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个外企女白领的日记
3312400000023

第23章 忙碌的周一 (2)

以前曾经在公司接受过的一次管理培训至今印象深刻。因为其中有讲到一个问话的技巧。所谓开放式的提问和封闭式的提问。答案是“yes”or“no”的提问是所谓的封闭式的提问,而需要做简答的则是开放式的提问。我们看的港片上律师的提问一般都是封闭式的,因为封闭式的提问往往能引导对方给一个你预定的答案。开放式的提问则需要见仁见智,好比我们常见的问卷调查,一般前面总是是非或者选择题,最后才会来一条你的意见或建议,如果整个问卷调查都需要要我们自己手写,相信没几个人这么有空去帮助那些街头的小姐完成调查。这足以佐证开放式的问题一旦多,就会使回答问题的人觉得厌倦。

换个角度说,全是封闭式问题也不好。因为封闭式的问题比较有压迫性,好比一个律师一直在问你话,你只能说是或者不是,这时候就需要加入开放式的问题,才能让回答的人有发挥的余地。

记住,有来有往,这才是有效的沟通。

2006-10-2612:53:00

能力比学历重要的多。

很多人的驾照都能轻松考过,问题是考了驾照并不是要去以开出租车为生。

现在很流行考证,而且世面上大把的选择,可以不管你的专业的去选。比如财务的上岗证,其实是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的,经过简单培训,人人都能考过。证书的含金量和难度往往是成正比的,轻易能考过的往往拥有者众多,证书的竞争力有限。而公认比较难考的,诸如CFA,CIMA之类的证书自然是求职的重量型武器。

每个人的起点和爱好不同,对别人容易的对自己来说未必容易。一般的人去学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会热情高点,事半功倍。

2006-10-2613:15:00

可悲的熟女

旧同事打电话过来聊天,每每感叹怎么你还在这里啊,想必福利更好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是温水煮青蛙,渐渐的青蛙已经懒散了,连跃出去的想法都鲜有。

旧同事说买房了,正在装修,几时结束了请我过去坐。应着,心里满羡慕的。父母据说是给了颇多的资助,才能买的不吃力。羡慕之余嘲讽她一句,这么大了还拿家里的钱。感慨,只是在上海,像我们这样工作了6、7年的人还不能独立买的起房,甚至两个人合起来也未必能买得到什么好一点的房,只是上海,这个房价离谱还是有人不得不扑进去得城市。

都是中国人的旧观念,成家必须有房。租来的就好像不是房子一样。我也不例外,明明知道买的不过是几十年的使用权,土地还是国家的,房价是离谱的,但还是会买得下手。遗憾的是,别人是合一家或者甚至是两家之力买,我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所以买的颇小,且非新房,少了自己设计装修的乐趣,也是一个遗憾。

女人为独立付出的代价真的是别人难以理解的。所谓女强人真的是很重的三个字。今天办公室里的同事纷纷在说这些,女生一致结论,还是找个有房子的老公省得自己奋斗,而男士则感慨幸好自己已经结婚,不然以今天的标准恐怕连老婆都不易找。女孩子越来越现实,连共同奋斗都不愿意就想做女主人。

一个男同事说我娶我这样的女人还算实惠,什么都不要老公操心,还能给老公零花钱。经济上提前就进入小康了。另一人接话,还是自己现在的老婆好,娶个能干的老婆固然实惠,但我这样的女人想法太多不容易控制。

男人的想法大概多数是如此吧,所以有所谓的熟女。

2006-10-3012:55:00

又做了回职业咨询

天气渐渐的冷起来,终于把席子换成被褥,还是觉得睡得很冷似的。不过这样的天气上班是不会打瞌睡的了。又到月底,繁忙的即将开始。

有朋友打电话来咨询我的意见,她是我的同行,以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打过一些交道,算是也有些交情。英语专业的,却毕业以后就进了四大,累死累活了两年,结果跳槽去做了审计时的客户,做了财务经理。以前接触下来的印象是,审计出身的人,从上往下查账的能力不错,但会计的基础差点,从下往上能力有限,不过,做不好会计经理,却足以胜任财务经理的职位。

其实是很羡慕她的,毕竟有个四大的工作背景市场上很好卖。而毕业时错过了,以后再想进去比较难,特别是现在我这种,四大显然不要的,自己的想法太多,无法再按照四大的doctrine去训练了。

