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引导青春期女孩全书:10~18岁女孩的父母必读
33109000000083

第83章 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如何引导女孩安排好做事的次序

女孩的困惑

天天一大堆的事情摆在我的眼前,每天明显感觉24个小时不够用,为什么我这么忙?有没有什么好点的办法能让我轻松一些?

有计划的安排时间和利用时间,是女孩开始生活的标志之一,也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做事讲究次序,不仅能帮助女孩有条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帮助她们更好地学习和处理各种事情。历史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得益于做事有计划、有准备。

现在有许多女孩早晨起床以后就找不到袜子,上学时发现忘带课本,每天都急急忙忙、风风火火的,这便是做事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坏习惯导致的。对于每一个女孩来说,做事有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没有条理和计划的孩子将会比其他人走得更加艰辛。青春期是女孩的人格、习惯的关键塑造时期,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那么女孩步入社会后,很有可能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女孩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呢?

方法一:引导女儿学会“要事优先”

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雅丽的父母都要让雅丽事先计划好。做事有了计划以后,父母便让女儿按计划认真去执行。起初雅丽独立制订的计划,有些因不切实际只能成为摆设。比如“早上五点起床背英语”这一条就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所以尽管到点了,好几个闹钟轮番闹,雅丽依然酣睡如故。

后来,爸爸妈妈和雅丽一起研究,根据女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条件,制订合理可行的作息制度。把每天睡觉、起床、吃饭、学习、做游戏、看电视和家务劳动的时间都固定下来,然后分清轻重缓急,把重要的事情先做。建立切实可行的作息制度以后,没过多长时间,雅丽做事计划性条理性好多了,效率也大大提高。

要让女孩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就是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作为父母应教会她们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分为四类:重要并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要让女孩认识到做事的计划性与条理性,每天晚上就让她们给这些事情按照重要性逐一标上序号,明白哪些事情是当天必须要做到的,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哪些是可以暂时放弃的。这样,在第二天来临之前,女儿就应该把完成的事情按照这几个顺序罗列出来,这样,所有的事情就能分出轻重缓急了,也就自然变得条理化、清晰化了。

方法二: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女儿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家长想让女儿做事有计划,就要言传身教,起榜样的作用。你可以向女儿展现自己的计划,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女儿,并征求女儿的意见,让女儿帮着计划。

小雪的妈妈非常热爱学习,是个书迷。家中书桌上、电视旁、沙发里、枕头边、马桶旁,堆得到处都是书,整个屋子都非常凌乱不堪。妈妈有时会为了寻找一本急需的书而焦头烂额,动员全家到处翻找。

小雪经常拿“这”说事儿,为自己的杂乱无章找借口开脱。为了给女儿做个表率,妈妈打算从自身做起,她开始把家中的书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一下:理论的、实践的、教育的、休闲的,一摞一摞摆放整齐,而且把经常要用的书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看完后就及时放回去,暂时不看的书放到书橱里。这样,整个房间就显得井井有条,寻找书籍时非常方便。

在妈妈的指导下,小雪学会了有条理地整理她的书包,将自己的语文书、数学书、自然书、英语书、科技书、音乐书、美术书按顺序摆放,放在书包中间一个夹层里。这样,需要时只须把手伸进书包一摸就知道是什么书,而不用拼命乱翻书包了。

方法三:教导女儿形成对时间的急迫感

让女孩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首先要给她规定一个时间期限,这样就能让她有紧迫感,不能总觉得还有明天,做事一拖再拖,效率低下。只有让女孩有了紧迫感,她们才能珍惜时间,做事更有效率。

周六,15岁的静芳在家休息的时候,接到妈妈打回来的电话,因为晚上家里要来客人,所以妈妈嘱咐静芳在家帮忙做家务,当静芳面对洗衣服、买菜、做饭、整理房间等一堆任务时,起先有些茫然,不过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她先把衣服放进洗衣机,当洗衣机运转的时候,她开始动手整理房间。不过在整理房间的时候,她看到电视里正在播她最喜欢看的电视连续剧,于是就放下手中的活,开始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不知不觉时间都已经过去大半,等到妈妈再次打电话来询问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妈妈的催促让静芳意识到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她关掉电视,跑到楼下去买菜,买完菜后就赶紧跑去晒衣服,房间快速整理一遍后,已经是5点多了,离客人来都不到一个小时了,静芳慌了神,马上开始洗菜做饭,虽然最后任务全部按时完成了,但静芳累得够呛。通过这件事,静芳吸取了教训,以后再发生类似情况时,静芳都会提前做好准备,让自己能轻松完成任务。

当然,培养女孩做事有计划有条理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鼓励,只有各方面都配合到位,女孩才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如此,才能让女孩在将来的生活中有更好的收获。