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6-615:02:00
讨论
一边工作一边上网看看这里,开着MSN,有空还能聊两句,这样的日子很容易让人觉得满足。毕竟,对我而言,现在已经是收获的季节。不需要太努力,也不需要多表现,花无百日红,宠臣做到底,不妨低调一点,真正大权在握以后反而会平和得多,只有开拓疆土的时候才会厮杀。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也不容易,但守成用的是脑,不再是手。
一早被领导叫去问话,“讨论”一个问题,领导提出了一个在我看来很愚蠢的办法。既费时费力又达不到理想中的效果,换一个新人一定会直说不可能。有点像红楼梦里探春管理大观园的剧情。而我就是那个平儿。需要为以前的领导没有这么做找个台面上的原因,又不能把这件事这么揽下来,因为事实上操作难度太大。更不能说这个办法不好,公然违背领导的意愿。只能挑其中能做的部分应下来,我答应试着去做,但坦陈难度不可预期。拖几天时间,然后把难度摆在他的面前,应该会不了了之。
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推托责任也不容易,都需要技巧。要使自己成为领导信任的人,你必须能完成自己的承诺,扛一定的责任。如果你不小心答应了扛一些自己扛不住的责任,最后的结果比当初拒绝这个任务还要糟糕。
做自己能做的事,接受挑战但不要盲目。从未有人做过的事,你可以去做,因为输赢都无妨,如果盲目插手份外的事,又没把握做好,不如不做。记住,做对了十次未必有人记得,失手一次,人人都会看你笑话。
2006-6-615:29:00
选择你的专业
我一直觉得做什么比较有发展其实取决于自己,而不是专业,专业有时候跟学历或者什么资格证书一样就是一块敲门的砖,用这块砖敲门,声音更大更更容易被听见,如此而已。
就像中国的大学教育,有多少人真正是去读自己喜欢的专业?选专业方向的时候究竟是看个人兴趣、个人天分,就业前景还是服从志愿。。。。?这些也许都截然不同。(坦白说我自己本科是服从的志愿,读硕士的专业是因为这个最好考,纯粹为了文凭)。
我知道很多人从读书到工作都是顺其自然,自己没什么规划。可是如果你早早的有个长远的规划,你的职业发展就有了轨迹。举例来说,假如一个中文专业的硕士希望在文学路上发展,做做编辑应该不错,自己还可以写写东西。很自由的一个职业。如果抛开中文专业,只是作为文凭的提升,你真正感兴趣且有能力能从事的行业,现在就该早点进入。因为这时候你的硕士文凭反而会妨碍你找到理想的工作。假设你喜欢财务,和财务专业本科毕业工作了两年的人一起竞争,你觉得你有胜算吗?
转行并不可怕,很多时候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们以后想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这个时间也许是一个月两个月,也许是一年两年甚至更久。转行要趁早。踏出了第一步,艰苦过后才会有坦途。不要工作了三四年才找到自己的兴趣能力所在,转行的成本大到你无法承担。转行也要慎重,毕竟朝秦暮楚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2006-6-78:40:00
人与人的相处
一、有后台的下属。我遇见过,也处理的很好。你不能得罪他背后的人,那么就通过他去利用他背后的人。比如说他是老板的亲戚,碰见别的部门有什么搞不定的人,你美言他几句叫他去搞,成功了自然是别人给老板面子,失败了你也可以多多积累他的错误,日后真到不得不踢人的时候也派的上用场。如果你连一点调动他的技巧都没有,那么就只能把他供起来养了,把他的工作分给其他下属,逼别人去投诉他,特别是那种已经干不下去的人应该很容易帮你这个忙,时不时的参他一本,多几次这样的弹劾,处理他的时候即使还需要你自己出手也已经是顺应天命,你甚至可以装出惋惜的神情。
我们常常不假思索的厌恶这种裙带关系进来的人,有时候忽略了他其实也是一个能做事的人,未尝不是第三类的一种歧视。我们介意的是他没有合乎规矩的从正门进来,而是走了条捷径。
二、看不顺眼的同事。老挑刺、老找碴,但这样的人也是你整天打交道的对象。有这么一个同僚,该恭喜恭喜。从敌人身上能学到的远远比朋友教的多。有这么一个人时刻准备去捉你痛脚,你会更小心谨慎做事。一直被动挨打不如守护好自己伺机反攻。记住,人都是会犯错误的,他能抓到你的,你也能抓到他的,如果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那么至少抓到他的错误,以攻为守也是平衡之道。
我是做财务的,粗心是大忌。而我的粗心是遇见真正的对手以后才改过来的,有他在,我每件事情都反复检查过才交出去,久而久之成了习惯,现在细致已经成了我的强项,算是因缘际会吧。
三、“无能”的领导。遇上一个只会玩手段,专业知识可怜的,常给你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老大,但你又不可能有样学样把任务往下压(因为手下的人大可以一撂摊子说不干,甚至走人了,结果你仍然是无可逃脱的责任),如何自处呢?
一个强势的下属才会真正能威胁老大的地位,如果你自己评估下认为不能,那么显然是因为你还不够强势。奉劝各位不要总以为老大专业知识贫瘠只会玩手段,这同样是他生存之道。想想看,如果你也会玩手段,专业知识又强过他,是不是更能有话语权?与其埋怨郁闷,不如细细观察,领导之所以是领导,能教你的不仅仅是专业,更是管理之道。区别是领导和老师不同,他没有教的义务,甚至很多东西他希望不要给下属学到。而能学到多少看自己的领悟。
职场上人与人之间,始终是利益优先。他为什么要整你,或者为什么要对你青眼有加,都有利益的因素在里面,弄清楚这些,你才知道如何应对。
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以为老大无能就一直用自己的角度看下去,然后更加的觉得他无能。
2006-6-78:41:00
十分的能力,八分的表现
中国人应该很容易领悟的,所谓含蓄就是对自己的内敛,一份报告正常需要1个小时,你效率高,只要40分钟,那么50分钟的时候给你老板,适当提早一点点足以证明你的能力。相信我,事情根本是做不完的,做的越快,需要你做的就越多,做的多不怕,怕的是你出错的几率也就越大,万一被你的对头抓到可能就永无翻身之日。你完全可以先浪费点时间发呆,再去工作,别被人看见就行。
永远不要让你的老板对你有超出你能力的期望。老板能叱刹风云有些时候就是被这种落力讨好的下属惯出来的,连续几次提前完成任务,只会不断提高他对你的期望,最后就成为你的负担。好比销售部门定的指标,一定不可以太高,否则第二年就没办法更高,领导看数字总是要向上的曲线,只看眼前邀功,最后害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