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懂点医
33130300000106

第106章 Chapter 7 鼻出血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是指鼻腔出血,中医学称其为“鼻衄”,既可由鼻腔本身病变引起,也可由鼻周乃至全身性病变引起。

鼻腔容易出血,与鼻部的解剖结构有关系,如鼻中隔偏曲时,偏曲的一侧容易受到外界有害因素(包括干冷空气)的冲击,而且该侧中隔黏膜更薄、干燥,甚易破裂。

鼻和鼻窦的各种炎症以及高原气候、地理条件均可使鼻黏膜及其血流发生变化而致出血,如果受到拍打、撞击等外伤,会很容易发生出血。

如果是鼻和鼻窦以及鼻咽部的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鼻出血可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所以老年人如果经常发生鼻出血,应提高警惕,防止肿瘤的发生。

妇女月经期,特别是青春期初潮不久,月经尚未规律时往往也会发生鼻出血,因为鼻黏膜结构与子宫黏膜相似,也受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在月经期间,鼻黏膜血管扩张、充盈,若子宫出血量少,鼻粘膜会代偿出血。

年长者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症时,由于血管内压增高和动脉脆性增加,也经常引起鼻出血。多种血液病也可引起鼻出血,特别是伴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白血病、出血性紫癜等,都常发生鼻出血。

家庭护理要点

鼻出血时不要紧张恐惧,不要仰卧,因为仰卧时血会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不久就会从胃再呕出。这样就掩盖了鼻出血的真象,误认为已不出血,实际上并未真正止血。患者要静卧,休息取半坐位。

●压迫止血

鼻出血时最好的办法是压迫止血。因为鼻出血的部位大部分是在鼻中隔的前下方,用手指将鼻翼向中隔处挤压,可使出血部位受到压迫,凝血功能正常的话很快就会止血,压迫止血只需要2~3分钟时间。还可在鼻部放冰袋冷敷。忌用纸卷、棉花乱塞,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而且不干净的纸卷及棉花还会引起炎症。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血液误吸。鼻腔填塞后如果仍有出血情况,要将口中血液吐出,切勿咽下。

对鼻腔已填塞的患者,口部盖浸湿的纱布,以减轻患者因张口呼吸而引起的口、咽部干燥不适感。口唇干裂者可涂液体石蜡油,每日3~4次。

●及时去医院检查

如果经常出鼻血,应及时去医院检查,还可在干燥季节或平时用涂油的办法预防鼻出血。不要挖鼻孔,防止损伤鼻黏膜,这是预防鼻腔干燥及鼻出血的好方法。

预防措施

●戒除烟酒

烟酒能加重呼吸道黏膜干燥。饮食要注意清淡,少吃煎炸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注意防寒保暖

尤其是春秋季天气变化频繁,外出时可戴口罩,减轻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保持鼻腔卫生

鼻腔干燥发痒时,切忌用手抠挖,防止损伤鼻黏膜,可用淡盐水滴鼻腔。

●避免干燥的环境

气候是影响鼻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北方气候干燥,特别是冬春季风多,很容易鼻出血。所以,冬季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用加湿器,暖气、炉子上放水盆,都可达到增加空气湿度的目的。平常要注意多喝水。

因为进入春天,天气转暖,冬天过久收缩的鼻腔血管扩张;鼻部血管脆弱,鼻内产生干燥、发痒等不适感,如果稍一抠挖,即会出血。春天是流感、麻疹等热性病的流行期,发烧之后可继发鼻腔及鼻窦感染,造成鼻出血。春季要少参加剧烈的活动,避免鼻外伤,预防感冒。

春天是易鼻出血的季节

●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