朋友反而特别的羡慕我,觉得制造业比较稳定,又可以学很全面的东西,而我是老早厌倦了这些,情愿在office里面坐着。真正是应了一句话,隔壁的饭菜比较香,互相羡慕。

朋友离职以后面对的几个新的offer,因此问我意见哪个比较的好。分析一番,其实只是坚定了她去制造业补补基层课的决心。挂了电话,自己反而笑了。原来自己觉得不怎么样的工作居然也有很多人羡慕。

2006-11-611:07:00

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不要跟老板的宠臣过不去,这是最基本的。何况你说的这件事并非她就错了,就算到老板那里,她也可以说同样的理由,你并不是很有理由。如果是你不会做区问她,她不肯教你,那么你就有理由了。现在只是没时间而已。

我的做法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8个小时内做不完,加班继续做,别人睡觉的时间我做事,总是能完成的,自己虽然累点,但年轻人也没什么。

关键是自己能放下包袱,不要觉得吃亏,我知道能做到这点很难。但是要去试着做,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加班劳累不要紧,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累,就会心理不平衡。克服这点就好。要知道,今天自己没办法斗得过你,吃了这种暗亏,但以后总有机会能补回来的,君子报仇尚且十年不晚。何况真正不用一年,你会觉得这种小事根本不需要记仇的。就像初入职场谁没做过小弟小妹,去倒茶复印?

2006-11-89:28:00

万丈高楼平地起

人要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才能做的得心应手,才会开心,才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气,又还是一种愚蠢的坚持?

人就像一根弦,一直太松弛着或许就再也无法拉起来,而一直拉一直拉的挑战极限,崩断的那天也会提前到来,而且你想要拉到的极限或许根本无法实现。

工作也是一样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机会也去挑战自己,但没必要为了不可能实现的任务费脑筋,也不要总是让自己高度紧张,天天去挑战自己并不是锻炼自己的方式。

以前我的老板常常教导我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也很鼓舞我此后的工作生活。有些事情是有难度的,但是不能看到困难就开始找理由逃避,再难的一件大事,也可以拆分成若干小事,可以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不因为悬崖的陡峭连开始比较平坦的爬坡都放弃,就算我们到不了山顶,至少也能爬到山腰,或者只有爬到山腰,你才能发现另一条能到达山顶的坦途,而这条坦途,站在山脚下的人是看不到的。

引申到管理上也是一样的,刚到一个公司,觉得管理的一塌糊涂,恨不得全盘推翻建设你自己心目中正确的制度。一蹴而就会像苏俄当年的休克疗法未必可行,不如,一步步修改,一步步敲打,即使最终并没有变成你心目中理想的制度,至少也比最开始你见到的要好很多。

2006-11-1019:28:00

处理下属的办事不利?

这个要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领导方式,一般来说,下属要主动去适应领导的方式才对。

以前帖子里提过,我是比较主观的人,也很关注细节。所以严于律己,也比较严于律人。比如说表格吧,我喜欢有自己的方式,很讨厌一些花哨的装饰,比如过多的用颜色,边框以及合并单元格等。颜色乱用,一旦黑白打印就是一片黑,边框有的画了有的没有又很难看,合并单元格用了,影响公式的使用。像这种比较严重影响工作的事,我会直接说,下次如果还这样,继续说一次,一般两次过后也没这么不听话的下属。

但另外一些小的事情。比如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这种我比较放宽。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思维和方式,即使我的方式比下属的好,但下属仍然有选择的自由。如果是不着急的事,即使看到下属走了弯路,我也不说什么的,但如果我很着急的事情,下属一直找不到方向的乱兜的话,我会直接说你怎么怎么去做。

再说办事不力。简单的说我的工作能力很强,所以根本不指望下属能有我的能力去做事,办事不力是一定的,所以首先自己的期望值就不算高。下属的过错始终领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不是教导不严,要不是属于管理。总之是要负责任的。

我的下属做过很多连累我的事,但我处理的一贯原则是先在老板面前承认自己有错误,不把责任在老板面前推给下属是做领导最基本的教养。回去关上门一定要指出下属的错误,希望他下次不要再犯,同时反省自己是不是对下属过度信任,如果是,那么以后要降低信任度,他做的东西要再过目一次,如果只是偶然,那么你扛了责任再训了下属也就是了。

老板不会因为你承担责任而觉得你能力不行,反而觉得你不推诿是一种大气。下属也会感激你。而且,真正谁犯错,老板还是清楚的。你也不要担心自己背了黑锅。

对身为下属的人来说,很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去适应领导。改变自己比改变领导要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