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自己的未来买单
33127100000003

第3章 思路决定你的出路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僵化。如果能换一种思路,往往能够发现一片新的天地,把自己带到有利的境地。

有这样一个故事:

李刚在小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由于技术好,嘴巴也甜,因此生意一直都很好。

这天,理发店里来了一个秃头的男人。

"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李刚问。

秃头的男人说:"你也看见了,我的头发全没有了。如果你能有办法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不能有任何痛苦,我就付你5000元。"

李刚想了想,说:"没问题。"接下来,他用最快的速度剃光了自己的头发。

秃头的男人最初愕然,但转而大笑了起来,说了句"你很聪明",掏出5000元给了李刚。

在创业者中流传一句格言:"试试就能行!"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行的,常常都在于"事在人为"。所以,在很多时候,你必须放开胆子,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去处理事情,不要因为自己的某些思路看起来不合理,或是不合常规、不在传统之内而加以否定,要相信创造的成果常能出其不意。

王一新和谢林涛是好朋友,年龄、学历、经历都相似。两人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很想做些改变。这时,有朋友向他们建议一起合作经营一家电脑店。

对于朋友的建议,王一新做了一个系统分析,并将相关的事宜罗列了出来,他是这样思考此事的:

(1)自己没有创业的经验,所以很难成功。

(2)外面竞争如此激烈,所以很难成功。

(3)由于缺乏经验,很容易被骗,钱没挣到反赔本,所以很难成功。

(4)自己年纪大了,与年轻人争夺天下,相比之下没有优势,所以很难成功。

(5)长年做一份工作,又极少去学习新技能,导致学识不足,缺乏竞争能力,想成功实在太难。

就这样,王一新将创业不可行的一面全部罗列了出来,反复不停地设想种种失败的可能。一个月后,当朋友再次征询他的意见时,他坚决而清晰地告诉朋友: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行"。

谢林涛在听了朋友的建议后,他也把将来可能发生的状况罗列了出来。他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1)我没有创业的经验,但我身边有朋友在做生意,我可以先去请教他们。

(2)竞争很激烈,所以我的服务一定要比别人好,在经营的过程中要时常想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此外,还要研究一下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

(3)虽然缺乏经验,但是可以坚持几个原则--不贪心,不虚浮,脚踏实地。此外,为了避免被骗,自己的生意要尽可能自己来打点,还可以去请教做会计的朋友,以免财务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4)和年轻人相比,自己这个年纪缺乏做事的魄力,而且体能上不占优势。不过我比年轻人沉稳,而且体力活可以找乡下的亲戚来做。

(5)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去参加速成班!工作这么多年,自己也拥有一些资源,阅历、工作经验、人际关系都会很有用的。

就这样,谢林涛坚定了信心和朋友一起创业。

三年后,谢林涛已经在北京开了五家电脑连锁店,而王一新仍然在原来的公司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思路决定出路,王一新和谢林涛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和失败并没有绝对的界线,有时只须稍微调整一下思路,转变一下视角,失败就有可能向成功转化。因此,一个有志于做大事的人,不会总是在一个层次上固守着不动,其实多事情,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就能更清楚的看清自己和别人,也能更清晰地理解一切事物。

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刮起了一股淘金热。李维·施特劳斯随着淘金者来到旧金山,开办了一家小商店,向那些淘金工人销售日用百货。有一天,他了解到淘金者需要搭帐篷和马车篷的帆布,就乘船去购置了一大批帆布,想要卖给那些淘金者。可是,半年过去了,帆布却始终没有销出去多少。看着这些帆布,李维·施特劳斯十分苦恼,但他必须想办法处理它们才行。他一边继续推销帆布,一边积极思考对策。

有一天,李维·施特劳斯去找淘金工人们喝酒、聊天,诉说自己的苦恼。有一个淘金工作告诉他,他们的帐篷都已经搭好了,所以不需要帆布了,但是需要大量的裤子,因为矿工们穿的棉布裤子很不耐磨。李维·施特劳斯顿觉眼前一亮:帆布既结实又耐磨,既然做帐篷卖销路不好,能不能做成裤子卖呢?

于是,他用帆布做了几条样式很别致的工装裤,然后送给那些熟识的淘金工人穿。这些工人穿上帆布工装裤十分高兴,逢人就宣传这种裤子,并取了个名字叫"李维氏裤子"。消息很快就旧金山传开了,淘金工人们纷纷前来询问,李维·施特劳斯便把剩余的帆布全部做成工装裤,结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由此,牛仔裤诞生了,并很快风靡,给李维·施特劳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穷困与富裕之间并非相隔遥远!在遭遇暂时的穷困时,只要我们保持冷静,勇于打破思维的定势,打破习惯的桎梏,积极寻找克服的办法,说不定很快就能发现致富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