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33127100000075

第75章 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规则

在著名的哈佛大学,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版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幸运的是,在着火的前一天,有一本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俗世与肉欲的战争》的书碰巧被一名学生违规带出图书馆,躲过了这场劫难。

这名普通学生被这场突发的火灾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这本书带出馆外,准备在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大学捐赠图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他必须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这名学生还是选择了将书还给学校。他敲开了霍里厄克校长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校长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校长的举动令人吃惊,但他对此的解释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有一条这样的校训:每个学员不撒谎,不欺骗,不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

西点军校以严格著称,学员在校期间,一切都在学校的管束之内。每个学员都会要求学习和遵守各类条令、条例和命令、规定,这些规定多达十几本甚至几十本。

学员一旦入学,就会领到一本《学员队章程》。其中对于内务、作息时间乃至走划定的直线、拐直角、开饭时眼睛不准投视餐桌以外的地方、回答高年级生的提问要立正等细节,都有明确规定。

遵守规则是一个人的品德,即使在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我们也应自觉遵守规则。

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儿时的故事:

这个建筑师从小就特别喜欢钓鱼,一有机会就到附近的湖边去钓鱼。

11岁那年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样,跟父亲在傍晚时去垂钓。当鱼竿弯折成弧形时,他知道一定是有大鱼上钩了。他父亲在一旁以欣赏的目光看着儿子戏弄那条鱼。

终于,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条鱼拖出水面。那是一条鲈鱼,真够大的。他开心极了,还从来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把脸转向他的父亲,期待得到更多的赞赏。

父亲看看手表,是晚上11点半,离政府规定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儿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他说。

"为什么?"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

"现在不是钓鲈鱼的时候,还差半小时呢。"父亲说。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没有人会知道,何况只是半小时而已。"儿子又嚷道。他再望望父亲。

的确如儿子所说,没有人见到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条鱼是什么时候钓到的。但父亲坚定的眼神表明了,把鱼放掉,这是一个丝毫没有商量余地的决定。失望的儿子极不情愿地从大鲈鱼的唇上取出鱼钩,把鱼放进水中。

那条鲈鱼迅速地钻入水里,不见了踪影。

后来,这名男孩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当有人向他询问成功的经验时,他这样回答:"是那天晚上钓鱼的经历让我成功!"他说,每当遇到道德课题的时候,就会看见那条大鱼。每当这时,都会想起父亲的教诲:"道德只不过是对与不对的简单事,可是要身体力行却不容易。"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做到了"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遵守规则",所以他成为了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被称为是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他坚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原则"。

1981年春,在一架飞往外地的飞机"空军2号"上,身为副总统的布什正在做一次例行公务旅行。突然布什接到一个电话,是国务卿黑格从华盛顿打来的:"出事了,请你尽快返回华盛顿。"飞机调头飞向首都华盛顿。几分钟后布什从接到的一封密电中得知,总统里根遇刺中弹,正在华盛顿大学医院的手术室里接受紧急抢救。

在飞机着陆前,布什的空军副官约翰·马西尼中校向布什提出了一个特殊事情特殊办的建议:"在机场换乘直升机,直接飞往白宫,在南草坪上着陆。"因为,如果按常规在安德鲁斯机场降落后,再换乘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飞抵副总统住所附近的停机坪着陆,再驾车驶往白宫,势必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但按照规定,白宫的南草坪上只允许总统的飞机着陆。布什考虑了一下,决定放弃这个紧急到达的计划,仍按常规行事。

"我们到达时,市区交通正处高峰时期,"马西尼再次提醒道,"街道上的交通很拥挤,坐车到白宫要多花10~15分钟的时间。"

"也许是这样,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只有总统才能在南草坪上着陆。"看到马西尼中校显得疑惑不解,布什解释道。

布什坚持着这条原则:美国只能有一个总统,副总统不是总统,自觉遵守规则,是成就一个成功的副总统的最重要的条件。

我们要想生活在一个更和谐的社会,就要自觉地严格约束自己,时刻将规则铭记于心。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必然会受到规则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