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越简单越好
33116800000030

第30章 不操劳自己:活得别太累平静地对待被別人冷落的日子(1)

尽管每个人都尝到过被人冷落的滋味,但人们面对“冷落”所采取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有的人遇“冷”不冷,逢“落”不落,仍然表现出了一种泰然处之、豁达坦荡的超然境界,其结果不仅使自己渡过难关,走向“热烈”,而且逆境成才,留下了更加辉煌的人生篇章。有的人却不尽然,面对“冷落”,便变得消沉起来,一蹶不振,最终使自己陷入自我封闭、孤独寂寞的困境而难以自拔。

怎样才能走出被人冷落的误区呢?

1.接受冷落。面对被人冷落的现象,应当首先承认它的存在,允许它的发生。这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万花筒,红橙黄绿青蓝紫,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温凉冷热,可谓应有尽有,五彩缤纷。

实际上,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遇到“冷落”,不管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情愿的还是不情愿的,谁也休想与它绝缘。“冷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无论如何也不应当采取回避的态度。

由此,面对冷落,应当采取承认的态度,就是说要有接受冷落的心理准备。当然,承认冷落的存在,并非是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而是承认它存在的客观性。承认了此种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解决此种矛盾方法的必然性。惟其如此,才会直面冷落,既不回避,也不惧怕。

2.敢于表现。人们在受到冷落后,通常在生活上感到失意,在心理上产生退却。对于一个强者来说,愈是受到冷落的重压,愈是应当富有自我表现的阳刚之气。这样的勇气,不仅可以吹散来自外界对自己冷落的风云,也最易于拨开自己被人冷落所带来的心头迷雾。

比如,举办卡拉比赛,你敢不敢直步登上台去,高歌一曲;周末舞会,你敢不敢跃入舞池,投入地一次跳个够;演讲会上,你敢不敢面对众人,字正腔圆,慷慨激昂去陈词一番;运动场上,尽管你体育技能平平,但还是要去奋力地拼搏一番,即使一时上不了场,当个观众也无妨,你敢领头儿尝一尝拉拉队长的滋味吗……无论是胜败输赢,你都会从中感到过剩能量得到释放的一种轻松和欢娱。人生有“冷”也有“热”。要通过自我的表现去发现生活中的欢歌笑语,同时要去主动地排“冷”取“热”,甚至化“冷”为“热”。

当然,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你还应当切忌自我标榜,故弄玄虚。这样做,不仅难以排除外界的冷落,还会由此带来更多的冷落。自我表现,不仅应当有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自己的实力。有了真才实学再加上自己的勇气,那你就会在生活的舞台上表现得潇洒自如,发挥得淋漓尽致。此时,你面前的冷落,便会一扫而光,迎来的将是张张笑脸,满园春色。

3.平息抱怨。大凡经历过冷落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感觉,抱怨冷落的结果只会在客观上助长受冷落压力的程度。与其过多地自我抱怨,倒不如从主观认识上找原因,以新的姿态重新扬起风帆,战胜冷落。

你不妨自己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别人没有受到冷落,却偏偏冷落了自己;为什么此时无冷落,彼处遇冷落。想来想去,你便会觉得,原来别人对自己的冷落也与自己有关联。如果受到来自顶头上司的冷落,你或许会想到他的偏见、不公正等,但同时是否还应该想到,你的工作态度差、表现得不好,才是上司之所以冷落你的真正原因;如果受到同事的冷落,你或许会想到他的性格孤僻、心胸窄小、无端嫉妒等,但是否还应该想一想,是你的傲慢、无礼、清高,才使他人对你进行冷落有了可能的条件;如果受到妻子的冷落,你或许会想到,妻子不温顺、不贤惠、不会料理家务、不会热情待客等,但是否还应想到,你的大丈夫习气,动辄吹胡子瞪眼睛的德性,难道妻子还不该冷落你几次!与其抱怨他人,倒不如利用这个间隙来反省一下自己,这岂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4.学会丧失。冷落,会使你隐隐感到自己心灵上的某种丧失。这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正确地对待丧失,能否科学地把握丧失,能否学会从丧失中奋起。

丧失即失去。在朱迪丝·维尔斯特的力作《必要的丧失》中,她指出,丧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脱离母体直到死亡,在这整个成长过程之中,丧失始终伴随着我们。它是“一种终生的人类状况”。理解人生的核心就是理解我们该怎样对待丧失。“丧失是我们为生活付出的代价”,但如果我们学会了放弃完美的友谊、婚姻、孩子和家庭生活的幻想,放弃对绝对庇护和绝对安全的幻想,那么我们将在这种放弃——必要的丧失中苏醒。朱迪丝还告诉我们,丧失是成长的开始,追求完美与恐惧丧失则是幼稚的,我们人生的路途由丧失铺筑而成。

有的人往往把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生理想化了,他们接受收获通常比接受丧失更容易做到。实际上,只要你稍加留心,便会从生活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画面:他是我的好朋友,同时又是别人的好朋友;上司对我十分器重,同时对另一个人也很器重。想到此,或许你就会认识到,放弃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期待,对于消除冷落的困惑,是多么的重要!

