高,随后可恢复正常,偶尔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以后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一天之内白昼与夜间血压仍断有明显的差异。

高血压的表现症状

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压后才注意到。血压持久升高可有心、脑、肾、血管等打靶器官损害。心脏由于长期负荷增加可造成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压可形成脑的小动脉压力增加,血管壁薄弱地方形成微动脉瘤,如果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高血压也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脑动脉血栓形成。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肾脏功能损害。

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尤其是长期的血压升高,对机体的影响广泛而且严重,那么,该如何防治高血压?

●调节心情

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在工作1小时后最好能休息5~10分钟,可通过做操、散步等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忌情绪激动、暴怒。

●合理膳食

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以不超过5g为宜。尤其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补充适量蛋白质,忌暴饮暴食;肥胖者应控制食量及热量,减轻体重。限制饮酒,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所以吸烟的高血压患者也要戒烟。

●坚持锻炼

运动不仅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6~7mmHg),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等不同方式。运动频度和强度不宜过大,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生活规律

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睡前用温水浸泡脚。保持大小便通畅,每天定时大便,切忌大便干燥,高血压病人用力解大便,容易发生脑出血、心绞痛。洗澡不要用热水或冷水,以减少血压骤然变化,以洗温水适宜。性生活使人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神经血管紧张,应节制性欲。

●坚持服药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身治疗。经过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用药,因为停药后高血压仍将复发。对中、晚期高血压病,坚持服药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以提高治疗效果。睡前不要服降压药,防止入睡后血压下降,脑血量减少,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脑血栓。平时应经常测量血压。

此外,长期服药治疗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停药综合征,即出现血压迅速升高,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的表现如心悸、烦躁、多汗、心动过速等;并发冠心病者,可出现心肌缺血发作及严重心律失常。所以要坚持每天用药,即使病情好转,仍应服用维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