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懂点医
33130300000013

第13章 Chapter 12 黄疸

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指因为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其中尤以目黄为主要症状。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μmol/L(1~2mg/dl)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μmol/L(2mg/dl)时则为显性黄疸。

引起黄疸的病因有哪些

黄疸的出现与血清胆红素增高有关,血清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液中的红细胞中。和人体其他细胞一样,血细胞也要经历新陈代谢,经历产生和死亡的过程,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从骨髓中产生,大约经历120天后,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和分解,分解产物中就有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被运送到肝脏后被肝脏所摄取,然后,经过代谢转化,一小部分通过肾脏排出,一部分随胆汁排泄进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在正常情况下,胆红素进入和离开血液循环的速度保持动态平衡。

所以正常人体中的胆红素水平是恒定的。但是,如果人体血液中红细胞的破坏、肝脏的正常功能及胆道畅通这三者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病变或故障时,胆红素就会大量反流或存留在血中,血清胆红素量就会升高,当超过34.2μmol/L时,即可出现黄疸。可见,黄疸是报警的信号。

在有些情况下,机体会出现黄疸,但是并无器质性病变,需要我们加以区分,如果在这些情况下出现皮肤变黄等症状,不要惊慌。

另外,有些食物或药物也可引起皮肤黄染,如服用胡萝卜素所导致的黄染,是因为胡萝卜素为黄色,许多新鲜的瓜果和蔬菜,如胡萝卜、南瓜、柑橘、木瓜等含量很多。当进食过多,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不全时,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在肝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过程发生障碍,导致胡萝卜素滞留而引起胡萝卜素血症,出现黄染。只要停止进食这些食物后,黄染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