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懂点医
33130300000114

第114章 Chapter 15 龋齿

什么是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实际并不是“虫子”作怪,是牙齿在包括细菌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硬组织中的无机物脱钙,有机物分解,牙齿逐渐被破坏形成缺损的一种疾病。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脱落。

引起龋齿的原因有哪些

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是致龋菌、宿主、饮食和时间4大因素相互作用致病。

●致龋能力强的细菌

口腔中主要的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次为某些乳酸杆菌和放线菌等。这些细菌以食物中蔗糖为原料,经过发酵,产生酸性物质,往往引起龋齿发生。

并且这些细菌能粘附在牙齿表面,除了产生酸以外,还能产生一些水解酶类,酸和水解酶类能引起牙体硬组织无机物溶解,随后有机成分也会发生分解。

●牙菌斑

牙菌斑利用粘性牢固地粘附在牙齿表面,为细菌的作用提供了条件,细菌能够持续不断地在牙面代谢和致病。这样唾液稀释或中和在牙菌斑深部形成酸的能力降低,牙面局部酸性环境维持较长时间,同时使釉质逐渐脱矿,牙齿变软。

牙菌斑可以通过刷牙被除去,但是被清除几小时后又会很快出现,如果长时间不刷牙,食物碎垢等长期积存在牙齿上,慢慢就会形成厚厚的、粗糙的、可见的软垢。时间长之后与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钙化变硬后形成牙石,牙石表面易粘着菌斑,且又不容易清除,从而引起牙龈发炎。

●精制碳水化物和食糖摄入量增加

精制碳水化物和食糖摄入量增加,会增加龋病的发病机会,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经细菌发酵产酸,食过多的糖或缺钙、缺磷等皆可使龋病发病率增高。细菌对糖进行代谢,产生各种有机酸,如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等,这些有机酸能引起牙体硬组织溶解。而粗制食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自洁作用,不仅不易在牙面附着和滞留,而且还对牙齿表面起到清洁和洗刷的作用,因此有一定抗龋能力。

牙齿本身的窝沟、牙釉质发育不良;含氟量低易患龋病;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阻生等容易滞留食物,引起细菌生长繁殖也是龋病发生的条件;唾液缺少,口干症等常可发生龋齿,因为唾液能中和细菌产生的酸。

龋齿的表现症状

●初期龋齿

龋齿的初期龋蚀破坏只在釉质内,可以看到釉质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点或斑块,表面粗糙,如仔细观察可发现黑色素沉着区下方为龋白斑,呈白色改变而失去釉质光泽,继而形成表面破坏。

浅龋只累及牙釉质,患者一般无主观症状,外界物理及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刺激时亦无明显反应。

●龋齿继续发展,形成中等深度的龋洞

龋齿继续发展,形成中等深度的龋洞,龋洞内病变的牙本质呈黄褐色或深褐色,龋洞中有食物残渣等。患者对冷水、冷气或甜、酸食物会感到牙齿酸痛,冷刺激尤为明显,但刺激去掉以后,症状立即消失。这是牙本质对刺激感觉过敏的缘故,如果中龋及时得到治疗效果良好。

●龋齿继续发展会成为深龋

龋齿继续发展会成为深龋,龋蚀已达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或已影响牙髓。

龋洞内有棕褐色软龋,深龋患者对冷、热、甜、酸及机械等刺激表现为酸痛感,特别对热敏感,一旦刺激去除后,疼痛仍持续一定时间才逐渐消失。

患者的另一症状为进食时食物落入龋洞或咀嚼较硬食物时,可产生锐痛,停止咀嚼或去除食物后,疼痛立即消失。

这时多数需要作牙髓治疗以保存牙齿。深龋未经治疗,则牙髓继发感染或牙髓坏死。细菌可以通过牙根达到根尖孔外,引起根尖周围炎症,可能形成病灶感染。牙冠若已大部分受损或只留残根时,应将其拔除。

家庭护理要点

●注意口腔卫生

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刷牙可以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这是预防虫牙的有效方法。

刷牙如果不彻底,不能完全去除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也可以发生龋齿。

所以要想没有龋齿,要检查自己的刷牙方法是否正确,在刷牙后还要检查牙齿哪里没刷干净,还应该用牙线清洁2个牙齿的邻接面。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由于近年来,糖制食品和各种饮料显著增多,软而粘的糖果、甜饮料和其他含糖的精制食品均对牙齿有害,应从小养成少吃零食和甜食,尤其是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吃零食后,应及时刷牙和漱口。

有益于牙齿的饮食基本上可以分为4大类:五谷杂粮,豆类,鲜奶及奶制品类,蔬菜和水果类。

要尽可能吃些粗粮,对牙面有摩擦洁净的作用,减少食物残屑堆积。硬质食物需要充分咀嚼,既增强牙周组织,又能摩擦牙齿咬面,可能使窝沟变浅,有利减少窝沟龋。从幼儿时就要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食物的习惯。

●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要增强牙齿的抗龋性,可通过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局部应用氟化物和氟化物漱口,应用含氟牙膏,牙面涂氟化物等。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每年做1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及时预防和治疗磨牙龋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