冷落虽然使你暂时少了一些来自外界的热情,少了很多朋友,但往往能进一步激发你对热情的珍视,对朋友的偏爱。此时此刻,你将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对方那颗冷落的心,你将不会再用消极的眼光去对待朋友一时的偏颇。

5.主动感化。有的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总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看不上我,我也不买你的账。这至少是一种不够大度的姿态。当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但一个成熟的人,恐怕会想得更多,想得更细,甚至会做一些必要的让步与牺牲。

面对冷落你的人,早上初见面时,可不可以主动上前去问候一声:早上好;周末之余,节假日里,你可不可以主动邀请对方去参加一个舞会,或者就近做一次简单的短途旅行;当对方搬迁新居时,你可不可以主动去当个帮手,等等。假如你能这样去想、去做,是完全有可能改变对方态度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看上去似乎你显得“矮”了一些,但在他人的心目中,你是高尚的、伟大的,值得信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来就是这样:你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己先要尊重他人;你想得到他人的热情,自己先要热情待人;你想得到他人的理解,自己先要理解他人。只有这样,你才会最终减少他人的冷落。

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看你是否去寻找,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一切不平凡的业绩都出于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

埋下头去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只有牢牢地把握住了今天,才能迎来明天的成就。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但不能失去的是平凡。假如没有自己的头脑和判断,没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逃避我们应该负起的责任,那么我们终将沦入平庸。

的确,人本身就平凡,而真正不平凡的是他们高尚的道德认知与行为表现!他们的平凡就表现在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却能以脚踏实地的干事作风,朴实善良的心灵来面对自己的职业,面对自己的责任,面对自己的人生!

平凡和平庸的区别之处在于:平凡的人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伟大,平庸的人使崇高的工作变得卑下。

“神舟六号”飞船的胜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的太空探索,更是将中国人的希冀永恒地刻在了神奇的太空,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无数的鲜花和掌声送给了他们。

当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两位英雄的时候,并没有忽略在英雄背后默默奉献的人,那些平凡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工作就没有“神六”飞天的成功!在英雄的背后,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到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神六”在太空旅行的日子里,在全国的指挥中心、发射基地和各个测控站里,有近10万人彻夜不眠,为其护航。

“神六”发射那天,运载“神六”到发射基地的铁路沿线上至少有数百名警卫战士时刻守护。在发射前,这些战士将这条铁路的每1毫米都探测过。他们每人平均步行7200公里,相当于从海南的天涯海角走到黑龙江的漠河,再走到天安门!

他们没有因自己的工作平凡而放弃,不因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抱怨。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托起了“神六”的飞天,10万个平凡加在一起就成了伟大!

“神六”上天后,一些精明的商家瞅准飞船上天的商机,打起了航天英雄费俊龙家老人的主意:送彩电、送保健品,直至送别墅。对此,费家老人表示,他们对有费俊龙这样一个儿子很自豪,也很知足,但绝不想因此“沾光”,请商家不要借机炒作,他们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

飞船上天后的第3天,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找上门来,表示要送给费俊龙一栋坐落在阳澄湖的别墅,问身份证号码,直接办房产证。

“有费俊龙的身份证吗?”“没有!”“记得他身份证号码么?”“我们都不清楚!”“别墅是送给费俊龙的,你们不要担心。”

“不能收!不能收!”费俊龙的双亲同声坚辞,“我们收了,俊龙会不高兴的,他在家,也不会收。”

在昆山巴城,拥有一栋在阳澄湖畔的别墅,是很多人的梦想。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别墅价值100多万元。而费家的老宅建于1986年,一座农家二层小楼,家里空荡荡的,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居住条件在富裕的巴城算是差的。

但费家二老偏不领这个情。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说,房子虽然旧了,但够住就行,很安逸,住惯了,不想搬。费俊龙上天之前就再三叮嘱家里,不要大张旗鼓,不要宣扬。出了名还要守得住本分,不应得的东西我们不拿。

费家人知道,保持平常是对费俊龙最好的宽慰。

在网络上曾流行的一则新办公室守则,估计也是一位愤世嫉俗的上班族写的,全文如下:

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

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献,杰出贡献。

负责尽职,必遭指难;推托栽赃,宏图大展。

全力以赴,升迁耽误;会钻会溜,考绩特优。

频频建功,打入冷宫;互踢皮球,前途加油。

奉公守法,做牛做马;逢迎拍马,升官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